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解读.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活动一、二等奖;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
匹克竞赛中获奖。 C级:获得学分总量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的毕
业要求(144学分)者,评定为C级。
D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D级。 未达到C级要求;提供获奖证明弄虚作假。
运动与健康的A级标准: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至少获得 11学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含)以上,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 者,评定为A级。 高中阶段,在市(行署、总局)级中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前三名的主力
公
信 息 知 识
民
信 息 能 力 信 息 道 德
素
技 术 意 识
养
技 术 知 识 技 术 能 力
健 康 知 识
健 康 意 识
结性评价结果是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的体现。
(三)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多元评价主体
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谋发展,各有侧重、相互
配合、相互激励的方式。以一袋(学生“成长记录
袋”)、两册(“班主任评价手册”和“科任评价
手册”)、三表(家长评价表、总结性评价表和模
块修习情况统计表)和学生电子档案为载体,通过
(二)评价程序和方法
2. 阶段性评价是在学段或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 发展目标实现程度作出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 积累和总结。阶段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生成的事 实材料为依据,既要注重量化等级和质性评语的
使用,又要重视典型事例和突出表现的事实描述。
(二)评价程序和方法
3. 总结性评价是在高中三年学习期满时进行的 评价,是对学生高中阶段成长、发展状况的 整体性反思和综合性总结。过程性和阶段性 评价信息是总结性评价结果形成的依据,总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可分为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 结性评价。
(二)评价程序和方法
1.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即时性评价。体 现的是适时性、激励性和教育性,关注学生每一 天、每一环节和每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和成长状态。 评价要以具体事实为依据,对学生成长有特殊价
值的重要事件和突出案例要及时进行评价。
审美与表现的A级标准:艺术(音乐、美术)课程 修习至少获得6学分,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A 级。
高中阶段,在市(行署、总局)教育局主办的音乐、 美术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中获一等奖;在省教育厅主 办的音乐、美术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中获二等奖(含) 以上;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音乐、美术比赛(包括集体 项目)中获奖。
循序渐进、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评价过程,达到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的。
(三)评价方式
一袋(学生“成长记录袋”)、 两册(“班主任评价手册”和“科任评价手
册”)、
三表(家长评价表、总结性评价表和模块修习 情况统计表)
四、评价实施
(一)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
“成长记录袋”是由学校指导学生自己
7.合理确定评价信息的公开范围。
8.重视诚信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均达到C级及以上方可高中毕
业。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校招生录取时必须提供的
考生信息之一。
3.综合素质评价获得相应等级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依
据我省高校招生考试相关规定享受录取照顾政策。
学 习 态 度 与 能 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
姓 名
附表4:
牡一中学生综合素质科任教师评价记实表(二)
班级: 评 价 姓 名 观 察 点 体 育 知 识 学科: 模块: 任课教师姓名 : 年 月 日
运 动 与 健 康
运 动 技 能
《国家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
审美与表现
健 康 心 理 情 感 情 趣 赏 析 评 价 实 践 能 力 创 造 表 现 信 息 意 识
队员、单项前五名的队员;在省级规定的中学生、青少年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
前五名的主力队员、单项前八名的队员;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或教育部组织的单 项比赛中获得集体和单项前八名的队员。 C级: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至少获得11学分,《国家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含)以上者,评定为C级。 D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D级。 未达到C级要求;提供获奖等级证明或免试体育弄虚作假。
心世界,捕捉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长,鼓励学生的
成长与进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指出存在的问
题与不足,分析原因,提供解决方案;根据学生
的发展需求,提出发展建议,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评价主体
4. 家长评价——重在发挥家庭教育功能,重视 平等对话、正确引导和亲情感召。共同分析
问题原因,总结成功经验;根据学生成长状
况,提出体
5. 社区评价——重在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扩展 评价空间,重视了解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外
的品行表现和发展状况。点评学生在社区活
动中的表现,褒扬优良品行,指出问题与不 足;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存和参与社会
活动的能力。
(二)评价程序和方法
1.正确处理激励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2.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兼顾学生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促进
