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漂流待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漂流待救
1.弃船后的行动
1.1弃船后的操作程序
(1)快速撤离难船。

1)切断首缆(要求5米),从靠近入口处外面的箱子取出刀子。

2)提起海锚,把海锚系在救生筏上系首缆的位置。

3)从应急箱中取出桨,划向下风舷。

(2)搜寻生还者。

4)抛出浮环,其存放在靠近入口处。

5)帮助幸存者登乘,两人协同努力。

(3)与其他救生筏一起从事求生行动。

6)把每个筏的首缆相连,系牢。

7)重新抛下海锚,确保救生筏有效的漂浮。

(4)确保救生筏有效的漂浮。

8)将水舀出,使用水斗和海绵。

9)给底座和篷盖充气,把充气器与气室的接头管连接在一起。

10)用塞子堵住安全阀,橡胶塞与安全阀管口用短索相连。

(5)阅读说明书。

11)把救生筏的雷达反射器安上,从应急箱中取出,并按照手册将其组装上。

12)关闭出入口的门,通风由了望口提供。

13)决定何时开灯,如果不需要开灯就手动关闭开关。

14)背靠救生筏坐好,成员在筏内用筏内救生绳将身体固定。

1.2海上漂流的准备工作
弃船后,救生艇、筏驶到安全水域,这时要查找有无落水漂流的人员,如果有人落水就要救起。

然后要作海上漂流的准备工作。

(1)寻找、救助落水人员
1)发现落水人员后,要尽量驶近他,用救生浮环将落水人员拉到救生艇、筏边上救起。

夜间救生艇、筏应打开手电筒,吹哨笛以招唤落水人员。

2)如果落水人员体力消耗过大,或负伤无力登艇、筏时,艇上的健康人员要跳到水中将
他们救起。

3)救生艇、筏内的人员要协助落水人员登艇、筏。

(2)做漂流获救的准备工作
弃船后,人员都安全登乘救生艇、筏,并移到安全水域,这时就要做漂流获救的准备工作。

要保持好艇、筏内的环境,注意艇、筏的安全,使之容易被发现,从而获救。

漂流获救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要检查救生艇、筏的属具,和个人所携带的物品,加以清点、保存及固定。

2)要做好防寒、防晒、防风雨的措施。

为了做好这一点,要支架好开敞式救生艇的蓬罩,关闭救生筏的出入口。

3)要将救生艇、筏内的水排掉,保持干燥。

一般用手摇泵、水瓢和海绵等物品排净,擦干艇、筏内的水,保持一个干燥、良好的存身之处。

4)投放海锚
海锚可在救生艇、筏登陆调头时,或当救生艇、筏在海上遇恶劣天气时,或需使救生艇、筏在原地滞留时投放。

其目的主要是可使艇首顶风、顶浪。

减缓艇、筏向下风漂移,保持艇、筏位置,防止倾覆,等待获救。

使用救生艇海锚时,通常应用舵使艇首顶分、顶浪并将海锚缆穿过导索器,将海锚缆底系固在艇首部位,然后将海锚抛放在海中,松出海锚缆和回收索。

海锚的回收索保持松
弛状态,将其末端系固在艇上。

使用救生筏海锚时比较简单,只要将海锚抛到水中,将海锚缆系固在扶手索上即可。

5)救生筏底充气
气胀式救生筏属具中有一个充气泵或充气器。

成型后的救生筏用充气泵充气可使救生筏底膨胀,增加海水和筏内的隔热层,可起到保温作用。

还可使筏底部硬实,居住性变好,增加筏底安稳感。

6)救生艇、筏的集结
集体行动更容易被发现而获救。

人员集中可增强人员的生存信心,救生艇、筏内的视觉和音响信号等属具可充气有效地使用,提高获救的希望。

因此,弃船后要努力使所有的救生艇、筏都集结在一起,用绳索将所有艇、筏连接起来一起行动。

2.心里准备与人员指挥
2.1 心里准备
稳定情绪,鼓起勇气,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人在和大自然作斗争时,物质条件虽然重要,但人的精神面貌和生还信心也很重要。

