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10.1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课时)




板书
10.1常见的酸
个性共性(H+)
浓盐酸挥发性 1.酸与指示剂反应
2.酸+活泼金属金属的化合物+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金属的化合物+水
浓硫酸 1.吸水性
2.稀释放热
3.腐蚀性
学生活动方案设计
问题设计学习方式检查
方式
设计
意图
导入:初次来到北城中学,有缘与大家共上一堂课,带来一段有趣的视频。

(蔗糖炭化视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要从酸说起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

活动一: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特性(7 min)
1.今天我带来了浓盐酸和浓硫酸(展示),该如何区分这两种酸?(课件出示该问题及需填写的表格)
我们先来听听它们自己怎么说。

(“小品”:找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浓盐酸和浓硫酸)
2.从“小品”中,我们还了解到盐酸硫酸的一些用途,比如?由学生观察,描
述总结出浓硫
酸和浓盐酸的
物理性质。

学生带着问题,
有目的的提取
相关信息。

填写学案表
格并回答。

强调浓盐酸
产生白雾的
原因(挥发
性)及浓硫
酸的吸水
性。

激发学生
学习兴
趣,活跃
课堂氛
围,增强
学生学习
的积极
性。

活动二: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释放热(8 min)1.浓硫酸还有什么特性呢?通过实验能发现什么?
(小组实验:每组都有一个温度计,记下现在的初始温度,我这里有浓硫酸,每个小组蘸一点浓硫酸。

观察温度计在空气中温度的变化。

防止浓
硫酸滴下腐蚀桌面,拿滤纸承接一下,做
完实验用滤纸把温度计擦干净。

)学生小组实验,
讨论交流温度
升高的原因。

小组展示,
回答问题
通过这一
个实验将
浓硫酸的
三个特性
有机联系
起来,有
3.酸+金属氧化物金属的化合物+水
取两只试管各放入一根铁钉,分别缓慢
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观察铁钉表面和溶液颜
色有什么变化?
(提示:注意安全!先固体后液体,倾倒酸时
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要洒落)。

教师演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

(分析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此时,再观察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酸中有什么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总结: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填写,对照
黑板自主更正。

分组实验,观察
并汇报实验现
象,并自主写出
化学方程式。

思考后同位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
总结得出酸在水
溶液中都能解离
出氢离子,所以
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引导得出
酸与金属
氧化物的
反应规律,
学生爬黑
板写方程

回答现象
并写出相
关的反应
方程式
培养善于
合作,勤
于思考的
科学精
神。

帮助学生
学会从分
析个别实
验到认识
事物规律
的方法,
从而理解
从个别到
一般,从
现象看本
质的认识
规律。

活动四:梳理知识质疑拓展(4 min)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借助一封“情书”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疑惑,穿插德育理念。

课件展示酸的化
学性质的知识系

说收获
谈疑惑
抓住学生
心理,以
学生喜欢
的方式总
结,印象
深刻。

活动五:学以致用拓展展望(1 min)
完善学案相关习题;课后实践活动:1.用食醋除去铁钉表面的锈迹。

2.用食醋做一个无壳蛋。

附:浓硫酸给水的一封“情书”
亲爱的水:
请允许我这样叫你,我是98% 的浓硫酸。

其实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深爱着你。

每当我遇上你,我就有种沸腾的感觉,全身会发出大量的热。

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坚信,我们感情的热度可以爆试管炸烧杯。

你还说我的体重是你的两倍(浓硫酸密度为1.83kg/L)。

这表明我很稳重,不像盐酸那么轻浮(浓盐酸密度为1.19kg/L)有一个宽阔的胸膛和坚强的肩膀来让你依靠。

当我见不到你时,我甚至会在空气中寻找你的气息,寻找你的每一丝痕迹。

水,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为了你,变成稀硫酸,我也愿意。

就算我变成稀硫酸,我对你的心也不会改变,因为我是不挥发的,这点我比盐酸强。

水,请你不要逃避,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找到你,就算你隐藏到含有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中,我也会夺取氢、氧重新合成你! 水,即使我变成稀硫酸,我也可以找到铁锈这样的金属氧化物,再次帮我合成你!水,你是我永远的溶剂,我不能没有你!
黏稠的浓硫酸
10.1常见的酸和碱
学情分析
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对它们已经有了零散、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他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少,感性认识的缺失是主要原因。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酸和碱也不少,但仅仅是有所接
触,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并不能够有一些较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学生科学归纳的习惯尚未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待于培养。

酸和碱的学习,主要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从对一种物质的学习,演绎归纳出对这一类物质的认识。

