“荣誉院士”袁苏妹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习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誉院士”袁苏妹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习作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82岁扫地老太袁苏妹。

“三嫂”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

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担任服务员及厨师。

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除起居饮食,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宿舍灵魂人物”。

有学生发烧,她会主动送药、煲粥;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学生遇到烦心事,会找三嫂倾心交谈……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如“珍惜眼前人”“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

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做“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生命”的“香港大学之宝”。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解读这则材料,既可以从袁苏妹的角度入手,对其所作所为和生命价值等做多角度剖析,亦可从香港大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港大做法的时代意义:
1.在人们的意识中,劳动者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职位有高低贵贱之分。

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既有对英雄伟人辉煌业绩崇高品格的弘扬与崇拜,又有对普通大众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

尊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香港大学此举是对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劳动演变为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

立意方向:荣誉属于平凡人,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普通人
2.“三嫂”的事迹固然让人感动,但是,“三嫂”的工作是否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接受?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长大要当科学家、伟人、英雄等的价值观。

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其实,芸芸众生,你我皆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享受劳动的快乐,给他人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以这种自然的“低姿态”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掘生命的本真,才是生命的真谛。

立意方向:让生命的价值回归本真,而这本真就在于做好本职工作
3.社会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多元发展,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趋势,因此,社会评价需要多元化。

在物欲泛滥的今天,我们习惯于把崇拜献给聚光灯下的社会精英,其实,褒扬三嫂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弘扬其敬业奉献、务实爱生的崇高精神,对于协调当下物欲化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建精神家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立意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让我们的社会评价多元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香港大学授予袁苏妹“荣誉院士”的做法,旨在倡导一种精诚服务精神,从而达到“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的目的,这正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教学生学会为人处世。

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了唯分数论的教育观扭曲现象。

学校乃至家庭都需要引导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引导学生养成乐于服务他人、自觉回报社会的良好习惯,这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导向。

立意方向: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学会做人与处世
【习作精选】
仰望星空
高三·七班姜雅阁
站在城市的楼顶仰望,浓重的夜里散落着或明或暗的星。

——题记
中国有个传说,地上一人,天上一星。

现在想来确乎是有些道理的,要不然为什么天上的群星像地上的众人一样繁多,而地上的众人又为何像天上的群星一样平凡?
惟一不同的是,人似乎更喜欢耀眼的太阳,群星对他们而言,太微弱了。

很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在被记者问及将来想做什么时,不谋而合地回答“科学家”“音乐家”“画家”……在这些孩子看来,也许这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他们并不真正明白这些“家”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家长呢?我们呢?世人呢?难道也不明白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敬仰的目光只为名人伟士停留,我们的上一代教育着下一代要有出息,做人上人。

整个社会都卷入了崇拜英雄的浪潮中,上至社会,下至家庭,无不向着家喻户晓的名人仰望,仰望,再仰望。

伟人被景仰,这是很正常的事。

但这个世界只有伟人值得尊敬吗?一天24小时,一半属于耀眼的太阳,也有一半属于天上的繁星。

我们在逐日的同时,是不是遗忘了背后的风景?
俞敏洪曾在一次作演讲的时候表示,北大把他和李彦宏作为北大的光荣人物,他觉得不合适。

因为二人是做生意成功的,而北大的精神不在于做生意,这样的追捧是不正确的。

俞敏洪的话令我们深思,像我们现在这样全社会的对名人狂热,难道没有背离我们的初衷?
所幸,我们找到了答案。

被评为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的袁苏妹老人,虽可称得上是目不识丁,却用她平凡的生命和真诚的爱心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被《世界周刊》评入“2010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的陈树菊,以在台东卖菜的微薄收入数十年来为贫困学生捐赠了1000万台币。

还有我们熟知的白芳礼老人、李春燕医生、胡忠谢晓君夫妇、“地瓜爷爷”“烤梨爷爷”……这些混入人群就再也找不到的平凡的小人物,用他们不起眼的人生给我们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评判一个国家的品格,不光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今天,我们在追逐的途中是不是也应该放缓脚步,看看四周,为平凡小人物的善举感动、致敬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如何来定位自己的人生,如何去衡量他人的价值。

