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A 警告的合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告的合理使用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少数队员或者教练员,由于过分急躁和不冷静时,会发生违反规则的不良行为。
若这种不良行为将干扰和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时,或者这种不良行为可能导致比赛气氛向坏的方向发展时,有经验的裁判员都会及时鸣哨并停止比赛,对发生不良行为的队员或者教练员提出警告,告诫这部分队员或者教练员注意收敛自己不符合规则和体育道德的不良行为,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
临场裁判员按照规则的精神,根据队员或教练员违反规则的具体情节,正确、合理、及时、巧妙的使用警告,是制止队员或教练员不道德的体育作风发生和避免犯规的有效手段,是教育队员和教练员的好方法,是管理比赛和控制比赛的有力措施。
那么,在比赛中队员或教练员的哪些不良行为应该受到警告呢?有经验的国际裁判员,一致认为:在赛前练球时,队员手抓篮框,或者猛烈地扣篮,可能导致球篮损坏时。
比赛中队员在一些小问题上违反规则:如停表的时间内无意的到场外;或者替补队员上场比赛时忘记向记录员或裁判员报告;凡是本方投球中篮后,该队员或者该队员的同队队员有意的触及球,试图达到干扰比赛时;凡是被宣判的犯规队员没有按照规则要求及时举手时;凡是教练员或替补队员在场外大喊大叫指挥比赛并影响和干扰比赛时;凡是队员在比赛中有挑逗的语言和不良行为,虽然这种挑逗的语言和不良行为还没有构成技术犯规,但能引起对方不满情绪时,裁判员都应对此提出警告。
警告是对违反规则者实行处罚的一种手段,具有原则性、严肃性和强制性。
因此,临场裁判员在使用警告时,必须明确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分清有意无意,是正确判罚技术犯规和使用警告的前提。
规则中指出:对在比赛中,队员或教练员显然是无意的、和对比赛没有影响的、或者属于管理性质的、无足轻重的技术性违反规则不算技术犯规,但要对违反规定的队员和他的队长提出警告。
对于在比赛中发生的一些故意的、不道德的、或者是投机取巧的行为,不必警告,应直接判罚技术犯规。
二、维护警告的严励性、法律性,切忌滥用警告
裁判员必须明确:对在比赛中某队的某种不良行为和事情只有一次警告,警告后该队员或者该队的同队队员重犯,则要立即判罚技术犯规。
1986年在洛阳举行的全国篮球联赛第二阶段比赛中,两个裁判员在一场比赛中对某队类似的不良行为提出了三次警告。
1987年在唐山举行的全国青年篮球联赛,有的裁判员对某队相同的不良行为也相继提出了三次警告。
1988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城市运动会篮球预赛中,有的裁判员在不长的时间内,连续对某队员相同不良行为提出了两次警告。
如此的使用警告,既达不到警告的作用,又有损于警告的严肃性和法律性,也达不到教育队员和制止不良行为的目的,还影响了裁判员的权威性。
所以使用警告切忌“滥用”。
三、抓准使用警告的时机,使警告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比赛中,每当比赛的双方有急躁憎绪的时候,每当比赛气氛向不良的方向转折的时候,要抓准不良行为进行警告。
此时的警告,会给运动员或者教练员一个冷静下来的机会,对缓和不良的比赛气氛,稳定双方的不良情绪,都起着疏导、降温的作用。
注意比赛苗头,抓住
典型的警告事件,准确地使用警告,是裁判员管理比赛的技巧之一。
1988年,在湖南衡阳举行的全国青年联赛中,河南队与天津男篮的比赛,由于比分接近,比赛很激烈。
河南8号与天津*号,在攻守中已经有了摩擦,你一言,我一语,互不服气,此时,正要以跳球的形式开始比赛,这两个队员抢位时你挤我抗,你推我拉的缠在一起,他们这些不规矩的动作,两个裁判员都看见了,但没有引起重视。
当裁判员将球抛起后,天津11号突然用肘猛力撞击河南8号,河南8号喊叫了一声后捂胸倒在地上,裁判员立即宣判天津11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在跳球前,裁判员提醒或警告这两个队员,就会避免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发生。
要知道,裁判员临场的职责,不单是寻找比赛中的犯规进行判罚,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地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促进篮球技、战术的提高,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作风。
另外,裁判员在临场中使用警告时,态度要严肃,神态要坚定,语言要有力,只有这样,警告才会有威慑力,才能达到警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