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B)(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B)
学校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22分)(1-7题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怏怏
..(yàng)不乐贮.(zhù)藏尽.(jǐn)量
B.忧心忡忡
..(zhōng)毋.(wú)宁砭.(biān)骨
C.梦寐.(mèi)以求阴霾.(mán)盘盂.(yú)
D.冻饿之虞.(yú)吞噬.(shì)雪橇.(qi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只有一处错误的一项是()
A.沮丧作践抵御冻饿之虞 B.履践告罄癫狂迫不急待
C.无垠凛列吞噬精皮力竭 D.销蚀赢弱遗孀语无论次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未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A.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
..说更害怕回家(不如。
)
B.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指财物用完。
)
C.阴霾
..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手,互相安慰(空气中因烟尘形成的混浊现象。
)
D.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
..地呼啸着。
(指声音凄凉而尖锐。
)
4、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
B、“特别是,”我大声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一杆枪,没有弹药,没有制造物品的工具,没有衣服、卧具、帐篷、或任何遮盖的东西,我又怎么办呢?”
C、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
D、迪克,迈克,米蒂丝,埃里森……等,你们的家庭及你们的国家哀悼你们的逝去。
5、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伟大的悲剧》选自其《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文。
B、《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
C、《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D、《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为列御寇。
6、下列语句中的“走”与“夸父与日逐走”的“走”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儿童疾走追蝴蝶 B.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走马观花 D.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7、下列语句中的“汤”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 B.农夫心里如汤煮 C.汤汤水水 D.固若金汤
8、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后半句。
(4分)
⑴日本鬼子是秋后的蚂蚱——
⑵这一次,我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
⑶这场比赛的结局,是孔夫子搬家——
⑷尽管母亲多次规劝儿子勿沉迷于电脑游戏中,可他还是外甥打灯笼——
9、读罢本单元的课文,你一定会被科学家、探险家的精神所打动,也许还勾起了你曾有过
的探险打算或探险的幻想,请写一段话把它描述下来吧(150字左右)。
(4分)
二、阅读理解。
(48分)
(一)眉眼口鼻争能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
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
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①神:灵气。
②东西:东面西面。
10.在文中括号内解释加点字。
(4分)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
⑵我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
12.写出上文中所有的人称代词(不要重复)。
(2分)
1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2分)
14.在选文末尾的横线处补上眼口鼻听完眉的话之后的反应。
(2分)
15.生活中,你可曾扮演过眼口鼻的角色,或扮演过眉的角色,请谈谈你的感悟。
(2分)
(二)
⑴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因为,我既然被凶猛的风暴完全刮出了原定的航线,远离人类贸易正常航线好几百海里以外,流落到这个荒岛上,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老天爷的意思,要我在这个孤零零的地方,在这种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
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由得夺眶而出。
有时我会发生疑问,为什么苍天要这样作践他所造出的生灵,害得他这样不幸,这样孤立无援,这样沮丧无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对这种生活产生感谢的心情?
