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世界地理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东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世界地理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东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某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百分比和当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内容能够充分说明
①日本工业原料主要靠进口②日本经济实力强
③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④日本人口少,国内市场十分狭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日本进口的工业原料与原料出口国之间的搭配,正确的是
A.石油—沙特阿拉伯B.铁矿石—智利
C.煤炭—印度尼西亚D.铜矿石—中国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3.我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4.从自然条件考虑,在朝鲜半岛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青稞B.水稻C.天然橡胶D.可可
读日本工业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5.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
A.北海道B.日本海沿岸
C.九州岛南部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污染较轻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日本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劳动力B.矿产资源
C.交通D.科技
读亚洲东部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8.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9.下列关于图中M地的气压、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为晴朗天气B.高气压,多为阴雨天气
C.低气压,为晴朗天气D.低气压,多为阴雨天气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漏辐射范围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日本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交界处
1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1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风向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读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3.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A.东部B.西部C.北部D.南部14.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地形③太阳辐射④土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
15.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大陆的地势特点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指出甲地农业类型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3)指出乙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群岛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横滨和敦贺降水量季节分配图。

(1)简要分析日本群岛东西两侧等深线分布的差异及其成因。

(2)比较横滨与敦贺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说明日本港口城市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A
2.A
【解析】
1.通过读表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工业的特点是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进口,工业产品主要靠出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读表可知,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比重较大,可推断日本的经济实力强大。

表中数据不能体现出日本人口少、国内市场狭小的特点。

2.日本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和东南亚;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煤炭主要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铜矿石主要来自智利。

考点:日本的工业特点。

3.C
4.B
【分析】
该题考查东亚的气候和农业。

3.日本1月0 ℃等温线的纬度高于我国,说明日本比我国同纬度位置气温高。

因为日本是太平洋中的岛国,受海洋的影响大,故冬季气温较高。

所以选C。

4.朝鲜半岛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

青稞主要分布在高寒气候区,天然橡胶和可可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所以选B。

5.D
6.D
7.B
【分析】
该题考查日本工业区分布;日本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5.读图可知,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而在北海道、日本海沿岸和九州岛南部地区工业区分别较小,所以选D。

6.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其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国外运进;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因此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

为了便于运进原料
和燃料以及产品的输出,其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所以选D。

7.日本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成为日本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日本教育水平高,科技发达,高素质的劳动力数量多。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交通便利。

所以选B。

8.A
9.D
【分析】
该题考查天气系统。

8.甲地风向是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决定的。

水平气压梯度力应从高压指向低压,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高压流向低压;甲地位于北半球,气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不断偏转,同时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形成了东南风。

所以选A。

9.据M地附近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可知,M地为低压,空气上升,多为阴雨天气。

所以选D。

10.A
11.A
12.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能源消费特征。

10.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故日本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11.日本科技水平高,核电技术成熟;石油、天然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少,能源消耗量大,故日本大力发展核电,核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较高。

12.直接从图示可以看出,日本核污染的扩散主要是自本土经太平洋扩散到北美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受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使核泄漏的污染物向东扩展。

13.B
14.B
【解析】
13.读图可知,图中西部等温线分布较均匀,表明地形变化较小;西部等值线向北突出,说明樱花开放日期较同纬度地区早,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说明西部地区的海拔低,故推断西部可能为平原地形。

14.图中樱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延迟,说明受太阳辐射影响;据前题分析,半岛西部樱花开放日期比同纬度地区早,说明樱花开放日期早晚受到地形的影响。

考点:朝鲜半岛自然地理特征及等值线的判读。

15.
(1)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对河流的影响: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落差大,水能较丰富等。

(2)农业类型:畜牧业。

主要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3)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距离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地形,周围高山阻挡了暖湿气流的进入。

【解析】
第(1)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东亚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对河流的影响主要从河流的流向、落差等角度分析。

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为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近些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第(3)题,图中乙地南侧为昆仑山脉,北侧为天山山脉,推断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其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气候成因应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考点:东亚的地理环境特征;东亚的农业。

16.(1)东侧等深线密集、数值大,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地形;西侧等深线稀疏数值小,位于板块内部。

(2)横滨:降水季节差异更大,集中于夏季;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充沛水汽,横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敦贺:全年降水较均匀,冬季降水多于夏季;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充沛水汽,敦贺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3)日本国土东南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沿海水域深;沿岸海水终年不结冰;有狭长的沿海平原,有利于建造港区。

【分析】
考查日本的地形和气候、日本港口的区位条件。

【详解】
(1)等深线的分布主要是从走向及疏密角度去分析。

对比图中东西两侧的等深线,可判断两侧疏密的差异;等深线稀疏表明海底坡度缓,密集表明海底坡度陡;西侧浅是因位于板块内部,东侧深是因处在太平洋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2)依据两地的降水季节分布图分析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根据影响降水的大气环流分析降水的成因。

敦贺处在冬季西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而横滨处在夏季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3)应从影响港口选址的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日本东南沿海的具体自然条件回答。

日本国土东南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沿海水域深;沿岸海水终年不结冰;有狭长的沿海平原,有利于建造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