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今夏“姜你军”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创出10年最高。

对此,消费者可能作出的选择是()
①减少生姜的使用
②增加互补品的使用
③扩大生姜种植面积
④增加替代品的使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图是某些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般情况下,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①A商品与B商品相比,更富有需求弹性
②A商品与B商品相比,更适合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④A和B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反向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下图是某农产品的变化曲线图,P和Q分别表示该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需求曲线D到D1移动表示农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供给曲线S到S1移动表示该农产品供给变化趋势,E 到E1表示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变化趋势,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引起下图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有
①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
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
③城镇人口和总人口持续增加
④该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此政策实施后将影响小排量汽车的消费。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注: D1表示政策实施前的需求量,D2表示政策实施后的需求量)
A.
B.
C.
D.
5.小明运用所学知识,为下列四个现象对相关商品供求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分别描绘了四个图形(均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中描绘正确的有()
①我国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②人民币纳入SDR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总体呈上升趋势
③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④2016年7月,A市牛肉价格不断上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下列图像分别反映普通药品、滋补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是()
A.②③①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
7.下图为甲商品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公斤)。

下列说法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的有
①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
③从B点到D点,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
④从B点到C点,消费者会增加对甲商品的购买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8.假如汽车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汽车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汽车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③汽车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汽油的需求量会减少
④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电动车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带来该商品及其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结合图示,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说法符合下图的是
A.直线AC可表示食盐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
B.直线AB可表示黄金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
C.直线CD可表示汽车价格变动和汽油需求量的关系
D.直线BD可表示进口小汽车价格变动和国产小汽车需求量的关系
10.价格变动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
①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②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③生产者会增加该商品的产量
④生产者会减少该商品的产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48个百分点。

对于猪肉价格上涨正确的理解是
①猪肉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违背价值规律
②猪肉价格上涨,牛肉的需求量一般会增加
③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生猪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通常会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2.“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菏泽保姆市场行情全面看涨。

目前,经过专业培训的品牌育儿保姆月薪报价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而在“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前,价格还维持在4000元至7000元之间。

薪资的上涨,吸引了不少人加入育婴服务行业。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

如图图示中,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注:P为价格(为含
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D1表示减税前需求量,D2表示减税后需求量。

A.
B.
C.
D.
14.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其需求量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需求曲线(注:OP表示价格,OQ表示需求量)更能准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A.
B.
C.
D.
15.“两会”以来,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不断吹风,上海、北京以及广州等地正酝酿新的扶持政策,给予新能源汽车购买者一定的财政补贴。

与政策预期相呼应的是企业的产销也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对这一快速增长势头的出现,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新的扶持政策→购买成本降低→消费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B.新的扶持政策→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消费需求增加
C.新的扶持政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增加
D.消费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新的扶持政策→购买成本降低
16.近年来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陆续推出,一些城市商品房价格(P)逐步回落,新楼盘开盘量(Q)减少。

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

其中可以描述这一现象的是()
A.B.
C.
D.
17.下列商品组合中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的是
A.面包与蛋糕B.汽油与汽车C.相机与胶卷D.羽毛球与羽毛球拍18.价格影响需求,看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商品A和B互为替代品,商品A的价格与商品B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曲线c来表示
②若商品A和B互为替代品,商品A的价格与商品B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曲线a来表示
③若曲线a、b用来表示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则能够表示生活必需品的是曲线b
④若曲线a、b用来表示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则能够表示生活必需品的是曲线a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9.2017年淘宝网掀起的“11·11”购物节,最核心的宣传点是5折促销(图中D1为打折前,D2为打折后)。

打折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可示意为
A.
B.
C.
D.
20.由国内两大电子商务平台掀起的2012年“11·11”购物节,以191亿元的总销售额(主办方公布)震惊业界。

购物节最核心的宣传点是5折促销。

打折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可示意为
A.
B.
C.
D.
21.在不同行业之间,要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调节会出现()
A.①商品供过于求②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B.①商品供过于求②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
C.①商品供不应求②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D.①商品供不应求②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
22.北京—福州动车组(新型快速列车)仅运行了两个多月之后,因为上座率低而停运。