尤其是在出在危险和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求生的信念更加重要。

此时的遇险者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互相帮助,听从指挥,设法使情绪稳定下来,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生还的信念之火要燃烧起来,最后胜利是可以取得的。

2.2 指挥人员的作用
船长和艇、筏长的存在对救生艇、筏上的人员采取有秩序的集体行动,同心协力渡过艰难的漂流待救生活,平安获救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使船员产生恐慌,应教以如何保持本人和别人镇静。

船长和艇、筏长要团结、诱导其他人员克服困难,成为其他人员的精神支柱,帮助其他人员认识到,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最终达到获救的目的。

(1)指挥人员的职责
1)保持艇、筏内的居住环境条件。

2)管理好食物、淡水及属具。

3)分配其他人员的日常工作。

4)管理刀子、锐器等危险物品,防止其他人员由于恐慌绝望而使用这些物品发生意外。

5)指挥和掌握无线电设备、视觉和音响信号之类的使用时机。

(2)指挥人员应当经常考虑以下事项:
1)岸台、飞机或船舶是否收到了自己发出的遇险信号,遇险位置和现在位置在何处。

2)获救的可能程度和大概漂流待救的天数。

3)掌握艇、筏内的视觉信号及最有效的使用这些信号的时机和方法。

4)掌握好食物、淡水的可用天数。

5)掌握人员的身体、精神状况。

3.漂流待救须知
3.1一般的工作和注意事项
(1)对伤病员采取应急治疗救护措施。

(2)防止晕船导致人员的身心衰弱。

应当在人员登乘艇、筏后马上服用防晕船药品。

(3)要掌握救生艇、筏属具的现有情况,有无异常,能否使用。

(4)按定量分配淡水、食物。

1)人员登乘救生艇、筏后24小时内不配给淡水和食物。

2)定出一天每人的淡水和食物量,分早、中、晚三次平均配给。

淡水一般每人一天为500毫升。

3)对伤病员要适当多配给一些淡水。

4)喝水时不要一口咽下,应慢慢沾湿嘴唇、咽喉,流入腹内。

5)吃食物时要慢慢嚼,使食物完全消化。

(5)收集雨水
1)要积极的收集雨水,而且要先饮用雨水再饮用淡水。

2)尽量把能用来盛水的容器都灌满。

由于气胀式救生筏顶蓬的集雨装置顶蓬上有一层盐分和其他物质,所以开始采集的雨水要倒掉,之后的雨水才可饮用。

3)采集雨水的同时,要充分喝足,以补充身体内的水分。

4)雨水保持的时间一般为两天左右。

所以要在两天内喝掉,如保存不足两天但雨水中有异味时就不能再饮用。

5)绝对禁止饮用海水或尿。

海水含有大量盐分,饮用海水会减少体内的水分。

而且饮多少海水就会排除体内同等量的水分。

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饮用海水。

此外也不能饮用尿,因为海上漂泊时间一长,人员饮水量减少,使尿量变浓,尿液中含毒物质增多,饮用了尿之后对人体危害很大。

6)排尿时应在艇、筏内进行,以防止掉倒海里,要先排在桶内或水瓢等容器中然后再倒入海中。

3.2 气胀式救生筏内的工作
(1)用充气泵调整筏底的压力、充气可防寒,放气可降温。

(2)检查浮胎,如果有漏气要用应急修理工具进行修补。

(3)在大风浪中,救生筏摇晃严重时人员应坐在规定的座位上,背靠浮胎,两腿伸开,两臂套住筏内链环状把手索支撑身体。

(4)要限制点灯的时间,点灯时间由指挥人员根据情况来定。

3.3 漂流中食物的补充
在漂流待救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来补充食物,海水中的鱼类和海藻大部分都能够食用充饥,飞鸟也可以生吃充饥。

但在捕获和采集鱼类、鸟类、海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检查是否有毒,即使有一点怀疑也不要食用。

