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练习十》苏教版(2014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
练习十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进率;积累比较丰富的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的经验。
2、能合理、灵活的思考,有求异的意识,能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搜集、整理、加工信息,解决购物时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进行简单换算。
教具学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人民币
师:小朋友们,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它们是谁啊?
问:你认识了哪些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拿出对应的人民币。除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你还认识了哪些一大于1元的人民币?
二、基本练习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特别是在买东西的时候,所以让学生认识和接受如何付钱特别重要,特别有价值,付钱的方法多样,我们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思路来付钱,来运用人民币。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三、实际运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说怎样求的。
买东西。
指两名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
指名回答: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想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对于练习中这题学生容易混淆的一种是正好付的情况,一种是全是十元可以付几张十元,二种不同的情况付钱的方法也就不同。需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感悟这其中的不同。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自主观察、自主发现、自主描述、自主补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换钱的活动,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教学。
复习:1元=()角,1角=()分
师:那么4角=()分,90分=()角,1元=()分,5角9分=()分。43分=()角()分。
“想想做做”第1题。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相邻之间的十进关系以及元、角、分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自主观察、自主发现、自主描述、自主补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换钱的活动,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教学。
说明题意,学生口答。
四、课后作业
到商店了解10元可以买些什么物品?
学生回答是人民币。
学生分别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怎么分类:按元和角分类;按纸币、硬币来分类。
学生交流并说一说。
学生根据上面两个基本等式说说这些换算的结果。
独立完成。
请学生根据出示的人民币,加一加算一算,看看组成的是几角或几元几角。
指名汇报。
也可以按只买一样东西、买两样东西、买三样东西的顺序,引导学生交流。
可以按照需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情况,学生交流。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题目,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汇报结果,讲清楚思路。
通过简单的复习,先让学生初步回顾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充分准备。
人民币是中国的一种钱币,它上面有国徽等代表国家的图像,尊重国家可以从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做起,从小
2、“想想做做”第2题。
比较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对于够不够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先把总的钱放在边上,可以先算一算买这些物品总的应该付多少钱,然后再进行比较。
每样买一件,30元够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10元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表扬。
练习十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进率;积累比较丰富的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的经验。
2、能合理、灵活的思考,有求异的意识,能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搜集、整理、加工信息,解决购物时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进行简单换算。
教具学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人民币
师:小朋友们,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它们是谁啊?
问:你认识了哪些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拿出对应的人民币。除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你还认识了哪些一大于1元的人民币?
二、基本练习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特别是在买东西的时候,所以让学生认识和接受如何付钱特别重要,特别有价值,付钱的方法多样,我们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思路来付钱,来运用人民币。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三、实际运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说怎样求的。
买东西。
指两名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
指名回答: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想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对于练习中这题学生容易混淆的一种是正好付的情况,一种是全是十元可以付几张十元,二种不同的情况付钱的方法也就不同。需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感悟这其中的不同。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自主观察、自主发现、自主描述、自主补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换钱的活动,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教学。
复习:1元=()角,1角=()分
师:那么4角=()分,90分=()角,1元=()分,5角9分=()分。43分=()角()分。
“想想做做”第1题。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相邻之间的十进关系以及元、角、分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自主观察、自主发现、自主描述、自主补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换钱的活动,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教学。
说明题意,学生口答。
四、课后作业
到商店了解10元可以买些什么物品?
学生回答是人民币。
学生分别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怎么分类:按元和角分类;按纸币、硬币来分类。
学生交流并说一说。
学生根据上面两个基本等式说说这些换算的结果。
独立完成。
请学生根据出示的人民币,加一加算一算,看看组成的是几角或几元几角。
指名汇报。
也可以按只买一样东西、买两样东西、买三样东西的顺序,引导学生交流。
可以按照需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情况,学生交流。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题目,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汇报结果,讲清楚思路。
通过简单的复习,先让学生初步回顾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充分准备。
人民币是中国的一种钱币,它上面有国徽等代表国家的图像,尊重国家可以从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做起,从小
2、“想想做做”第2题。
比较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对于够不够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先把总的钱放在边上,可以先算一算买这些物品总的应该付多少钱,然后再进行比较。
每样买一件,30元够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10元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