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级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纲要a
1、进化论的成立者是达尔文。
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先人是丛林古猿;人类是由丛林古猿进化来的。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近来的是黑猩猩。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差别:运动方式不一样;制造工具的能力不一样;脑发育的程度不一样。
4、露西( 300 万年)少女能使用工具;东非人(175 万年)不单能使用工具,并且还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发现初期先人化石最多的是非洲。
5、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6、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7、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联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8、一个人的发育开端于受精卵的形成。
8 周成胎儿(出现人形)38 周( 266 天)临盆。
9、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停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此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胎
10、胚胎的物质互换: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经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
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经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11、胎儿发育成熟,胎儿和胎盘一同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此过程称为临盆。
25
12、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间。
青春期发育:女性进入青春期比男性早两年。
1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及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显然加强;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男性开始
出现遗精,女生开始出现月经。
14进入青春期,男性会出现喉结突出、腔调变粗等变化,属于第二性征,这是因为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惹起的。
15月经形成原由: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相关
16、食品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
能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它们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
第七营养;植物纤维。
17、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使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供给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开释能量最多;但一般状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
18、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是水,它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60%—— 70%),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水。
营养物质和废物一定溶解于水才能运输。
29、无机盐:如:钙:少儿缺少致使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松散。
磷:缺少致使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少致使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许少儿智力发育阻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阻碍。
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20、病人几日吃不下东西,身体显然消瘦了,这是因为储藏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被耗费。
21、少儿、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何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本来,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
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2、维生素:不参加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供给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理作用。
维生素 A:。
缺少时,皮肤粗拙,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 B1:缺少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 C:缺少时,坏血病,抵挡力降落
维生素 D:缺少时,佝偻病、骨质松散症
植物性食品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变成维生素A。
23、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的。
24、消化腺
(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胰腺——分泌胰液,流入十二指肠。
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5)肝脏——分泌胆汁,流入十二指肠。
不含消化酶。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够经过乳化触面积,有益于脂肪消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2 25、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胰液、肠液。
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胃液、胰
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胆汁、胰液、肠液。
26、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淀粉遇碘变蓝。
、27 、食品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品分解成为细胞能够汲取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品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淆
性消化:经过各样消化酶的作用,使食品中各样成分分解为能够汲取的营养物质。
主要经过
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
28、小肠是消化食品和汲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汲取的特色:(1
长;( 2)内表面拥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添了消化和汲取的面积);(3)小肠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类构造有益于汲取营养物质;
有三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消化液的含量最多。
29、食品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淀粉是口腔,蛋白质是胃,脂肪是小肠。
最后
小肠。
不经消化直接被汲取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淀粉口腔内麦芽糖葡萄糖
小肠内
胃蛋白酶(胃液)酶(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小肠内
胆汁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脂肪脂肪微粒
小肠内
甘油 +脂肪酸
小肠内
30、营养物质的汲取: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汲取少许的水、酒精。
小肠(主要的汲取场所):汲取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多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汲取少许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全面是营养素的种类齐备。
均衡是营养素的量要与身体需要保
持均衡。
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 40%、 30%。
绿色食品;安全,优良,无污染的食品。
32、“均衡饮食宝塔”中从塔基到塔顶挨次是谷物类、果蔬类、肉类、乳制品类、脂肪类。
均衡摄取五类食品)
33、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系统气体出入肺的通道,洁净、润湿、暖和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互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34、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通畅过。
35、鼻腔内有鼻毛,可阻拦尘埃细菌,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分泌黏液,润湿空气,粘住尘埃细菌。
黏膜中丰
富的毛细血管,可暖和吸入的气体。
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36、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生有纤毛,向咽喉方向摇动,把尘埃、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此中有抵挡细菌和病
毒的物质)一同送到咽部,经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37、沉静状态下,一分钟大概呼吸16 次。
38、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肋间肌缩短,胸廓横向径增大,膈肌缩短,膈顶部降落,即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充,肺内气体压力减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达成吸气;
肋间肌舒张,胸廓横向径减小,膈肌舒张,膈顶部上涨,即胸腔容积减小,肺缩短,肺内气体压力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达成呼气。
39、肺内有很多肺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
进行气体互换。
氧气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里须透过两层细胞。