因为食物中毒可引起呕吐、腹泻等脱水症,可能有致命危险。

食物不足时可用鱼和海藻补充。

没有明显气味,滑腻而硬的海藻绝大多数可以食用。

在吃海藻前应仔细检查,把附在上面的小生物捡掉。

鱼可以吃但有些热带浅水鱼有毒。

没有正常鱼鳞而带刺、硬毛或尖刺的鱼可能是毒鱼。

(2)钓鱼时要注意和防止鱼钩刺伤救生筏的浮胎。

(3)捕获猎物时不要将身体探出艇和筏外,也不要将手、脚浸入海水中,以防止发生落水和意外。

(4)大部分鸟类都可以食用,但内脏不要食用,可做鱼饵钓鱼用。

(5)有鲨鱼的海域不要钓鱼,防止鲨鱼袭击艇、筏上人员。

3.4了望
了望是漂流中重要的工作之一。

指挥人员必须经常值班了望,值班的其他人员也要在值班时经常了望,注意艇、筏内外的情况。

(1)了望的值班方法
1)除了伤病员外,所有人员都要轮流值班了望。

2)值班应每一小时轮换一次,最多不要超过两小时,值班以二人一组。

3)值班人员要用绳索系住身体,绳索另一端与救生艇、筏系固,以防止落入海中。

(2)值班了望人员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1)对外部了望时,要注意海上有无其他漂流人员;要注意有无过往或救助的飞机、船舶。

注意是否见到陆岸、岛屿;注意救生筏附近有无危险物品。

2)夜间要注意收听求救人员的喊叫。

3)艇、筏内监视,要注意对艇、筏内的卫生状态进行整理和对伤病员进行看护。

还要对重要物品监视。

注意艇、筏的漂浮状态及完好性。

4)对救生筏内的空气换新,由于登乘人员的呼吸和呕吐等原因,筏内空气变得污浊所以要换气。

但要注意不得使筏内温度下降过大。

5)在值班了望中,要注意海上的漂流物和飞鸟的动态,以便取得被救助的线索。

3.5防寒措施
保持体温,对海上求生者来说是重要的,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体温下降,防寒措施有:(1)封闭救生艇、筏的出入口,保持艇、筏内的温度。

(2)用充气泵向救生筏底内充气,增加保温层。

(3)在不影响艇、筏稳性的前提下,人员将身体靠在一起取暖。

(4)活动身体,但不要使身体疲劳。

也可以用手按摩身体。

(5)要坐在干燥无水出。

3.6防暑措施
在热带海面,往往是烈日当空,气候炎热。

此时海上求生人员首先要注意防暑、防晒。

由于闷热和出汗可引起脱水症。

为了防止大量出汗和蒸发,少消耗体内水份延长生存时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1)打开艇、筏出入口,使之尽多地通风。

