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洪:提升国企创新水平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行为,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理解社会属性内涵。
一是,要以促进在不断创造和展现功能价值的前提下,重视企业自身品牌文化、中国优
——会议篇·主题报告
提升国企创新水平和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小洪
深刻认识国企的创新责任、贡献和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关于国有企业的创新,我讲四点看法。
第一,国有企业有责任搞好创新。
这是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国有企业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国有企业主要处在竞争性领域,只有创新才能有很好的发展。
国有企业占G D P的比重约三
分之一,在很多行业都是排头兵,国
有企业创新不仅是企业本身的创新问
题,还是推动中国产业链创新的问题,
整体推动创新的责任重大。
第二,国有企业有条件搞好创新。
国有企业有知识、人才,有制造生产
能力和市场能力,有资金资本的实力。
因此,有搞好创新的条件。
更重要的
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改革,国有企
业已经有一批经营者型企业家。
经营
者型企业家与创业者型企业家有所不
同。
后者是打江山创业创新,前者是
在已经有的企业基础上创新。
经营者
型企业家创新,有利的是已经有基础,
不利的是往往存在不少包袱,要转变
观念,进行已有结构的重大调整,难
度也很大。
很多大企业都是靠经营者
型企业家领导才走出低谷摆脱困境,
成功实现创新。
经营者型企业家,国
外有I B M的郭士纳、微软的纳德拉,
中国国有企业有中化集团的宁高宁、
中国建材的宋志平、北京京东方的王
东升,他们都在企业创新上做出巨大
贡献,很有成就。
第三是国有企业创新已经取得很
——会议篇·主题报告
多成绩。
在航空航天、装备、原材料、能源、新型电子器件、新材料等领域,流水线组织,与今天我们说的商业模式可能有些不同。
当然,对熊彼特教
与它进行技术对接从而获得更快的成长。
还有一种平台发展战略,就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发展。
开始这些公司的技术水平不一定很高,但互联网有赢家通吃的网络外部性,一旦成为头部企业就可能发展更快,而后技术创新拉开距离,也很赚钱。
腾讯和阿里巴巴主要靠互联网业务和构造生态发展赚钱。
谷歌也主要靠互联网业务赚钱,近年投资人工智能、投资自动驾驶方向,是因为这些业务的未来发展与互联网有关,还因为不能只靠互联网广告业务赚钱了。
亚马逊和京东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零售企业,是新型的零售企业,前些年一直亏损,但依旧能得到市场认可,因为它有线下业务,又有其他零售企业没有的支撑业务平台的技术核心,即互联网技术平台。
总之,搞平台创新要有核心技术。
平台创新要有技术,还要有需求。
互联网平台公司成功是因为有需求。
其他行业企业搞平台创新,像英特尔公司一样也是既要有技术,还要能抓住需求。
中国的华为能成功,首先是因为它有技术,能够提供高端复杂产品,是直接跟消费者挂钩的产品,有很大的需求。
以前是系统供应商,现在则成了向消费者直接提供产品的企业,成长空间更大了。
另外它有系统,就是I P D系统,打通技术研发到生产到市场需求。
华为已经成了很大的创新平台。
只是华为没有想到,中国也没有想到,美国会用国家的力量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直接打压,使企业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要有开阔的思维理解创新方式及模式,不用被某种理论和经验所束缚;二是要理解创新本质,就是用系统的方法用技术抓住需求。
三种原始创新模式值得研究借鉴
这些年原始创新受到高度关注。
原始创新定义,基本的理解是要从源头做起的创新。
但是什么是原始创新?是否只有从基础研究,再到应用研究,再到开发的创新才是原始创新。
我的理解是原始创新的经济学定义是市场上他人没有的创新。
至于创新的技术来源,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由于如前所述中国企业研究做得不够,
要补短板,就认为只有从基础研究做起来的
创新才是原始创新,认识就搞偏了。
这种认
识,概念逻辑有问题,与已有的成功经验也
不符;还是对中央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的要求的误解,中央领导并没有讲原始创新
从源头做起就是从基础研究做起。
我认为以下三种原始创新模式都值得
研究借鉴,尤其是总体还是在追赶中的中国
企业。
第一,以已有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开发加
商业模式的产品创新。
这种模式成功的案例
有美国的苹果、特斯拉。
它们并不是该领域
内基本技术原理的研究者和发明者,甚至不
是产品的第一个推出者,但是能够开发并且
整合已有的技术,从而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加上商业模式创新并且与技术互动,取得了
很大的突破性的产品创新成功。
第二,在已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关
键技术突破成功的产品原始创新。
如我们熟
知的锂电池。
电池的基本技术结构由正极、
负极和隔离膜组成。
美国的教授发现用钴酸
锂做负极材料,可能做出能量密度更大的电
池。
但是最先推出创新产品并且市场成功的
是日本企业,索尼在他人发现的新材料的基
础上,通过使用新材料的构架创新和制造技
术创新,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开发结合,
首先推出量产的创新产品。
第三,范式变革型原始创新。
是指技术
体系的整体突破,日本开发出LED蓝光半导
体,是企业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成功后进
一步开发乃至量产开发取得成功的案例。
开
发企业的研究人员还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这
种开发能够成功,有关的知识、设备等互补
性资产十分重要。
中国企业也有不少源头创新成功的案例,
目前的成功案例,突破性并且市场成功的还
较少,改良性的和与中国市场密切结合型的
较多。
中国的企业家不能狭隘化理解原始创
新,而要开放思维,既要重视基础研究起步
的原始创新,还要多条腿走路,各种原始创
编辑/徐姝静
在开放性
创新的情况下,
如何做到既开放
又能掌握必要的
主动权?在国际
环境深刻变化的
情况下,如何做
到国际合作创新
和国内创新有机
结合?国有企业
在创新体系、架
构、管理等方面,
还有许多问题亟
待解决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