这说明()
动车组直达特快列车飞机
时间16小时20小时不到3小时
价格软卧上铺1055元、软卧下
铺1185元
硬座200多元,硬卧400多
元,软卧600多元
1610元
①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②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特快列车的发展不适合市场需求
④消费者总是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3.面对“油你涨”(汽油涨价),不少消费者用自行车代替了汽车,减少对汽车的购买;面对“粮要嫁”(粮食涨价),消费者虽然“想说爱你不容易”,仍到超市不停地采购。

这说明
A.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小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
C.价格变动导致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减少
D.价格变动导致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增加
24.下面是不同商务模式的流程图:
如果实现从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其影响的传递路径可能是
①流通环节减少②居民消费增加③生产者经营成本降低④商品价格下降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25.下图反映的是2016年5月某商品供求量(O)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D O向D l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②当D O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③当P O向P l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P O向P2变动时,可能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今夏“姜你军”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创出10年最高。

对此,消费者可能作出的选择是减少生姜的使用,增加替代品的使用,减少互补品的使用,①④正确;
②说法错误,应排除;扩大生姜种植面积是生产者的选择,排除③。

故本题答案选B。

2.D
解析:D
【详解】
根据图1能够看出,图中表示的不是商品(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A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比较小,故为生活必需品;B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比较大,故为高档耐用品,故题肢②说法错误。

B商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更富有弹性,且适合采用降价促梢的方式,③说法与图片符合。

④商品的价格与互补品需求最之间成反方向变动,故题肢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3.B
解析:B
【详解】
从图示中“需求曲线D到D1移动表示农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供给曲线S到S1移动表示农产品供给变化趋势”,表明同一价格下,农产品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会导致农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减少,①符合题意;城镇人口和总人口持续增加,则会导致农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③符合题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②不符合题意;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会使供给增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曲线类试题关键在确定数量关系,借助辅助线分析判断。

第一,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正相关还是反相关,有的曲线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第二,确定不同数量关系对应的图象,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

要读懂曲线,仔细观察随着横轴(自变量)的变化,纵轴(因变量)的变化。

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除外,这些曲线的纵坐标是自变量,横坐标是因变量。

一般正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上,反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下。

第三,数形对照,看其是否一致。

把题干中的数量关系与曲线对照,直接排除不一致的误项,再对剩余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第四,如果曲线发生平移,可添加辅助线,分析引起平移的因素,借助辅助线比较判断。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国家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此政策实施后,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小排量汽车的需求量增加。

C符合题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需求量增加。

A、B均不符合题意,价格都在变化。

D不符合题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需求量减少。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5.B
解析:B
【详解】
我国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网路提速降费,会导致网费的下降和网络需求的增多,①正确;②不选,因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总体呈上升趋势,即人民币贬
值,②代表了人民币升值;③不选,因为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会导致大排量汽车的均衡价格的下降;④正确,A市牛肉价格不断上涨会导致对该商品的进口量的增加。

故答案选B。

【点睛】
6.D
解析:D
【详解】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从需求的弹性大小看,需求弹性最大的是滋补品(②),其次是蔬菜(③),而急救药品几乎是没有弹性的(④),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对应均不正确。

7.D
解析:D
【详解】
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从A点到B点,甲商品价格上涨,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因此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错误,根据图示信息,从A点到B点,甲商品价格上涨,价格影响供给,价格上涨,供给增加。

因此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③错误,根据图示信息,从B点到D点,甲商品价格先下降后上涨。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先增加后下降。

④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从B点到C点,甲商品价格下降,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因此消费者会增加对甲商品的购买。

故选:D。

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相关,价格由PA向PB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下降,所以汽油的需求量会增加,故①正确;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正相关,QB向QA运动意味着汽车的需求量减少,这会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故②错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PB向PA运动意味着汽车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故③正确;汽车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意味着其需求量增加,在交通工具总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电动车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会下降,故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9.D
解析:D
【详解】
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食盐为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A项表示错误;黄金为高档耐用品,其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故B项表示错误;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品,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故C项表示错误;进口小汽车和国产小汽车是互为替代品,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故D项表示正确;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0.C
解析:C
【详解】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而商品生产者会增加该商品的产量,故当选。

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而不是会增加,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增加该商品的产量,而不是减少该商品的产量,故排除。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11.B
解析:B
【详解】
①错误,猪肉是生活必需品,但其价格上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②正确,牛肉与猪肉是互为替代品,因此猪肉价格上涨,牛肉的需求量一般会增加。

