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的规范化护理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的规范化护理操作
汪曲新 (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300)
[摘 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的规范化护理操作㊂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胸腹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病例资料,此两组患者均选择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护理,探究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的规范化护理操作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并针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㊂结果:经过本次护理,此4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此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其中出现腹胀患者6例,出现腹泻患者3例,未出现堵管㊁导管脱落㊁发热或湿疹的情况,综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或护理后痊愈㊂
结论:对于进行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患者而言,加强护理工作,规范护理流程与操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对其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疗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㊂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
在临床医学中,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在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治疗切除进行治疗[1]㊂通过空肠造瘘管对于患者进行滴注营养液是帮助患者在术后能够得到充分营养的一种重要手段,此种情况下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护理是十分关键的㊂如果患者由于护理不当出现大量并发症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而营养供给不足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障碍,影响患者的恢复,所以临床上对于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的护理质量要求较高[2]㊂本次研究中针对于此现状特探讨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的规范化护理操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践操作经验,现取得一定实践经验,具体报告如下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在我院行胸腹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0岁,平均(61.3±4.8)岁㊂以上患者均同意且知情本次研究㊂患者选入标准:①患者术后状况较为稳定,无严重并发症;②患者肠道功能未出现影响,具有一定的消化能力;③患者的术后早期禁食禁饮,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不全;
②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㊂
1.2 方法:为此40例患者总结规范步骤如下:①遵循 重标识㊁六个度㊁三冲洗”,在进行营养输注前和对于空肠管标识㊁肠内营养标识牌㊁治疗卡三个标识进行核对;②将 四专用”医疗器具准备齐全,专用输液架:营养液必须挂在专用输液架上,不可和静脉输液在同一个输液架上进行输注㊂可下床活动病人配备移动输液架,便于病人活动㊂专用输注泵管(或喂食袋):使用胃肠营养专用紫色输注泵管,严禁使用输液器或输血器进行空肠灌注营养㊂专用肠内营养泵:确保肠内营养匀速滴注㊂专用灌注器:盛放于清洁餐盒中,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严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鼻饲灌注;③管饲中注意遵循 六个度”原则:角度: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完成后30min内保持半卧位休息㊂能下床活动患者,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速度:选择20~40ml/h,每6~8小
时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一次,逐渐可达100~125ml/h;营养
液输注温度:保持在38℃~40℃㊂根据室内㊁室外温差及患
者的体质酌情使用加热器;营养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㊁变质, 24h内用完㊂清洁度:调配和盛放营养液的容器应清洁,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浓度: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适应
度:管饲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耐受性,有无呛咳㊁误吸;恶心㊁
呕吐;腹胀㊁腹泻等并发症;三冲洗:给药前后㊁输注前后㊁连续
输注4~6h后进行三次冲洗,每个环节均使用38℃~40℃
的温开水20~30ml冲洗管路,防止堵塞;输注后将执行单上
记录注入营养液的名称㊁浓度㊁剂量,护理文书记录患者的反
应,交接班过程中在白板㊁交接班本上应注明营养输注患者的
床号,每班床边交接㊂
2 结果
此4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经过本次护理,此40例
患者均得到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此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
护理并发症,其中出现腹胀患者6例(7.5%),出现腹泻患者3
例(3.75%),未出现堵管㊁导管脱落㊁发热或湿疹的情况,综合
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或护理后痊
愈㊂
3 讨论
由于食管癌术患者的普遍年龄较大,在手术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情况较为复杂,所以针对该类患者护理难度系数也较
大[3]㊂由于患者施术部位较为特殊,进食会相对而言较为困难,手术创伤较差的同时患者的术前营养情况也相对较差,在术中往往会进行空肠造瘘管置入,以保证患者术后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支持,所以规范化护理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㊂综上所述,对于进行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肠早期内营养患者而言,加强护理工作,规范护理流程与操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对其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疗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㊂
4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鲁 铭,田 辉,等.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6,12(11): 335-336.
