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如何走出“盖章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如何走出“盖章实践”
作者:李建波
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第03期
中小学校陆续开学,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中,还包含“社会实践”一项内容,其中要求学生完成实践后,须到居委会盖章证明。
还有学校要求填写“寒假学生鉴定表”,其中评定孩子的假期表现,也少不了居委会的盖章。
家长反映,孩子就算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盖个章就能了事,岂不是“走过场”?另外,评定学生表现好坏要居委会盖章,也让不少家长感到莫名其妙。
(2月21日《珠海特区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开复在一次演讲时建议,中学生从初中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国际比赛,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乃至具体的“必修学分”,都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每个假期放假时学校都要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性作业。
可是一些学生和家长往往不重视,老师也不能进行很好的监督和落实,社会实践成了“盖章实践”。
一些学生社会实践沦为形式,匆匆走过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活动场所。
当下,一些景区、烈士纪念馆、工厂、农村等地被设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并且挂有牌匾,甚至与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签订有协议,但这些社会实践基地大多只能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根本承担不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或者由于经费、设施等原因不愿意接纳中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许多单位不愿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动员、组织、评价等,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承担一定风险,比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势必影响到单位的正常工作。
在平时学校不愿意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些学校宁愿给学生补课,也不愿意把时间用到社会实践上。
其三,有的家长不愿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许多家长以为,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只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不对学校组织情况进行监管,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新的形式主义。
解决学生社会实践走过场问题必须突破瓶颈。
如,调动起社区、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各类社会资源的积极性,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接纳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再如,提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具体措施等,假期里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检查和指导。
重要的是改革现有的中高考模式,录取、评价学生时不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看综合实践能力等。
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内容等纳入学籍管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作为评价和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调动起学生、家长、学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