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法ppt课件PPT85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血亲 A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 B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3)姻亲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木版年画·报本堂三代宗亲图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1、亲属关系的产生:因一定法律事实出现而使当事人之间产生 一定的亲属关系
(1)自然血亲的产生:出生 (2)拟制血亲的产生:收养、抚养教育子女 (3)配偶关系的产生:男女双方依法缔结婚姻关系 (4)姻亲关系的产生:男女双方依法缔结婚姻关系
则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 宗教信仰在宗教国家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占据重要作用 • 法律 当代最为重要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制度形态
3、内容(1)身份制度和财产制度 (2)婚姻制度、亲子制度、收养制度、监护制度、扶养
制度
二、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
(一)“前婚姻社会”
没有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态,男女结合没有公共规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相适应
(二)群婚制与对偶婚制 1、群婚制: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态
(1)血缘群婚制 排除了不同辈份间男女间的结合 (2)亚血缘群婚制 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男女结合
2、对偶婚制: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一定时期内结成较为稳 定的同居关系
特点(1)以女方为本位,男子跟从女子生活 (2)组成对偶的男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对偶之间为单纯的同居关系
家庭成员:在一个家庭内共同生活,彼此之间负有扶养 义务的亲属
2、特征 (1)亲属相互之间具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 (2)亲属关系只能基于血缘、婚姻或法律拟制而产生 (3)亲属之间因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亲属的种类
1、中国古代的亲属分类:宗亲、外亲和妻亲 以父系血统为根本
2、现代亲属的分类 (1)配偶
二、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特点
1、主体的单一性和身份性 2、人身关系的主导性 3、鲜明的伦理性 4、权利义务的相对性和可转换性 5、客体的特定性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一、婚姻自由原则
男女双方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依照法律规定缔结婚姻或解除婚 姻关系,不受任何个人与单位的强迫与干涉
1、婚姻自由的内容:结婚自由 离婚自由
二、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三、当代我国的婚姻家庭法
1、1950年《婚姻法》 2、1980年《婚姻法》及修正案 3、1998年《收养法》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和法律原则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
一、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要素
1、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主体 2、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内容 3、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客体
2、亲属关系的终止 (1)自然血亲的终止:死亡(包括宣告死亡),依法送养 (2)拟制血亲的终止:死亡、解除收养、继父母子女 (3)配偶关系的终止:死亡、离婚
(4)姻亲关系的终止:死亡、离婚
3、亲属关系的效力 (1)亲属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 (2)亲属在民法上的效力 (3)亲属在刑法上的效力 (4)亲属在诉讼法上的效力 (5)亲属在劳动法上的效力 (6)亲属在国籍法上的效力
3、近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 (1)男女地位渐趋平等 (2)婚姻自由原则确立 (3)当事人财产权利独立的趋势明显强化 (4)婚姻家庭新关系的出现及相应调整 (5)离婚限制的松驰和破裂主义的确立
第二节 亲属关系
一、亲属概述
(一)亲属的概念
1、亲属: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
三、一夫一妻制的产生
1、一夫一妻制:一男一女结成稳定的配偶关系的婚姻家庭形式
2、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育确凿无疑的出自一定父亲的子女”
3、发展阶段:(1)父系血统的确认 (2)居住地的改变 (3)买卖婚的发生
4、特点(1)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丈夫统治之上的一夫一妻制 (2)不能任意解除,解除权掌握在丈夫手中 (3)既有身份关系,又有财产关系
二、亲系与亲等
(一)亲系 1、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2、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二)亲等:计算亲属 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 1、丧服制计算法:斩衰、 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罗马法计算法 3、寺院法计算法 4、我国的代份计算法
亲系与亲等
罗马法计算法和寺院法计算法
祖父母
外祖父母
我国的代份计算法
祖父母
外祖父母
亲属法ppt课件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婚姻亲与属继法承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 徐骏
(三)婚姻家庭制度
1、概念:一定社会所确认的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2、表现形式:习惯、道德、宗教信仰、法律等
• 习惯 婚姻家庭最早的制度形态,直到阶级社会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 道德 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极强的道德伦理性,作为一种更高的行为准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内容
(一)婚姻家庭法与婚姻家庭法学 1、婚姻家庭法: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及其原理和演进规律的法学
分支学科 (二)婚姻家庭法的内容 1、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2、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3、婚姻家庭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与救助措施
2、婚姻自由的限制 3、实践中应注意内容 4、婚姻自由的贯彻 (1)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包办、买卖、其他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叔伯 姑 父
母 舅姨
叔伯 姑 父
母舅 姨
堂兄弟 表兄弟 姐妹 姐妹
己身
子女
表兄弟 表兄弟 堂兄弟 表兄弟 己身
姐妹 姐妹 姐妹 姐妹
表兄弟 表兄弟 姐妹 姐妹
子女
孙子女
外孙子女
孙子女 外孙子女
罗马法:代次相加,己身不算 寺院法:等者从一,不等从大
我国的代份计算法:等者从一,不等从大 己身在内,单位为代
四、国家形态下的婚姻家庭制度
1、奴隶社会的一夫一妻制 (1)形式上的一夫妻制,实质上的一夫多妻制 (2)父母包办,买卖婚姻六礼 (3)男尊女卑,实行夫权统治 (4)实行父权统治 (5)同姓不婚
