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导学案-word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动理论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通过展示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使学生接受“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一基本观点;然后借助讨论、交流,认识扩散现象,使学生感知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最后通过观察实验和类比推理,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教材引领学生用物质微观结构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为理解物体内能和热量的本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
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③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②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重点难点
重点:①了解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难点:能够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主要是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因此教学中应该多应用多媒体资源,借助图片、视频资料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解读分子的尺度、扩散现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问题。

学点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观察下列图片。

思考:
问题1:物质是由大量的__分子__组成的。

问题2: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10-10__m。

学点 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如图1-1-2所示,在下面的广口瓶中充满了密度较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广口瓶中充满了密度较小的透明无色的空气,撤去玻璃板后,注意观察上、下两个广口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

思考:
问题1:下方广口瓶中气体的颜色变__浅__,说明:__上方广口瓶中的空气分子进入了下方的广口瓶中__。

问题2:上方广口瓶中气体的颜色变__深__,说明:__下方广口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分子进入了上方的广口瓶中__。

结论:气体的分子在_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

(2)如图1-1-3所示,在硫酸铜溶液中注入水静置,隔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图1-1-3
思考:
问题1:水和硫酸铜溶液的分界面变__模糊__,说明了__水和硫酸铜的分子彼此进入了对方__。

问题2:水颜色变__深__,说明了__硫酸铜分子进入了上方的水中__。

问题3:硫酸铜溶液颜色变__浅__,说明了__水分子运动到了下方的硫酸铜溶液中__。

结论:液体分子在__不停地运动__ 。

(3)把磨得很光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毫米深。

思考:
问题1:由此实验可得到结论:固体分子__在不停地运动__。

问题2:综合以上实验可得: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__。

问题3: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无规则运动__ 。

由于__分子__ 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__进入对方__的现象,叫做扩散。

学点 3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观察如图1-1-5所示的实验。

思考:
问题1:压缩空气和水时感觉费力,说明:__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__。

问题2:压缩水比压缩空气更为困难,说明:__分子间距离越小斥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大斥力越小__。

(2)阅读教材P4“观察”小栏目,做如图1-1-6所示实验:把两端面磨平的铅块压在一起,即使在下面悬挂重物也不能把它们分开。

思考:
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__分子间存在引力__。

问题2:现实生活中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固定的形状,说明:__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引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小__。

结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__分子间距离大小__有关。

学点4分子动理论
问题:总结以上学点,得出以下结论:物体是由大量__分子__ 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无规则运动__,分子间存在着__引力__和__斥力__。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