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注重适时性和有效性。
5.注重培养各评价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学
校、家长委员会、家庭和社区功能互补的作用。
(六)关于评价的要求 6.评语的撰写要反映学生客观表现和个性特点, 并注重典型事例的写实性描述。
(三)关于“科任评价手册”
“科任评价手册”是科任教师关注全体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特别是关注学习遇到困
难的学生,及时发现、解决他们在学习等方面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
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综
合素质的评价记录。
(四)关于总结性评价
学生在高中阶段成长和发展状况,学校应作出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体现对学生的激励、关爱和发展期盼的综合评语。 学校综合评语、评定等级、学生突出事迹(表现)记实、课程 修习状况、体质健康达标情况、担任干部职务情况、特长和获 奖等信息填入附表14,形成电子表格,存档在学校网络管理系 统中;形成的自我评语、同学寄语、家长寄语、社区评语要言 简意赅,重点突出。评价信息填入附表15,装入学生“成长记 录袋”。
(五)关于评价的相关规定
普通高中借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借读学
校视同本校学生全程管理,评价信息要适时反
馈给借读学生学籍所在学校。借读学生学籍所
在学校要按规定上报借读学生综合素质总结性
评价相关信息。
外省转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黑龙江
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执行。
(六)关于评价的要求
主讲人:郭文莲
牡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
副
长:卜祥林
组 长:王尔兰 郭文莲 戴克 周寒 王丽艳
办公室主任:彭娟
副
主 任:宁峰 于景波
一、评价的功能和价值
评价要为学生修身设置路径,为学生成 长搭建阶梯,帮助学生规划人生蓝图。 评价既是教育过程,又是学习过程,通 过评价导向,激励学生努力追求目标和不 断完善自我。
共同探讨发展策略的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
(一)评价主体
1. 自我评价——重在每一天、每一环节 和每个阶段的经常性反思,重视点滴 进步和成长过程的不断积累。认识自 身潜能与特长,体验进步与成长的快 乐,增强自信、树立自尊;发现存在 的问题与不足,寻求解决方法和途径; 确立新的发展方向,主动追求发展目 标。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全省普通高中之间相互承认。
附表4: 牡一中学生综合素质科任教师评价记实表(一)
班级: 观 评 察 价 点 出 勤 学 习 态 度 学 习 兴 趣 学 习 规 划 预 习 课 堂 表 现 完 成 作 业 复 习 总 结 问 题 意 识 思 维 品 质 探 究 创 新 意 识 合 作 学 习 研 究 性 学 习 学 习 习 惯 与 方 法 学 习 效 果 实 验 态 度 操 作 技 能 实 验 能 力 实 验 报 告 口 头 表 达 书 面 表 达 信 息 沟 通 团 队 精 神 团 结 互 助 学科: 模块: 任课教师姓名: 年 月 日
因残疾而丧失运动能力或因伤病经批准免修、免试体育的学生,评价结果用 “免予评价”表示(记为M),并纳入高考考生信息。申请免修、免试体育的学
生,需持县(区)级以上医院的诊断书,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申请书要求学生 本人和家长签字,经学校同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生效,并存入学生 学籍档案。学校要公示免修、免试学生名单。
三评价方式?一袋学生成长记录袋?两册班主任评价手册和科任评价手册册?三表家长评价表总结性评价表和模块修习情况统计表四评价实施一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成长记录袋是由学校指导学生自己建立的建立的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帮助学生有目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帮助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和信息制作而成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解读
(一)评价主体
2. 同学评价——重在相互学习,相互激励, 相互促进,重视相互交流,扩大自我发展信
息渠道。分析同学的发展潜力,分享成功的
喜悦;研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一)评价主体
3. 教师评价——重在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观察学
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表现,重视走进学生内
二、评价内容与等级界定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习态度与能力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
基本达到要求(记为C级) 尚需努力(记为D 级)
优秀(记为A级) 基本达到要求(记为C级) 尚需努力(记为D级)
学习态度与能力的A级标准:获得学分总量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规定的144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 践表现良好),考试成绩为A的模块达到50个,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及 格(含)以上、考查成绩全部合格, 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A级。 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 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
C级:艺术(音乐、美术)课程修习至少达到6学 分者,评定为C级。 D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D级。
未达到C级要求;提供获奖等级证明弄虚作假。
三、评价主体、程序和方法、方式
(一)评价主体 (二)评价程序和方法 (三)评价方式
(一)评价主体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多元主 体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 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相结合。要形成评 价主体之间定期交流、分享、研究评价信息,
建立的,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帮助学生有目
的地搜集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和信息制作
而成的。
(二)关于“班主任评价手册”
“班主任评价手册”是班主任每天对学生道德品
质和公民素养的形成、发展状况予以关注,通过接近
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捕捉学生身上细微的闪光
点,抓住变化征兆,及时沟通交流,给予激励、引导
和帮助,促进学生转化过程的记录,是对重要事件和 突出案例组织各评价主体进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