[2] 李梦阳,赵 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23(5):253-254.
[3] 周新平.胃癌根治术后经针刺置管空肠造瘘输入瑞素行肠内营养的护理2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5 (6):523-525.
[收稿日期:2019-10-10 编校:李晓飞]
46例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小妹,邓为庆,汪洋畅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800)
[摘 要] 目的:分析46例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原因,给出具体有效的护理对策㊂方法:选取46例血液透析患者,经数字盲选方式,划分常规护理组(n=23)和优质护理组(n=23),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㊂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HB)㊁红细胞计数(RBC)㊁红细胞压积(HCT)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患者癫痫㊁痿管血栓㊁头痛㊁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㊂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原因为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㊁红细胞寿命缩短㊁缺铁㊁营养不良等,需要从补充EPO和铁㊁保持适当运动㊁饮食指导等多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使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㊂
[关键词] 血液透析;贫血;红细胞生成素;铁;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贫血症状在临床上较常见,在血液透析环节,因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㊁失血㊁红细胞寿命缩短,加之,消化道症状影响食物摄入,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贫血情况[1]㊂临床上,要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贫血的具体原因,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法,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贫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㊂选取46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析贫血原因,给出科学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实验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到医院治疗的46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将实验对象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㊂常规护理组男16例,女7例,平均(5
2.32±
3.28)岁;优质护理组男14例,女9例,平均(51.52±3.74)岁㊂两组患者的基础病历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㊂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按正确的方式㊁流程,对患者的贫血情况进行检测,依次记录HB㊁RBC㊁HCT等指标,并从用药监测㊁饮食指导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㊂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皮下注射EPO:为患者注射EPO尽量选择皮下注射,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皮下注射的优点,告知患者该注射方式剂量小,有效性强,还能够避免高血压,对疼痛不能耐受的患者才选择静脉注射㊂临床上收集整理患者检验报告,分享皮下注射实例,让患者接受皮下注射方式,有效规避贫血问题㊂②静脉补铁:在护理工作中,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告知患者静脉补铁方法㊁注意事项㊂一旦出现低血压㊁呼吸困难等过敏情况,立刻停药,第一时间静脉注射肾上腺素㊂观察0.5~1h,倘若未见过敏反应,缓慢静脉滴注剩下的铁剂㊂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㊁记录,及早发现过敏反应并处理㊂③保持适当运动:尿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要适当保持运动,不仅改善健康状况,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㊂运动中采取循序渐进
的方式,如散步㊁慢跑㊁游泳㊁爬山等,禁空腹,宜饭后2h进行㊂④饮食指导:依据患者发病情况㊁临床症状,为其提供饮食指导,便于摄取造血原料㊂护理工作中,告知患者应避免高钠高
钾高磷饮食,增加海带㊁木耳㊁瘦肉㊁适当补充新鲜蔬菜㊁水果
摄入量,利于吸收铁㊂同时,还要补充热量㊁蛋白质㊁维生素以
增加营养,改善贫血症状㊂⑤指导患者配合透析:在血液透析
中,告知患者充分透析能够清除血液中相关因子,以免其对EPO产生抑制,使其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㊂护理人员也可以依据患者情况,在医师指导下,对透析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将血液透析频率控制在每两周5~6次,每次3.5~4h,确保血液透析的有效性㊂
1.3 观察指标:①血常规指标:对患者的HB㊁RBC㊁HCT等指
标进行测量㊂②不良反应:癫痫㊁痿管血栓㊁头痛㊁心悸㊂不良
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㊂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录入SPSS23.0统
计学软件㊂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各自通过均数±标准差(x±s)㊁率(%)表示,分别用t㊁χ2检验㊂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经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HB㊁RBC㊁HCT等血常规指标均比常规护理组高㊂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癫
痫㊁头痛㊁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常规护理组低㊂两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