(2)放掉一些救生筏筏底的气,使海水的凉温传导入筏内,但夜间一定要充气。

(3)穿上湿衣服,用以降低体温。

(4)向救生筏顶蓬泼水,以降低筏内的温度。

(5)避开直射的阳光,安静休息。

必要的工作在凉快时再做。

3.7防风浪措施
恶劣天气引起的风浪对开敞式救生艇影响很大。

因此采取必要的防风浪措施对开敞式救生艇更为重要。

(1)防止救生艇正横受浪
1)首先要投放海锚。

由于风大浪急,是海锚的海锚缆吃力与艇舷缘材摩擦,为了防止海锚缆磨断,要在艇舷缘材与海锚缆接触部分垫上防磨的物品,或用帆布扎。

2)支起的艇桅要用支索系固,必要时另加绳索系牢。

(2)要防止由于救生艇的摇晃使海水打入艇内,引起艇内浸水和艇内物品移动流失。

1)艇上人员要系好安全索,在艇甲板工作需要移动的人员要系安全带,以防落水。

2)检查艇机、管系等的耐水、水密情况,还要将艇机阀关闭。

3)要将食品、重要文件、毛毯、信号和其他属具放到水密箱中,必须使用的物品要加固放在值班人员的附近,其他物品也要加固防止被浪打入海中。

4)要将手摇泵、水桶、水瓢准备好,使之能随时可用,并且用绳索系好防止失落。

(3)风浪中的救生艇操纵
1)驶帆航行
在微速航行下驶帆操纵性能很好,但在大风浪中驶帆就要注意,救生艇有可能被风吹翻。

2)随波漂流
在这种情况下救生艇失去了操纵性,一遇到横浪打来极易倾覆。

3)使用海锚
可使救生艇顶风顶浪,减轻浪对艇的冲击,减缓救生艇的下风漂动,也可将艇桨捆扎起来,两端用绳索系住,放入海面也可起到海锚的作用。

4)施放镇浪油
对控制波浪有一定的作用,施放时要在上风施放,但镇浪油并不能完全控制住波浪。

在风浪中漂流,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但是不论采取了什么措施都避免出现艇内进水和意外倾覆的危险。

所以,在风浪中漂流操艇要格外小心。

4.救生艇、筏属具的使用
救生艇、筏上的属具是海上救生最基本的必需物品,对于这些属具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必须掌握。

只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达到救生目的。

4.1 救生艇、筏属具的种类
一艘救生艇、筏的属具满足了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项目,筏上的人员应该良好的掌握它们的用途并有效的加以利用。

救生艇、筏属具及其数量:
属具及其数量要求根据船型、航区及艇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配备。

4.2 救生艇、筏属具的使用方法
(1)信号类
救生信号是为了使在附近航行的船舶、飞机能及时发现救生艇、筏,在取得救助机会方面是极其重要的。

艇、筏上按规定配备的信号数量是最低数量,加上有些救生信号的数量和使用年限都是有限的,所以有年限的救生信号应在平常的检查中按规定年限更换,使之处于有效期内,确保正常使用。

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使用救生信号时应注意:
在当时能见度的情况下,附近航行的船舶和飞机,是否在救生信号的能见度距离内,及现有救生信号的数量如何。

1)红光降落伞信号
红光降落伞信号垂直发射可达300米高度,可以燃烧发光40秒以上,它下降速度不大于每秒5米,夜间视线好时它的能见距离为12海里。

红光降落伞信号一般有2种发射形式,一种是拉索发射型,另一种是闩销发射型。

2)手持火焰信号
手持火焰信号(俗称红火号)燃烧放出的红光可维持一分钟以上,它作为夜间近距离的救生信号使用,能见距离为1-5海里。

手持火焰信号因是手持使用,尽管设计要求燃烧中的或未熄灭的渣滓不致危害救生艇、筏,但也要避免火渣掉下来灼伤人员和救生艇、筏上的设备、物品,所以要在下风处使用。

3)浮漂烟雾信号
浮漂烟雾信号(俗称黄烟信号)是白天使用的救生信号,它的能见度为5海里,发烟时间为3分钟以上。

投放黄烟信号时不要向上风和下风投入,而要尽量向上、下风的直角方向投放。

因为向上风投放烟雾会刮入艇、筏内,向下风投放艇、筏可能回漂到烟雾信号附近甚至将其覆盖。

4)信号镜
信号镜是一种金属镜,利用它的光亮平面来发射日光,射向船舶或飞机可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信号镜的一角有一观测孔,围绕观测孔刻有同心圆环及十字线。

信号镜和瞄准环配合使用。

信号镜使用方法:左手拿信号镜,将观测孔放在眼前,镜的光亮面对着船舶或飞机,在较远的位置右手拿着瞄准环,也对准船舶或飞机,设法通过观测孔和瞄准环的孔看到目标,注意应设法使镜观测孔周围的十字线和同心圆的阴影正好落在瞄准孔的四周,日光即能准确反射到目标上。

