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创新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寸以抬各2
■"实验教学2021年第2期(x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创新实验设计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236702) 马强
摘要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和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a // 中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实验进行对比,分析两国教材编排以及实验设计的异同,以“温度对酶活性 的影响”为例进行优化设计,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物学教学提供更丰富 的素材。

关键词酶活性;影响因素;温度;美国生物学教材;人教版
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1 )2x -0050 -02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
究”都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重点要求的实验内容。


形式上看,这一实验有多种设计方式,如演示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或者是探究性实验等。

该实验能够引导
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即依据实验目的,合理控
制或改变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科学观测因变量,最
终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本文选取“温度对酶活性的影
响”实验设计为例,通过分析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在
实验设计方面的不同,对本实验进行优化创新。

1传统实验设计
1.1实验材料及器具
质量分数为2%的唾液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热水(100丈)、温水(37 T )、了板书而板书以及因板书而影响教学的连贯性。

微 格教学因为时间短,且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无形中使 受训者忽视了板书的设计。

而当板书缺乏了计划性, 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板书处于一个尴尬的 地位。

有计划的板书则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 在逻辑的掌握以及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因此,板书不 应该被忽视。

参考文献[1] 高源,李佳涛,崔鸿.微格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 手段[J ]•科教导刊,2013(26) :70 -71.[2] 俞如旺.生物微格教学[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182.[3] 吴方领.微格训练高师生板书技能的实践与探索[J ].湖北 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〇16,36(1) :73 - 75.A
冷水(0 t )、碘液、菲林试剂、水浴锅;试管(6支,编 号分别为A 、a 、B 、b 、C 、c )、量筒、大小烧杯、滴管、试管 架、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

1.2 实验步骤(1) 分别向编号为A 、B 、c 的洁净试管中倒入 1 inL 的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向编号为a 、b 、c 的洁净 试管中倒人1 mL 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将试管A 、a 放人0尤的冷水中,试管B 、b 放 人37 1的温水中,试管C 、c 放入100 t 的热水中,放 置时长均为5 min ;(3) 将试管a 中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倒入试管A , 摇匀后维持原温度5 min 。

试管B 与b 、C 与c 用相同 的方法处理;
(4) 分别向试管A 、B 、C 中滴入1滴碘液,摇匀混
合液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1.3预期实验现象
低温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致使淀粉的水解
受阻,碘液与淀粉接触后出现蓝色,因此A 试管呈现
蓝色;37 t 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较
高,对淀粉的水解较为彻底,因此B 试管不呈现蓝色;
高温会破坏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淀粉无法水解,因此
C 试管呈现蓝色。

1.4 实验结论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酶的活性。

在本实验中,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为
37弋。

2实验缺陷分析
碘与淀粉相遇可生成蓝色的淀粉-碘络合物,因
2021年第2期(x )
教学设计与案例----------------------------
此,传统实验利用碘液检测混合溶液中是否存在淀粉。

而在高温的实验条件下,淀粉的螺旋结构会遭到破坏, 其与碘之间的吸附结构无法保持,蓝色现象随之褪去。

换言之,C 中无蓝色现象,无法说明是酶的活性被破坏 还是淀粉与碘的吸附结构遭到破坏。

因此,在C 与C 组实验中,无法用碘液检测是否存在淀粉。

3基于美国生物学教材的创新设计参考美国主流生物学实验教材,采用儿茶酚溶液 替代淀粉溶液设计实验。

3. 1实验原理土豆提取液中含有儿茶酚氧化酶,儿茶酚为无色 溶液,二者反应会生成茶醌,茶醌为棕色。

可以通过 混合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情况,利用吸光度可以 定量得出颜色的变化情况。

3.2实验材料及器具质量分数为1%的儿茶酚溶液;土豆提取液;冰 箱、水浴锅;试管架、试管(7支,编号分别为1、2、3、4、 5、6、7)03.3 实验步骤(1)按照表1向相应的试管加人土豆提取液、蒸 馏水、pH 缓冲液,震荡至悬浮状态;表1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试管蒸馏pH 6缓土豆提取温度/t 编号7jC /m L 冲液/mL 液/mL 121—22211—223111224—11225—1146—11407—1180(2) 将上述试管放在相应温度的水浴或冰箱中, 保持5 min 。

然后向2号及4 ~7号试管添加1 mL 儿 茶酚溶液,记录各支试管内混合液的颜色变化。

颜色 的变化记录为〇~5,其中0表示无变化,5表示有剧 烈变化。

在之后的20 min 内,每隔5 min 观察一次, 每次观察完迅速将试管放回原位置;(3) 完成实验后,清理实验台,整理实验废弃物。

需要注意的是,儿茶酚不能随意倾倒,需要倒人专门 的废弃物容器中。

3.4预期实验现象在试管1和试管3中,没有加入儿茶酚溶液,试管2中不含有土豆提取液,即没有儿茶酚氧化酶。

因 此,上述3个试管内不会出现颜色变化;试管4 ~7内 均加人了儿茶酚溶液和土豆提取液,其不同之处在于 温度。

儿茶酚氧化酶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其最适宜 温度为22 45 T 时完全失活,因此,试管4颜色变化最为明显,试管7无颜色变化。

实验中应注意在加 人儿茶酚溶液之前就将试管温度控制在预定温度,以
尽量减少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

4教学启示
4.1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美国实验教材还是我国人教版生物学教 材,对于本实验的设计都属于引导式探究实验。

探究 能力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素质培养目标,在中国 和美国的教材中都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两国在生物
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是相似的。

4.2渗透安全与环保意识
美国实验教材中会标注“安全警示”,在使用刺 激性药物时,要求佩戴手套和护目镜,而人教版教材
缺乏这样明显的安全提示。

此外,美国教材中实验废
弃物的科学回收和处理体现了环保理念,而这也是人 教版教材所欠缺的。

因此,教师可借鉴美国生物学实
验教材中的,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安全观。

5结语
美国实验教材中实验编排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 练,在酶活性确定指标的设置上更为巧妙,在处理实 验结果时进行了图与表的转化,突出定量分析与可视
化表达。

经过历次教材更新,我国生物学实验教学突
出了学生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对学生动手 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玉萍.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操作过程的再设
计[J ].生物学教学,2011,36(10): 32.
[2] 张惠惠,韦艳艳.对比中美高中生物实验,探究理性思 维:以“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为例[J ].中学生 物学,2017, 33(9): 71 -72.
[3] 俞婷.中美生物学教材中淀粉酶作用实验比较研究[J ]. 中学生物学,2014,30(4):60-62.
[4] 陈洁,史永蓉.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酵母菌发酵实验比
较研究[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08( 10):
182 - 184.
[5] 狄廷春.应用土豆切片探究pH 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J ]•生物学教学,2018,43(5): 42.
[6] 和渊.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探究[J ]•生物学通
报,2015,50(11): 45.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