仰望星空,仰望这或明或暗的每一颗星辰。

早餐
高三·七班于敏婕
电车“哐兹哐兹”在铁轨上演奏着这城市标志性的乐章。

在电车旁的街道上,黄包车夫拼命地跑动着双腿,跳着与电车乐章一致的舞步。

黄包车上坐着两位中年男子。

长褂外套着马甲,颇有教书先生的风范。

“我们这要去见的,可是子昌兄所言中意之人?”敬昂问道。

“正是,”子昌颔首道,“有道言'眼见为实’,相信见过那人之后,敬昂兄定会输得口服心服。


“子昌兄过于自信了吧?”敬昂应道,“古人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既是与学生作演讲,依我所见,楷模还是教育总长之类有号召力的人物为最佳人选。


“此言差矣。

敬昂兄可是留过洋的人,怎得见识如此浅薄?只敬仰那些名流人士,倒显得庸俗了些。

”子昌笑应道。

“依子昌兄所言,难不成那无赖之人,倒值得你我敬佩了?”
子昌淡然道:“还请敬昂兄少安毋躁。

等到后再做评判。


子昌不再开口,敬昂也闭了嘴,只肃然地望着前方。

黄包车慢慢停下了,子昌款款地下了车,付了车夫车费,便领着敬昂向一处弄堂走去。

敬昂犹豫,拦下子昌:“子昌兄,素闻这一带治安较差,我们还是……”“无妨,只跟我来便是。

”子昌没有停下脚步,径直向一处拐角踱去。

敬昂跟了上去,只见拐角处有一家小吃铺,一个花甲老人正在忙碌着。

“王伯,”子昌开口,“近来可好?”“哟,陈教授!好,好!您吃过了没有?”子昌笑道:“吃过了又怎会来您这三宝殿?”王伯笑了:“陈教授,您又拿我打趣。

行,您等会儿,一会儿热乎的小笼包就出笼了,您可是尝了个鲜!”子昌笑着应声,又招呼敬昂坐下:“感觉如何?”敬昂摇摇头:“你该不会只是来这吃早食的?”子昌依旧笑道:“敬昂兄为何还不明白?你看这王伯,人可好?”敬昂不解:“为人热情,乃是经商之道,又谈何好坏?”子昌不再打趣,敛容说道:“不是这样。

王伯为人热情,却不市侩。

你看这周围的食客,有女校的学生,有黄包车夫,有公务人员,也有无赖之人。

你可曾感受到一丝嘈杂与躁动?”敬昂环顾四周,果如子昌所言,形形色色的人挤在一起,却不显各自身份突兀,以至自己坐下这么久,却没发现特殊之处。

“这是……”子昌却似十分习惯:“王伯是一个地道的好人,早些年时,他在大学门前卖豆腐干,一铜板两串,而他捐助穷困学生的却有600大洋。

敬昂兄,你我的薪金也有这么多了吧?可你是否帮助过一个无助的学子?”敬昂眨了眨镜片后的眼睛,局促地望了望别处,小声说道:“那么那些个无赖……”“无赖也敬他,因为王伯也会帮助无饭可吃、遍体是伤的混混。

这周围的治安也有王伯的不少功劳啊。

王伯不如你我有文化,可他的行为却比你我这教书的先生更高尚。

这乃是人间最朴素的慈善,他并不高大,但足以让你我仰望啊。


“小笼包来喽——”
弄堂拐角,红灿灿的朝日为这小小的店铺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光晕……
平凡的美丽
高三·三班王晖
人人皆平凡,人人皆草根。

因为大爱,因为正义,他们被无数的草根顶成了英雄,成就了他们平凡的美丽。

还记得春运期间,64岁的陈杏娣奶奶,每天早晨五点钟出门,把热的米粥和姜汤送到排队买票、回家过年的人们手上,这是怎样一种大爱?在她的影响下,一些社区工作人员、一批放寒假的小学生、台湾籍的志愿者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在凛冽的寒风中为
人们送去温暖。

“送粥奶奶”这个群体,都是一些平凡的普通人。

是他们在当今社会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大环境下,用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给这个人情冷漠趋于严重的社会注入了一缕春风,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人间的大爱。