初中化学遵循“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在学习之后,安排学生一些家庭小实验,比如:用食醋除去水垢、用洁厕精(主要成分是盐酸)除去铁锈等,通过学生个人的探究,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都有很好的巩固作用。

让他们在实验观察中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对物质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认识能力不足。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尽快形成物质的微粒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10.1常见的酸和碱
效果分析
依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首先通过两位同学精彩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之后让学生说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当堂达标95%以上,并且能对这一内容进行简单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对于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当堂达标90%以上,但是本节内容零碎,需记忆的东西较多,对于酸使指示剂变色记忆起来有一定困难。

对于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是对之前内容的复习,从导学案的填写情况看,掌握情况较好。

本节的重点是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很准确,通过对反应规律的讲解,学生在重写和仿写化学方程式时,其正确率达到90%以上,效果较好。

在分析常见的酸存在通性的原因时,由于图片展示了两种酸在溶液中的解离情况,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酸的共性是都有氢离子,从课堂回答情况看,理解率也在90%左右。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会从分析个别实验到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从而理解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规律。

最后,通过浓硫酸给水的一封“情书”,总结了酸的性质,这是学生很喜欢的学习方式,下课之后,还听到学生在讨论“情书”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复习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在课的结尾,竟然有同学提出为浓硫酸“正名”,不要再叫它“坏水”,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趁机对学生进行了正确认识物质的价值观教育。

但是本节课内容较多,留给学生交流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这是很大的不足。

10.1常见的酸和碱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本课题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
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盐的学习打下基础,
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

本课题包括三部分内容。

首先,认识酸、碱分别能与指示剂作
用的性质,初步体现酸和碱作为两类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然后,从具体的酸和碱的性
质入手,简单归纳酸和碱都有各自的共性。

最后,初步从微观角度说明酸和碱具有共性的原
因,帮助学生学会从分析个别实验到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从而理解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
看本质的认识规律。

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学科化学课型新授主备

王秋玲课时设置1使用时间201703
学习目标1、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3、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学习重点:浓硫酸的特性和酸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浓硫酸的特性和酸的化学性质。

任务一:几种常见的酸
根据你的观察,认真填写表1
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味
密度常用浓盐酸(37%-38%)
1.19g/cm3常用浓硫酸(98%)
1.84g/cm3
【交流讨论】
(1)根据以上内容,简述如何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有几种方法?
(2)将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只试剂瓶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各成分发生的变化,填写物质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主要特性浓盐酸
浓硫酸
任务二:浓硫酸的稀释和腐蚀性
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交流讨论】
(1)浓硫酸有强烈的______性,它能读取纸张、木材、布料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这是_变化。

(2)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右图所示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填“水”或“浓硫酸”)。

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
的现象。

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3)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任务三: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使无色酚酞试液。

2.活泼金属 + 酸金属的化合物 + 氢气
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填写表3
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
10.1常见的酸和碱
课后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1.以“蔗糖炭化”的视频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个个满脸惊讶的表情,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小品”表演:找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浓盐酸和浓硫酸,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快乐中学习了新知识。

3.用温度计蘸浓硫酸观察温度计在空气中温度的变化,防止浓硫酸滴下腐蚀桌面,拿滤纸承接。

通过这一个实验将浓硫酸的三个特性有机联系起来,有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基础,引导浓硫酸稀释放热,根据滤纸的变化得出浓硫酸的腐蚀性,进而强化安全教育。

4.通过小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现象直观,印象深刻,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种酸在溶液中的解离图片,使抽象内容直观化,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6.借助一封“情书”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抓住学生心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总结,印象深刻。

7.意外之喜,课堂生成,学生提出疑问,为浓硫酸“正名”,趁机进行价值观教育。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在学生表演完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后,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填写导学案。

2.在做完温度计蘸浓硫酸的实验后,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交流的时间。

3.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下达的实验指令不够详细,应再明确实验步骤。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怎么做,然后再动手实验。

4.可能由于学生第一次进录播室上课,我也是第一次给学生上课,学生大多放不开,只敢小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相对不够活跃。

5.由于时间紧张,留给做练习的时间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发扬长处,改正不足,才能进步和成长!
10.1常见的酸和碱
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酸和碱是学生要认识的两类重要的化合物。

对于一类物质的学习,既要从组成和结构上认识这类物质的特点,又要认识这类物质的共性和每种物质的特性。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
(1)知道常见的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4)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说出酸和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依据《课程标准》、单元学习目标,结合九年级学生情况,按照课标解读的方法要领,制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的酸和碱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说出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4)能解释常见的酸和碱存在通性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会从分析个别实验到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从而理解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正确认识物质的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