⑵可是,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有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
特别是有一天,我带着枪在海边散步,寻思着我目前的处境的时候,我的理智就用反面的理由劝解我。
“不错,你现在处境很孤寂,一点不假,可是请你想想,还有同你一起的那些人,他
们都往哪儿去了?你们一同上小船的,不是11个人吗?那10个人往哪儿去了?为什么他们都没有保住性命,只剩下你?是这里好呢,还是那里好?”我指着海面说。
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
⑶于是我又想到,我这时所拥有的维持生活的东西,是多么充足。
万一那只大船没有从它搁浅的地方浮起来,漂到海边,让我有时间把那些东西取出来,我又该怎样?假定我现在还像我初上岸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生活必需品,也没有制造或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工具,我的情形又会怎么样?“特别是,”我大声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一杆枪,没有弹药,没有制造物品的工具,没有衣服、卧具、帐篷,或任何遮盖的东西,我又怎么办呢?”可是现在,这些东西相当充足,即使将来我的弹药用完了,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考虑到将来的日子,不但考虑到我的弹药用完以后的情况,甚至想到我的身体和精力衰弱以后的情况。
16.选段出自课文《》,节选自小说《》,作者是国的。
(4分)
17.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3分)
(1)孤立无援:(2)沮丧:(3)冻饿之虞:
18.鲁滨孙在陷身荒岛之初,为什么会觉得那样绝望?(2分)
19.段⑵首句“可是,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有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分)
20.段⑵“是这里好呢,还是那里好?”句中的“这里”指,“那里”字面上指,实质上是指。
(3分)
21.仿照段⑶中的划线句造句。
(2分)
如果……没有……没有……没有……又……:
22.鲁滨孙为摆脱绝望情绪为自己找了充分的理由,让自己能更好地生存。
你认为他值得这样在荒岛活下去吗?为什么?(2分)
(三)失败也是英雄
⑴“他真像一只不死鸟,哪怕在枪打以后。
”看完《一个征癌战士的遭遇》,我被王守道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感动了。
他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失败了,但是并不气馁,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继续努力着。
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的英雄。
⑵同学,你常常大加称赞成功者,把成功者命名为英雄,而很少想到失败者。
其实,你
之所以赞扬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吗?你之所以称他们是英雄,不正是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感动了你吗?一个失败者有着与成功者同样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难道他不值得歌颂吗?难道他不是英雄吗?
⑶英国皇家海军斯科特,这位历史上征服南极的亚军,经过几个月艰难的跋涉到达南极时,发现挪威阿蒙森探险队已经抢先到达了,兴奋变为极度的沮丧。
斯科特探险队员们踏上了危险重重的归途,精神的挫折,天气的突变,再加上粮食的不足,他们逐渐靠近死亡。
就在与死亡搏斗的挣扎中,竟始终拖着去南极途中采到的16公斤宝贵化石及地质标本。
斯科特还用他冻得麻木的手咬着牙写了日记,成为探险记录中不朽的文献之一,斯科特到达了南极,却没有走出南极。
他失败了,但他也是一个英雄,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失败的英雄。
根据国际协议,斯科特当年建立的营地行正式立为历史纪念场,将永远为人们所纪念。
⑷斯科特是英雄,是失败者,不幸之幸他毕竟留下了日记,留下了标本、化石,能为人所知,所纪念,但更多的失败者,却没有一声能够炫耀自己的成绩。
⑸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小说《老人与海》,记叙了这样件事:在无边的大海上。
老人终于制服了凶猛的鲨鱼,摇着小船把鲨鱼往回拉。
不幸的是,老人拉着的鲨鱼招来了成群鲨鱼的追逐,当老人把鲨鱼拖上岸时,鲨鱼只剩下一个骨架,鱼肉被别的鲨鱼吃了。
老人失败了,
他获得的仅仅
..因为他的成..是一副毫无价值的骨架。
他坚强、勇敢,而不被人称为英雄,仅仅
绩是零。
但事实上,英雄并不是因为成绩而定的,成绩只是英雄奋斗结果的表现,成绩由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定,怎能把不同的结果相提并论?判断英雄只能从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所表现的精神来看。
正如不会游泳的人奋不顾身救落水儿童一样,他没能救出儿童,自己也牺牲了,但人们仍称他是英雄,因为他有勇敢的精神和助人的高尚品质。
老人的努力虽是前功尽弃,但他有坚定的信念,尽管失败,仍是一个英雄。
⑹有人说,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幸运,我觉得这话有道理。
失败不
外乎两种原因造成□一种□他没有努力或努力不够□另一种□他十分努力□然而幸运之神没有光顾他□我所说的失败的英雄是后者,因为他们比成功的英雄只差百分之一的幸运。
在人所能及的范围中失败者付出了与成功者同样多的汗水,流出了同样多的鲜血,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失败者有着英雄的气质,他们难道不是英雄?