5)利用手电筒发摩氏求救信号
6)哨笛
哨笛在条件好的情况下,用力吹可以在距离500米左右处听到哨笛与人大声喊叫所传导的距离相同。

在海上尽量使用哨笛呼叫1000米以内的人员和船舶,不要大声喊叫,大声喊叫会引起咽喉干渴,使人疲劳。

(2)海锚(浮锚)
海锚主要用于降低救生艇、筏的漂流速度,防止风浪将艇、筏打横,以致发生倾覆危险,在漂流待救中一定要将它投放到海中去。

(3)可浮救生环
可浮救生环俗称救生浮环。

浮环上系有30米长、有浮力的绳索,在救助落水人员时抛出救生浮环,让落水人员抓住浮环,将落水人员拉到艇、筏边上救起。

(4)安全刀
安全刀作为切断绳索用。

刀子本身有浮力并有绳索相连,所以即使不小心失落也丢失不了,其构造独特不容易伤着浮胎和人员。

安全刀存放在救生艇顶蓬外靠近与救生筏连接处的袋子内。

(5)修补工具
修补工具配备在气胀式救生筏内,主要用于修补浮力分隔舱和蓬柱的破洞。

气胀式救生筏有上下两个浮胎,即使一个破损或有漏洞另一个浮胎也有承受定员的浮力。

但是对破损或漏洞不予理睬会给以后的漂流带来妨碍,所以必须对破损进行修补。

5.救生艇、筏内设备的使用
在救生艇、筏内的各种救生、求生用的设备和物品,在平时应经常操练使用,加以维修保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海上求生中起到应有作用。

5.1 艇内设备的检查与维修
(1)耐火救生艇
艇内的检查项目以说明书为准。

1)登乘盖
在每月一次的检查时应确保登乘盖活络、水密,并对转动部分加油。

2)脱钩装置
在每月一次的检查时应确保操作良好,无锈蚀,并对指定部位加油。

3)吊钩
在每月一次的检查中应确定吊钩良好无锈蚀,并对指定部位加油。

4)艇机空转
每周应对艇机进行大约3分钟的空转试验,以确定艇机工作正常,离合器工作平滑,运转中应无异常声音、过热或漏油的现象。

注意:
①如艇机在15秒内未启动等待约15秒后再重新启动。

②艇机启动后,启动电池开关也应置于“开”的位置。

③如无海水冷却,应避免艇机连续运转超过3分钟,并应以低速运转。

5)电器设备的检查
每月对电瓶进行测量,保证其外观良好,电压在规定值以上。

艇上电瓶可以通过船电进行充电,并应注意不能过充,同时检查艇内各种照明、灯具等是否工作正常。

6)空气供给系统
空气供给系统可保证艇内人员及艇机正常呼吸及工作至少10分钟。

检查气瓶:
①确定空气控制阀关闭;
②打开高压进气阀;
③检查高压表读数;
④读数后立即关闭气瓶主阀门;
⑤松开气压表接口,清除管路中空气;
⑥上紧气压表。

7)救生艇的通风
依据天气及海况打开登乘盖进行通风。

8)清洁喷淋系统
如喷淋系统在海上被使用,当收艇后应用淡水冲洗,以防管路腐蚀。

(2)气胀式救生筏
a)关于气胀式救生筏的结构及功能介绍如下:
1)浮力气囊
浮力分隔气囊包括上下两部分,当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然具有足够的浮力以支持救生筏。

2)气床
筏内气温可通过调节气床内空气量来调节。

3)蓬遮
蓬遮用以保护筏内乘员免受风、浪、阳光等的伤害。

可以勒紧登乘口,以保持筏内温度。

4)雨水收集器
用以收集雨水供乘员饮用。

5)示位灯
示位灯应在良好海况的晚上于2英里外被观察到,并能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6)筏内照明灯
可连续稳定工作12小时或以上。