③错误,价值决定的价格,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生产生猪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是成本上升,价值变大。

④正确,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通常会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12.C
解析:C
【解析】因为“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导致了人们对保姆需求的增加,故需求曲线应该是向右移动,选项②表述的是需求增加,价格下降,与题意不符,故①入选。

薪资的上涨,吸引了不少人加入育婴服务行业,可以看出供给增加,价格上涨,故③正确,排除④。

选C。

点睛:易错点---价格上涨一定会导致对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但价格对消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影响人们购买行为的,除价格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对于生活必需品,由于每日生活所需,需求量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仍会出现“买涨”现象;对于高档耐用消费品,人们往往有“等等看”的想法,即“不买涨”的现象;但如果价格持续上涨,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动下,某些高档耐用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也可能会引发消费高潮。

13.B
解析:B
【详解】
题目中,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扩大消费,故实施该政策后会使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需求增加。

B:该图像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B正确。

A:该图像反映了价格上涨,需求减少,A排除。

C:该图像反映价格不变,需求增加,排除C。

D:该图像是供给变动曲线,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

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

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需求量
商品关系价格
本商品相关商品
上升减少增加
互为替代品
下降增加减少
上升减少减少
互补商品
下降增加增加
14.D
解析:D
【详解】
价格变动影响需求,所以选项B排除。

价格上涨,需求减少,故排除选项A。

由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故相对于C,D的变动较小,故本题答案为D。

15.A
解析:A
【详解】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新扶持政策是针对谁制定的,很明显是消费者,可以降低消费者购车的成本,并不直接作用于生产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成本,所以B、C不选;购买成本降低,刺激消费,增加购买,进而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D从一开始推导错误,不选。

故选A。

16.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示类试题,通过材料“商品房价格(P)逐步回落,新楼盘开盘量(Q)减少”可以看出是价格影响供给,一般来说,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故本题曲线是供给曲线,排除A、B;通过“新楼盘开盘量(Q)减少,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可以看出OQ1>OQ2,故D适合题意,C是错误的。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正确,面包与蛋糕的功能相似或相近,因此是互为替代品。

B错误,汽油与汽车的功能互补,因此是互补品。

C错误,相机与胶卷的功能互补,因此是互补品。

D错误,羽毛球与羽毛球拍的功能互补,因此是互补品。

故选:A。

18.B
解析:B
【详解】
若商品A和B互为替代品,商品A的价格与商品B的需求之间呈正向变动,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曲线c来表示,①正确,②错误;若曲线a、b用来表示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则a的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小,因此,能够表示生活必需品的是曲线a,④正确,③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
价格对需求(生活)的影响:
①需求法则--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②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商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19.B
解析:B
【解析】
商品打折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下降,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其的需求量会增加,故符合打折对消费者影响的是B,B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在上升,需求量在下降,A项不合题意;C项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不变,需求量在上升,C项不合题意;D项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不变,供应量在下降,D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B。

20.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成反向关系,根据题意,题中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消
费者需求量增加,而不是需求量减少,故B入选,而排除A。

根据题意,题中是价格变动的情况下,需求量随之也发生变化,而不是价格不变需求量发生变化,故排除CD。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21.A
解析:A
【详解】
A:当①某行业商品供过于求,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下跌,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价格下跌,生产者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该行业,最终商品供求趋于平衡。

A正确。

B:“②生产者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该行业”与A推理过程正好相反,故排除。

B错误。

C:①应该是某行业商品供过于求,C错误。

D:②应该是生产者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该行业,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价格下跌,缩小生产规模。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科技进步和改善企业管理,寻找替代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降价空间,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2.C
解析:C
【详解】
①:材料中的新型快速列车之所以上座率低是因为该动车组“软卧上铺1055元、下铺1185元”,即价格太高,体现了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①符合题意。

④:同时直达特快列车的价格相对较低,用时相对不多,性价比高,体现了消费者总是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体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体现特快列车的发展不适合市场需求。

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这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商品价格的高低,这是影响消费的又一最主要因素之一;
(3)另外,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此外,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优化消费结构,克服不健康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23.B
解析: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