⑺长江,世界上第三大河,它的狂暴并不能吓坏所有的人。
尧茂书,这位新中国的青年,早在1979年,便萌发了要孤身一人乘皮筏征服长江的愿望,他用了六年准备时间,阅读、研究了上百本有关长江流域的书籍和地方杂志,寻访了考察过长江的杨联康等人,还在金沙山、嘉陵江和大渡河练习漂流技术,并在长江流域及源头进行了考察和试漂。
由于听说美国探险家于1985年8月要到中国来漂流长江,他便把自己的计划提前到1985年6月进行,在胜利完成长江上段1187公里航程后,于7月23日进入金沙江,刚从直门漂出几十公里就意外地触礁落水牺牲了。
他失败了,但是他用生命实现了他要献身长江的宏伟志愿。
他未能征服长江,只是因为他没有百分之一的幸运。
他作了周密的安排,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他作好了漂流长江的一切准备,仍然失败,只因为他遇到了意外的事儿。
为了征服长江,尧茂书奋斗了六年,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辛,以失败告终的他,确确实实是一位英雄。
⑻谁不希望自己是成功的英雄?既然世间存在着失败,我们就不应该害怕失败,而应向着既定的目标勇敢进取!
⑼王守道是我们的榜样,他失败了,却仍在奋进,仍在挣扎。
只要具有献身祖国四化大业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管成功或失败,你都是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
23.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分)
失败不外乎两种原因造成□一种□他没有努力或努力不够□另一种□他十分努力□然而幸运之神没有光顾他□
24.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选用的三个事例。
(3分)
25.段⑷在全文中起的作用。
(2分)
26.段⑸的划线句中连用两个“仅仅”,有何作用?(2分)
27.选文中作者论证了的观点。
(2分)28.文中若只选用其中一个人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好吗?为什么?(3分)
三、作文。
(30分)
读罢本单元的各篇课文,我们可深深感受到探险家们身上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勇气。
请你以“勇气”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B)
1、D
2、B
3、C
4、A
5、B
6、D
7、C
8、⑴蹦跶不了几天⑵里外不是人⑶尽输(书)⑷照旧(舅)
9、略。
10、别:辨别、识别。
观:看出。
宜:应当。
然:这样。
11、⑴你有什么能耐,位置却在我的上面。
⑵我也不想跟你们各位争什么。
12、尔、吾、汝、我、你 13、批评了那些妄自尊大而不顾全局的人。
14、略。
15、略。
16、《荒岛余生》《鲁滨孙漂流记》英国笛福 17.(1)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得不到同情和援助。
(2)灰心失望。
(3)受冻、挨饿的忧虑。
18.同伴全部遇难,岛上荒无人烟,远离正常航线。
鲁滨孙认为自己即使能活下去,也要在孤独凄凉中度过余生。
19.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0.荒岛海里葬身海底 21.如:(1)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青山绿水,没有蓝天白云,没有鸟语花香,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如果我们的身边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又怎样生活下去呢? 22.值得。
因为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一个人如果能像鲁滨孙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地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23、:,;,,。
24、⑴英国皇家海军斯科特到达了南极却没有走出南极,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⑵海明威笔下的捕鲨老人制服了鲨鱼,但回程中鱼肉全被别的鲨鱼吃了。
他是一位毫无成绩的英雄。
⑶尧茂书奋斗了6年,吃尽苦头,历尽艰辛,但未能征服长江,他也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25、承上启下的过度。
26、前者强调了老人的收获之少,后者则突出老人之类的人无法成为英雄的原因,表达其强烈的遗憾之情。
27、失败也是英雄。
28、不好。
因为文中选用3个人的事例,是为了多角度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斯科特征服南极的事例,是从历史角度从一个外国人的失败来写的。
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的故事内容,是从小说角度从一个来人的失败来写的;新中国青年尧茂书的失败,则选取了国内青年的例子。
用3个事例作论据,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论证观点,使读者更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