7)登乘布置及扶手
用于使水中人员顺利登筏,救生筏不要求配备固定式的登乘梯。

8)浮正索
如救生筏倾覆,可用其将筏扶正。

9)水袋
它设置在筏底外部,用以增加救生筏的稳性。

10)海锚
救生筏漂流待救时,一个海锚会自动释放入海,另一个海锚保存在设备袋中。

11)首缆
用以在人员全部登筏前与大船系在一起。

12)可浮安全刀
用以切断首缆,脱离难船,其应放在筏的入口处。

13)可浮救生环
用以救助并帮助漂浮于海水中的遇难人员。

14)筏内救生索
当人员坐在筏内时救生索可帮助乘员坐稳,不致因筏体的剧烈颠簸而受伤。

15)筏外救生索
用于漂浮于海上的人员把扶救生筏。

16)工具包
置于筏内,配有必要工具。

17)浮力调节孔
用于调节浮力气囊中的气压。

当松开塞子可以使气囊中的空气释放。

18)海水电池
当筏漂浮于海面上,它可以为筏内照明及示位灯提供电力。

19)二氧化碳充气气瓶
当释放拉开后其为救生筏自动充气。

20)雷达反射器
用于反射雷达波,便于救助船发现救生筏。

b)救生筏存放于船上时,由于有壳体保护其内部情况是不可见的。

我们日常的检查与维护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注意其壳体、连接及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情况并应经船检部门认可,当救生筏经检验后重新上船应特别注意其连接情况。

日常检查后应做记录并保存在船。

2)注意救生筏及静水压力释放器及属具的年度检查报告。

3)如存放架有锈蚀等情况应及时维修。

6.无线电设备的使用
船舶遇险时,应使用无线电救生设备向救助机关、航行中的船舶、飞机报警,通报遇险情况和船位,从而达到获救的目的。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遇险船舶能够正确无误地使用无线电救生设备,并与救助机关(搜救中心)或航行中的船舶、飞机取得联系,获救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因此说无线电救生设备在救助上是非常重要的。

6.1 无线电救生设备的种类
(1)船用主发信机和主收信机
该设备在船舶遇险应急时,是向救助机关及过往船舶和飞机报警及收听最有效的无线电设备,它的发射功率较大较好,在应急遇险时,要尽快的用该设备发出无线电信号以得到救助机关的救助和指示。

(2)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话(VHF)
该设备也可用于遇险呼叫,它的16频道和70频道为国际遇险呼叫频道。

以上无线电设备都必须有两组电源分别供电,即用船电和应急电瓶电供电。

(3)双向无线电话设备
该设备便于携带,并能用于船上通信。

该设备使用简便,它的通讯距离较短,主要用于下列之间的通信:
1)用于本船的通信。

2)用于救生艇、救生筏及本船上相互间的通信。

3)用于救助艇或搜救飞机与难船或救生艇、筏的通信。

(4)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搜救雷达应答器是搜寻和救助雷达应答器的简称。

当船舶遇险弃船时,船员将雷达应答器携带到救生艇或救生筏上,启动该应答器后,如果在附件有船舶的9GHz雷达工作,该装置收到雷达信号后,即可发送出一行平均间隔的12个点,在救援单位的雷达上显示出遇险艇、筏的位置,该雷达应答器就处于12个点的第一个点之前约200米。

从而使救援单位尽快驶向遇险艇、筏进行救助。

该应答器装有视觉或听觉装置来指示正确的操作,并提醒使用者雷达应答器已被雷达触发。

此装置设计为能容易地由非熟练人员启动。

(5)卫星应急无线电示位标
公约要求卫星示位标应能自由漂浮并自动启动,可自动启动发射,也可人工启动。

该示位标被启动后,便发出遇险信号,发出的信号经卫星转发后转至相关的搜救中心,以便采取适当的行为使遇难人员获救。

(6)船舶地面站
船舶地面站分A标准船舶地面站、B标准船舶地面站和C标准船舶地面站。

该站能从船舶通常驾驶的位置和专门用于遇险报警的任何其他位置上,用无线电话或直接印字电报来启动和发送遇险信号。

该站的遇险信号启动装置易于操作并能防止意外偶然的误启动。

6.2 GMDSS通讯
GMDSS系统能够做到当海上发生遇险事件时,岸上的搜救机构(SAR)或和遇险船舶附近的其他船舶能够立即得到遇险的报警,以最短的时间进行协调救助。

系统还提供广泛的必要的预防措施,例如定时发布有助于海上航行安全的信息,包括航行警告、气象预报和其它海上紧急信息。

船舶可利用满足GMDSS要求的通信设备,在各自的航行区域内,可靠的完成正常业务通信。

也就是GMDSS系统能满足遇险船舶的可靠报警,对遇险船舶可进行识别、定位;满足救助单位之间的协调通信,救助现场的通信;提供可靠、及时的预防措施以及满足船岸之间日常通信等各项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