他们,平凡也美丽。

2011年的冬天,在这个道德急剧滑坡的季节,重庆棒棒郑定祥让一句话响彻大江南北,“缺钱不一定缺德”。

是的,“缺钱不一定缺德”。

平凡的人也可以不平凡。

收入微薄的他,在与雇主走散后,穿着单衣,挑着雇主的两袋羽绒服,在寒风中苦寻雇主五日,感动了亿万人民。

他用自己看似平凡的举动,让我们在寒冬腊月中,心不再寒冷;血,温暖澎湃。

在这个弃婴泛滥、人性缺失的时代,新疆维吾尔族大妈卡米拉?买买提用善良、平凡谱写母爱的乐章,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12年资助了35个孩子,撑起了他们的一片蓝天,弹奏出和谐之音,让无数的孩子们相信“母亲你真伟大”。

一座丰碑,20余亩墓园,2400多名抗战英魂,30年守墓生活,只为60年前的一句承诺:谁活着就要每年为牺牲的战友守陵。

在信义逐渐成为稀缺品的时候,为了一句承诺,86岁的欧兴田老人放弃天伦之乐,拖着病弱之躯,两年内四上北京,走访六省,为重建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四处奔走,让网友读懂“坚守”的含义,让人们觉醒:这个社会还有良知,这个时代还有道义。

他们就在你我的周围,就在平凡普通的大众群体之中。

伸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为乞丐撑伞的最美女孩,给路人做人工呼吸的最美护士,抱起小悦悦的拾荒老太陈贤妹,将免费午餐送入贫困山区的邓飞……
这些人,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的事迹未必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正是他们的平凡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给这个经济飞速发展、道德急剧滑坡的中国点燃了希望。

面对他们,我感动落泪,他们就在那里,忠于道德,忠于良知,忠于责任。

他们用博大的草根情怀感召我们:将人性之光发扬,传承,不离,不弃!
英雄背后
高三·三班迟皓明
赞叹于巍峨雄伟的险峰,又是否注意到那山脚下的巉岩?嗟叹于波涛汹涌的江河,又是否涉足到那源头处的小溪?峰之高大,离不开岩石的叠垒;江之湍急,离不开溪水的助力。

由此看来,峰之下,江之源,亦值得我们尊敬。

铁木真金戈铁马,征战四方,怎能忽略那一位位视死如归的斗士?蒲松龄“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怎能离开一位位提供故事的路人?邓稼先研究两弹,不惧辐射,不也有很多同他共进退的普通科技人员?马云经营阿里巴巴,不也有着强大团队的支持?英雄似利刃,剑光一闪,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赞许。

但每个人更应清楚,利刃之后是朴实无华的剑柄,没有剑柄的利刃,不过是一块废铁。

现世中的英雄豪杰并非冯虚御风遗世独立便能成就,每当我们被英雄的光芒吸引,是不是也该多关注一下英雄背后那群默默托举的人们?
光环更多地属于各行业、各领域的尖兵、模范,而谁又能说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没有令人景仰的敬业者和奉献者?繁华都市,耸立高楼,见证着无数民工的辛劳付出与汗
水汇聚;青年才俊,技术骨干,见证着无数教育者的心血浇灌和激情燃烧。

这一群群平凡之人,撑起了天空,托起了日月,却被很多人遗忘。

我们本就普通,却一个个心向高处,目送云端,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哀么?
香港大学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袁苏妹不过是未受教育的扫地老太,却也可以因默默的关爱和持久的投入而获得“荣誉院士”称号。

港大此举是制造噱头?不!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无声的导向,是一种人格的指引。

这种奖励,对社会中下阶层,对英雄背后那些默默劳作之人,无疑是一种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激励。

而港大的英明之处更在于,用三嫂的人格魅力影响堂仔,让学子们懂得,这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鲜为人知,你可以才华普通,渺如微粟,但只要你立足本职,至爱至诚,你依然可以感动世界,值得尊重!
多关注英雄背后的那群草根吧,世界需要这一伟大群体来参与创造。

多支持这一群体吧,你我皆可成为草根英雄!
你也可以感动中国
高三·六徐海雯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当2011年候选人物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的时候,它也像经典的“春晚”一样,被推倒了舆论的高峰,网友们心中那一瞬的感动也烟消云散,大家轮番上阵,“天涯”“猫扑”弥漫起“他配吗?”的硝烟。

