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教案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神芳秋单位平邑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教材分析
苏维埃俄国诞生后,摆在俄共面前有两大任务:巩固政权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在完成这两大任务的过程中,俄共先后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在他执政时期,国家经济政策改变,开创了以高度集中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斯大林模式”。

本节分三目内容,对上述经济建设的探索作了诠释。

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其内容,归纳其特点。

第二目“新经济政策”,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介绍了它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指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第三目“斯大林模式”,重点介绍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利弊,充分肯定了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同时指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是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二、学生分析
我校由于生源差,学生的史学素养低,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

同时高三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历程与成就,认识任何一种社会,它的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完善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失误中前进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