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王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王蔷
发布时间:2021-09-03T11:49:34.3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中作者:王蔷[导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的教育形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大连金州高级中学王蔷辽宁省大连市 1161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的教育形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探究也越来越多的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力量,以便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这种大趋势之下,教师们运用这种方式,把课堂教学和新媒体技术融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同时借助于信息交流的快速度,帮助教师和学生们掌握第一手的学习资料,从而达到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综合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模式引言: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便了许多。
其与物理教学的融合,不单可以让物理的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化,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在一定的层面可以把物理教学简单化。
一、新媒体技术的基本理念
新媒体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新型产物,它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等多方面特点,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所以,将其引入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转变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是非常关键的。
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讲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三维动态,视频等方式多方位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画面,音频等欣赏,找到知识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
1、直观呈现课本内容
通过新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扩展物理课程内容的知识填充。
在学习资源得到强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对课堂的信息进行拓展,使得课本的内容的呈现更加得直观。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内容增加这得益于现如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对于原来的传统教育,他们能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密度大大增加,这对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帮助。
高中阶段物理科目的学习内容有概念、定理、规律和公式等等,这些是物理学科基本的学习内容,更是该科目重要的一部分。
物理的基础学习内容通常都是在新课堂中进行讲解,主要是有概念和规律的引入、理解、深化和运用等过程。
在这些内容的学习时,很多学生会感到困难。
但是现在,借助新媒体教育软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且感受到这些物理知识的内容,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克服认知缺陷并达到教学方法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分子的热运动》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将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进行本质区分,老师们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来播放显微镜之下漂浮在液体当中的微观粒子的影像,让他们进行直观、清晰地掌握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这两种概念。
在影像中,这些微观粒子正在持续做不规则的运动。
除此之外还可以播放液体进行加热后粒子运动的影像,然后观察前后的对比,以此来帮助他们理解分子热运动的规律。
2、增强学生自主性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正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只注重内容的讲解,应该围绕学生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去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这一载体,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来达到自行搜查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这一平台,来向学生们及时快速地发布任务,这样可以节约传播教学资源的时间,更好地加快学生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模式的进一步开展,学生和教师们对于资源的共享也可以使得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比如,在学习《波的干涉和衍射》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干涉的图样,引导学生们一同探析干涉图样的稳定性,接着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加入者两列波的频率不一样,那么相遇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对于这个提问,老师可以知道他们进行想象来进行讨论与推理,并且最后得出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必然条件。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进行高中物理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明白物理知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以此从根本上打消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恐惧心理,告诉他们物理并不是一门“很可怕”的学科。
相反地,它非常的“随和”,只要我们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信息,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就能很快地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很多学生似乎都对它难以理解,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在解题时依旧找不到思考的方向。
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摩擦力的理论。
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则可以让教师先播放使用教材制作的课件PPT,然后,再展示一些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现象,如踢出去的足球会逐渐停下来;用力推一辆汽车,没有推动等等,都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然后,让学生自己回忆一下生活中是否有遇到过摩擦力的现象。
接着,教师再开始讲述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联系,结合视频的剖析,边暂停边讲解,甚至可以筛选一些慢动作视频产生的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产生关系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除此之外,在进行教育目标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遵循高中物理相关课程标准和课本资源的要求。
不仅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吸收,更加需要注重高中物理的真正含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帮助他们充分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之下的产物,和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之下的新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融合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对于学生们掌握物理知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高中的物理老师们也要不断地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培育新时期高素质的物理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阿鹏. 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J]. 科教文汇,2019(5):78-79.
[2] 赵文祥. 浅谈新媒体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9):184.
[3] 李艳艳. 关于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0(3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