“孟佩杰不过是尽了孝心,义务而已,并没有回报社会,她配吗?”
“吴菊萍不就是顺手接了个孩子嘛,却得了这么多荣誉,她配吗?”
面对七嘴八舌的质疑,我真想大喊一声,告诉他们:感动中国的人不一定非要非死即伤为国捐躯,不一定要公而忘私毁家纾难,不一定要妻离子散尽忠报国。

正如深厚是感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幸福;正如大善之举不一定是动辄百万的捐钱捐物,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平等才是雪中送炭。

“微尘”是一个个是普通人的草根公益,希望工程也是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香港大学可以授予几十年如一日的关爱学生的扫地老太“院士”的称号,我们为什么不能对荣誉对感动降低门槛?
有人戏称“中国人民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因为缺少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中国”才被如此推崇。

诚然,这个时代人们热衷的是个人的成功,改革开放摧垮了计划经济,也让自私自利大行其道。

人们在对英雄壮举点头咋舌的同时,却也明哲保身的做起了“小悦悦”事件中的十八个路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平凡人的感动,简单到做好饭,扫净地,我们也可以做到;即使是为学生留饭送药,开导陪护,我们也不难做到;那么在别人急难之时伸手相助,我们也可以做到。

当感动降低门槛,你也可以感动中国,而爱心和善举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一个真正美好和谐的社会,不应只有英雄在高处不胜寒,而是每个人都行善事做好人。

生活中不可能天天都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日行一善坚持下来就是壮举。

也许,十年后的感动中国不再是一个例行的颁奖仪式,也许会是个照片展,展出各地人们的微笑和善良;也许希望工程和红十字组织早已不必存在,幼有所护老有所安,四邻和睦八方友爱。

当感动降低门槛,当公益深入人心,当好人得以好报,当善举不必再大肆宣扬,一切皆有可能。

我一直坚信,“感动中国”的意思不应是“感动了中国”,而应是“感动的中国”。

惟有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互相感动,中国才会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感动。

平凡的人呢走上荧屏,再走下舞台,再走近千家万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你也可以感动中国。

平凡的极致
高三·六赵卓慧
或许你是一截蜡烛,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用跃动的火焰照亮一片黑暗。

或许你是一株小草,没有古树遒劲的枝干,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用柔弱的身姿涂抹一小片新绿。

或许你是个普通人,没有倾世的权力和傲人的财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用真诚和善良打动一个人,温暖一颗心。

无需豪情万丈,无需壮志凌云,无需学识渊博,无需聪颖过人。

平凡的在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当时光飞逝,回首过去,便会惊异的发现,曾经专注的那些平凡,在真心的灌注下,在爱心的滋润下,都变成了不凡。

在烟火缭绕的闹市中,有谁注意到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这个新疆汉子用日复一日的汗水换来了失学孩子的希望。

每根羊肉串挣三毛钱,十五万元的善款要卖五十万根羊肉串。

烟熏火燎的机械动作没有抹去他灿烂的笑容,艰难的生活没有磨灭他慈善的希望。

阿里木放声高歌,唱出了草根慈善家心底的渴望,漾起了一心向善的涟漪。

川流不息的马路旁,有谁注意到每天披星戴月在人们鄙视的眼神中,在飞扬尘土和恶臭的垃圾中拾荒劳作的陈贤妹?这个平凡的拾荒者在路人的冷漠中抱起了倒地的小悦悦,瘦弱的身躯,伛偻的背影,定格成了繁华闹市中最苍凉的画面。

出自本能的自然举动和质朴的话语唤醒了人们的良知,点燃了人性的光辉。

“是人都会做”,最普通最卑微小人物,却成了最耀眼的道德范本。

卑微如我们的凡人大众,不要因为自己的渺小而心灰意冷,不要因为自己的势单力薄而犹豫不前。

当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下时,是初为人母的吴菊萍挺身而出;天安门垃圾遍地时,是75岁的刘玉珍坚持义务清扫;无情大火肆意蔓延时,是12岁女孩夏鹏拍门营救…他们都是普通人,或坚守准则,或心怀善意,或本能施救,或坚持不懈。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扭转乾坤,却足以感动世间。