40、食品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咽。
吃饭时谈笑,会厌软骨来不及者遮住喉口,使食品误入气管,惹起危险。
41、体内气体的互换:
二氧化碳
(1)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互换:血液肺泡
氧气
氧气
(2)组织细胞和血液间的气体互换: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浆成分:水(约90%)、血浆蛋白(7%)、葡萄糖、无机盐
等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红细胞特色:数目多,成熟的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
方与氧联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别)
作用: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白细胞特色:数目最少,形态大,有细胞核,可穿过毛细血管
作用:吞噬病菌;防守和保护
血小板特色: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作用:促使止血和加快凝血。
2、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特色: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作用: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特色: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四肢静脉内有静脉
作用: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特色:散布广,管壁最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同意红细毛细血管胞单行经过,血流速度最慢。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作用: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互换。
3、依据血液流动方向判断血管的种类:动脉血管是由骨干流向分支的血管;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只同意红细胞单行经过;血流最慢。
4、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大小与自己的拳头相当。
(2)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是“泵”。
(3)心脏的四个腔:同侧的相通,左右双侧的腔是互不相通的。
浑身肺心室
心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左心室壁﹥右心室壁﹥心房壁
四个腔(上房下室)左心房:肺静脉心房连静脉;心
及相连血管左心室主动脉室连动脉心脏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瓣膜作用:
防备血液倒流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
瓣
只朝向心室开,只同意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膜
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
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只同意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5、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所有血管所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同时进行,经过心脏联通。
6、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 各级动脉-浑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四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动脉血
7、向盛有新鲜的血液的试管中增添抗凝剂(如: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血浆,中层和基层是血细胞;两者约各占一半;血细胞中绝大多半是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则位于血浆和红细胞之间。
8、显微镜下察看人血涂片,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拥有细胞核的是白细胞,数目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9、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血浆和红细胞达成的。
1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存在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征:在氧含量高的地方简单与氧联合,在氧
含量低的地方简单与氧分别;氧气进入血液,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联合,红细胞因含血红蛋白而拥有运输氧
的功能。
11、由平原进入海拔较高的地域,短期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会显然增加。
1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少,会致使贫血症;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贫血严重时,应输入同
血型的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13、某人验血时发现:白细胞过多,他可能患有炎症。
14、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抵达足部的门路是:①上腔静脉;②右心房;③右心
室;④肺动脉;⑤肺;⑥肺静脉;⑦左心房;⑧左心室,⑨主动脉;⑩下肢动脉;( 11)足部
15、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内壁上有静脉瓣,能够防备血液倒流。
16、静脉注射时注入的血管是静脉。
中医切脉,量血压是动脉。
17、察看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和躯干部的目的: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18、心脏内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19、肌肉注射的药物,随血液循环最初回到心脏的右心房。
(头部、上肢注射经上腔静脉回右心房;臀部、下肢注射经下腔静脉回右心房)
20、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 红的血是静脉血。
21、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内流动静脉血;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内流动脉血。
其余血管都是:动脉内流动脉血;
静脉内流静脉血
22、房室瓣封闭,动脉瓣开放时,心脏的心房心室状态为:心房舒张,心室缩短。
23、输血的原则是:同型输血;即 A ? A, B ? B, AB ? AB,Ο ?O。
小动脉,其内均流动动脉血。
7. 出球小动脉的两头都是毛细血管(即前端是肾小球,后端是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
8.尿的形成过程包含: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汲取作用两个过程。
9.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
糖等都能够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人每日形成的原尿大概180 升。
1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所有葡萄糖、大多半水分、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汲取,进入包
毛细血管中,送回了血液里。
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每
11. 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理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均衡;(3)保持组织细
12.某人尿量比正常状况下增添数倍,可能发病的部位是:肾小管。
13.查验某人尿液时发现了许多的红细胞(或蛋白质),则肾脏发患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
14.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尿素减少;别的,氧气、营养物质也都减少,但二
15.原尿与血浆对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的结果。
16.尿液与原尿对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是肾小管重汲取作用的结果。
17.血液的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18.血浆的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等。
19.原尿的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20.尿液的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理
1.人眼球构造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虹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相当于照相
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暗箱壁。
2.常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分别指的是眼球的虹膜和巩膜。
3.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芒,挨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且经过
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减小的倒立的物象。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看强光时,瞳孔会减小;看弱光时,瞳孔会扩大。
当从电影院走到阳光下时,瞳孔会由大变小
5.睫状体能调理晶状体的曲度。
6.近视眼的特色: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过分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芒
面。
其纠正方法是佩带凹面镜(近视镜)。
7.远视眼的特色: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的前后径太短。
近处物体反射的光芒落在视网膜的后
异血型输血: O→A, O→ B, O→ AB ,A→ AB,B→AB 。
24、输血时假如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由是:红细胞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8. 眼球折射光芒的主要构造是晶状体;别的角膜、玻璃体也有的折射作用。
25,、我国推行无偿献血制度,1998 年起,倡导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发献血。
关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献血不
超出 400 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增补而恢复。
10.