2、封建社会的一夫一妻制 (1)公开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2)包办买卖婚姻,无婚姻自由 (3)男尊女卑,实行夫权统治 (4)三纲五常,父权统治
(3)姻亲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木版年画·报本堂三代宗亲图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1、亲属关系的产生:因一定法律事实出现而使当事人之间产生 一定的亲属关系
(1)自然血亲的产生:出生 (2)拟制血亲的产生:收养、抚养教育子女 (3)配偶关系的产生:男女双方依法缔结婚姻关系 (4)姻亲关系的产生:男女双方依法缔结婚姻关系
则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 宗教信仰在宗教国家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占据重要作用 • 法律 当代最为重要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制度形态
3、内容(1)身份制度和财产制度 (2)婚姻制度、亲子制度、收养制度、监护制度、扶养
制度
二、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
(一)“前婚姻社会”
没有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态,男女结合没有公共规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相适应
(二)群婚制与对偶婚制 1、群婚制: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态
(1)血缘群婚制 排除了不同辈份间男女间的结合 (2)亚血缘群婚制 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男女结合
2、对偶婚制: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一定时期内结成较为稳 定的同居关系
特点(1)以女方为本位,男子跟从女子生活 (2)组成对偶的男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对偶之间为单纯的同居关系
家庭成员:在一个家庭内共同生活,彼此之间负有扶养 义务的亲属
2、特征 (1)亲属相互之间具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 (2)亲属关系只能基于血缘、婚姻或法律拟制而产生 (3)亲属之间因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亲属的种类
1、中国古代的亲属分类:宗亲、外亲和妻亲 以父系血统为根本
2、现代亲属的分类 (1)配偶
二、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特点
1、主体的单一性和身份性 2、人身关系的主导性 3、鲜明的伦理性 4、权利义务的相对性和可转换性 5、客体的特定性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一、婚姻自由原则
男女双方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依照法律规定缔结婚姻或解除婚 姻关系,不受任何个人与单位的强迫与干涉
1、婚姻自由的内容:结婚自由 离婚自由
二、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三、当代我国的婚姻家庭法
1、1950年《婚姻法》 2、1980年《婚姻法》及修正案 3、1998年《收养法》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和法律原则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
一、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要素
1、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主体 2、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内容 3、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客体
2、亲属关系的终止 (1)自然血亲的终止:死亡(包括宣告死亡),依法送养 (2)拟制血亲的终止:死亡、解除收养、继父母子女 (3)配偶关系的终止:死亡、离婚
(4)姻亲关系的终止:死亡、离婚
3、亲属关系的效力 (1)亲属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 (2)亲属在民法上的效力 (3)亲属在刑法上的效力 (4)亲属在诉讼法上的效力 (5)亲属在劳动法上的效力 (6)亲属在国籍法上的效力
3、近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 (1)男女地位渐趋平等 (2)婚姻自由原则确立 (3)当事人财产权利独立的趋势明显强化 (4)婚姻家庭新关系的出现及相应调整 (5)离婚限制的松驰和破裂主义的确立
第二节 亲属关系
一、亲属概述
(一)亲属的概念
1、亲属: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
三、一夫一妻制的产生
1、一夫一妻制:一男一女结成稳定的配偶关系的婚姻家庭形式
2、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育确凿无疑的出自一定父亲的子女”
3、发展阶段:(1)父系血统的确认 (2)居住地的改变 (3)买卖婚的发生
4、特点(1)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丈夫统治之上的一夫一妻制 (2)不能任意解除,解除权掌握在丈夫手中 (3)既有身份关系,又有财产关系
二、亲系与亲等
(一)亲系 1、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2、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二)亲等:计算亲属 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 1、丧服制计算法:斩衰、 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罗马法计算法 3、寺院法计算法 4、我国的代份计算法
亲系与亲等
罗马法计算法和寺院法计算法
祖父母
外祖父母
我国的代份计算法
祖父母
外祖父母
亲属法ppt课件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婚姻亲与属继法承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 徐骏
(三)婚姻家庭制度
1、概念:一定社会所确认的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2、表现形式:习惯、道德、宗教信仰、法律等
• 习惯 婚姻家庭最早的制度形态,直到阶级社会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 道德 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极强的道德伦理性,作为一种更高的行为准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内容
(一)婚姻家庭法与婚姻家庭法学 1、婚姻家庭法: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及其原理和演进规律的法学
分支学科 (二)婚姻家庭法的内容 1、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2、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3、婚姻家庭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与救助措施
2、婚姻自由的限制 3、实践中应注意内容 4、婚姻自由的贯彻 (1)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包办、买卖、其他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叔伯 姑 父
母 舅姨
叔伯 姑 父
母舅 姨
堂兄弟 表兄弟 姐妹 姐妹
己身
子女
表兄弟 表兄弟 堂兄弟 表兄弟 己身
姐妹 姐妹 姐妹 姐妹
表兄弟 表兄弟 姐妹 姐妹
子女
孙子女
外孙子女
孙子女 外孙子女
罗马法:代次相加,己身不算 寺院法:等者从一,不等从大
我国的代份计算法:等者从一,不等从大 己身在内,单位为代
四、国家形态下的婚姻家庭制度
1、奴隶社会的一夫一妻制 (1)形式上的一夫妻制,实质上的一夫多妻制 (2)父母包办,买卖婚姻六礼 (3)男尊女卑,实行夫权统治 (4)实行父权统治 (5)同姓不婚
2、封建社会的一夫一妻制 (1)公开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2)包办买卖婚姻,无婚姻自由 (3)男尊女卑,实行夫权统治 (4)三纲五常,父权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