普通不是从众,平凡不是平庸,平常不是平淡。

怀平常心,做不足道事,叙人间情。

云淡风轻,波澜不惊。

没有豪言壮语,足以感动有情人;没有丰功伟绩,亦能温暖人心。

因为平凡的极致,就是不凡,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篱边的紫罗兰
高三17班侯迪文
它,清新淡雅,不与群芳争艳;它,朴实无华,甘心做一株无名花。

可它也有名字——紫罗兰,一颗篱边的紫罗兰,纯真而无任何修饰。

玫瑰笑它太平凡,没有艳丽的颜色,在花的王国里,就像平凡的人民,永远比不上身为女王的自己,它淡然一笑;牡丹笑它太简单,没有美丽的花瓣,在花的王国里,就像平凡的人民,永远比不上身为王侯的自己,它淡然一笑;群芳笑它卑微,在花的王国
里,永远只是平民,它,又淡然一笑。

无人能描绘光阴的容貌,而春,却闻到了清新的气息,枯黄的大地,便披上了翠绿的新衣,篱墙也蒙上了一层生机。

天真的孩子在篱中玩耍,美丽的妈妈在其身后,孩子看着园圃里竞相开放的花儿,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她指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侧头望向妈妈,好奇地问妈妈,一朵又一朵,她的目光从篱边的紫罗兰身上闪过又闪过,几乎问遍了篱笆中所有的花,唯独没注意到那娇小的紫罗兰。

孩子采摘下娇艳的玫瑰与美丽的牡丹,捧在怀里,满意的望向妈妈,和妈妈走回屋中。

紫罗兰望向孩子,心中没有任何怨言。

玫瑰与牡丹躺在孩子怀里,颜色显得更加强烈,似乎在嘲笑它永远的卑微,可它依然淡然一笑,静静开放。

无人能抓住光阴的双手,而秋,却听到了动人的歌声,翠绿的大地,便换上了枯黄的秋装,篱墙内也失去了生机。

天真的孩子又一次来到篱中玩耍,美丽的妈妈依旧伴其左右。

此时,望向篱中,孩子的脸上浮起一丝忧伤,因为一片枯黄。

目光扫过,篱中的紫罗兰依旧开放,孩子脸上的喜悦代替忧伤,冲向那篱边的紫罗兰,入神的欣赏。

妈妈走过来,看着孩子,孩子又是侧头望向妈妈,“这是什么花,为什么我从未见过?”妈妈轻轻的摸着孩子的头:“孩子,它叫紫罗兰,它一直都在,只是你从未注意它,它一直默默无闻的绽放,奉献自己的花香。

你要像它一样,默默无闻,朴素淡雅,却有长久的生机,持久的花期,弥久的花香。

”孩子会意的点了点头,凑近紫罗兰,深深的吸气,感受那沁人心脾的花香。

篱边的紫罗兰,它,平凡:它,简单;它,朴素淡雅;它,默默无闻。

篱中的紫罗兰,也有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暗香
高三17班焦欣寒
我曾仔细地观赏过花谢,花瓣大把地落,缕缕暗香亦沁人心脾。

零落成泥,却暗香永驻恰似对生命的诠释。

于是,每当回味起那缕缕暗香,便为那依偎在花托上的小生命感动着,她曾经灿烂过,奉献过,即便谢了,但芳香永驻。

我是相信有暗香的。

就比如那个在烟火缭绕的街市里大声放歌的阿里木。

苦难并没有冷了他的热情,他坚持用一种执着为街市带来春天,带来温暖。

虽是一贫如洗,却暗香浮动,让我们为这平凡的生命展现的超乎寻常的姿态而震撼。

指点江上,激扬文字,暗香却蔓延至今,乃至后世。

想当年,他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奋斗着。

在中国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苦痛地挣扎过,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忙碌着,为着能唤醒这头沉睡的雄狮而坚持着,为着人民的幸福而工作着。

毛泽东,尽管他的人生如寻常人般不过几十年的生命,却把他的独有的思想的暗香和治国理念投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河中,让栖息在河岸的一代代中国人每每驻足,每每感动,每每敬佩。

如果一花不能装点春天,那么千朵万朵的花便会赋予春天一个更深的含义。

还记得那个叫做“微尘”的团体吗?虽是一颗颗小小的爱心,一旦汇集起来却是大大的奉献,却是最不可摧毁的力量。

缕缕暗香汇在一起便让整个城市成为凡尘中最幸福的家眷,成为人间最温暖的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