26、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缩短和舒张各一次。
27、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流静脉血。
左心房,左心室流动脉血。
28、血量占体重的 7-8%。
失血 800-1000 毫升,生命有困难,失血1200-1500 生命有危险。
29、出血的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不过少许的溢出。
自然止血,应消毒
初步护理
30,判断心脏左右:手捏心室壁,较厚的一边是左心室。
1.二氧化碳、尿素、剩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排泄的门路: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3.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4.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由:膀胱有临时储藏尿液的作用。
6.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
脑干能等调理呼吸、心跳和血压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20, 20,某人闭目时站立不稳、不可以达成精良动作,他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小脑。
2121,人喝醉后,走路摇摆,站立不稳,受酒精麻醉的构造是小脑。
22,植物人虽有呼吸、心跳,但其余活动能力消逝,植物人的脑中没有受伤的部位可能是:脑干。
23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4,神经元的构造包含细胞体和崛起两部分。
神经元长的崛起表面多半套有一层鞘构成神经纤维;其尾端的渺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呈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25,神经元的功能:受刺激产生喜悦(神经激动),并传导喜悦(神经激动)。
26,人体(或动物体)经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样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响叫反射;反射是神经调理的基
本方式。
27,反射弧由感觉器、传着迷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分构成。
此中,感觉器:感觉刺激,产生神经冲
动的构造;效应器的作用是:做出反响,由传出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构成。
28,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构成,表面是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中枢。
29,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加反射的神经构造叫做反射弧。
30,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眨眼反射、咳嗽反射、
吃东西分泌唾液、强光下瞳孔减小、雄鸡报晓等
31,出生此后,(经过长久的生活累积)渐渐形成反射是复杂反射;如:画饼充饥、闻鸡起舞、草木惊心、草木皆兵、
老马识途、上课铃响,走进教室、听见“起立”,立刻站起 .
32,人类独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反射是最复杂反射,也是人类独有的反射。
33,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
34,脊髓从胸部完整横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由:大脑不可以控制脊髓内的排尿、排便中枢;(排尿、排便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
35,脊髓完整横断的病人,仍有排便排尿反射活动,说明脊髓拥有反射功能。
36,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37,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就经过导管排出。
如:汗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皮脂腺、泪腺、乳腺等都
是外分泌腺。
37,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跟着血液循环输送到浑身各处。
如: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胰岛(胰岛素)、睾丸(分泌
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它们构成内分泌系统。
38,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的是: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是内分泌腺;分泌胰液的部分是外分泌腺)
39,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理,但也受激素调理的影响。
40,激素是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人体血液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可是作用很大;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理
作用。
4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体内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成人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42,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促使新陈代谢、提升神经系统的喜悦性、促使生长发育。
43,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44,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品,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45,幼年期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
46,幼年期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
47,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会引来很多蚂蚁,原由是尿中含有葡萄糖。
48,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惹起糖尿病;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
49,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使生长发育。
50,胰岛素能调理糖的汲取,利用和转变。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的雨水。
2.全世界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包含: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损坏。
3.痛痛病是因为镉中毒惹起的;水俣( yǔ)病是因为汞中毒惹起的。
4.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等;
5.酸雨的主要成分:硫酸、硝酸、水等;
6.酸雨的危害:使河流、土壤、湖泊酸化;腐化建筑物和户外雕塑;危害植物的叶、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