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日漆器发展经验对福州脱胎漆器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韩日漆器发展经验对福州脱胎漆器的启示
宫旭红;吴思冬
【摘要】福州脱胎漆器是与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北京的景泰蓝并誉为“中国三大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但是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而与我国相邻的韩国、日本漆器的发展却相对兴旺,漆器在日韩两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我国。
文章梳理了日韩两国在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为解决福州脱胎漆器在当代的发展遭遇的困境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3页(P85-87)
【关键词】福州脱胎漆器;韩日漆器;经验启示
【作者】宫旭红;吴思冬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闽江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福州脱胎漆器是与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北京的景泰蓝并誉为“中国三大传统工艺品”,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
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髹漆技艺,清乾隆年间,经沈绍安(公元1767年~1835年)挖掘、发展、
创新成为一种别具风格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艺术风格已经成熟。
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在世界
艺苑中享有盛名。
一、福州脱胎漆器发展现状概况
福州脱胎漆器在经历了国有、集体企业的关、停、整、改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调研可发现目前福州乃至中国漆器的发展不尽理想,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例如漆艺文化土壤的丧失、现代工业材料的冲击、与时代脱节等等。
其中漆器行业的人才更替是目前业内最难解决的问题。
从学徒制到后来脱胎漆器厂的传习制,发展到今天,有志从事漆艺事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寥寥无几,漆艺人才已经面临青黄不接的发展困境,这是一个行业价值的落寞。
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曾经是培养了大批漆艺人才的福建漆艺人才基地,而现在已取消了漆器专业。
脱胎漆器的传统髹漆技法和工艺,正因为后续人才的不足而逐渐萎缩。
综观国内所有漆器产地,可发现,目前从事漆器生产的制作者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这就造成他们只有对漆艺生产的心得和经验,但很难把手中的技术转化为专业理论的形式传承给后人。
历来研究工艺美术的理论家们大都把研究的领域聚焦在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等门类,关注漆器的美术理论家甚少。
通过以上漆器现状的论述,可见目前亟需重视的是对漆艺研究人才的培养。
二、韩日漆器先进发展经验启示
中国、日本、韩国是东亚文化圈中文化模式较为接近的三个国家。
现代立体漆艺术在其中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和风格特色都有所不同。
在福州脱胎漆器包括中国漆器面临许多问题的时候,韩国、日本的漆器行业相对来说却比较兴盛,在英文中中国可以与瓷器划等号,日本的英文国名也来源于它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制品——日本
漆器。
Japan是日本的英文意思,Japan指的就是漆器。
“日本是最苦心栽培漆
艺的国家,可以说‘漆’是日本的一种文化象征”。
漆器原本起源于我们中国,在日本却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被发扬光大。
接下来的论述,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日本漆器的发展成功经验,即日本漆器自身的自觉探索、良好的漆器发展环境两方面为福州脱胎漆器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现代与实用相结合,技艺创新,时代性强
著名漆艺家王琥先生曾说道:“漆器可以反应最新潮的人文思索——比起其他任
何一种艺术形式来,不但丝毫不差,而且独具一格。
”正如王琥先生所言,漆器在日本非常贴近和适应现代大众生活,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甚至日本人每天使用的餐具也离不开漆器,而且餐具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分别用来喝汤、装饭、盛蔬菜等。
漆碗在日本是使用率很高的生活用具,家庭、餐馆、饭店等都有使用,据说每年的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
漆器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同时,现代日本人还在拓展创新漆器的运用领域,如夏普公司把漆艺运用到液晶电视的面板上;漆器在日本家庭生活用具中也有着很多体现,如家具、陶瓷用具、电源开关、餐具、门把手等等,都有漆器技法的运用;日本有的天然漆筷子公司还把漆器与健康的体育运动密切联系起来,如用棒球手废弃的球棒制作成漆筷子,令棒球迷们争相购买;日本人在医疗保健领域探索运用漆器的可能性,据报道,日本现已开发出具有杀菌、保温功能的漆器制品。
可以说,在日本的很多领域,都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漆器产品。
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从实用角度进行漆器制作,这是漆器在日本繁荣的重要原因。
2.漆器文化土壤肥沃,与高校教育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日本虽然在经济上发展迅速,已跃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生活的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但生活文化自奈良时代开始就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漆器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
另外,日本人重视保护传统漆器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
日本政府早在1974年和1975年就分别制定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律,成立了全国的传统工
艺振兴协会。
政府的扶持对培养和保护漆器文化土壤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漆器工艺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
在日本,漆器的专业人才多且受重视,漆艺家和漆工匠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制作漆器的手艺人如果具有精巧的创作能力也被称为漆艺家,受到人们的敬重。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国际交流部部长三田村有纯在2006年中国现代漆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扬州高峰论坛上,详细介绍了日本各地区形式多样化的漆艺教育机构。
大学教育——重视培养现代表现的创作人才。
(1)国立东京艺术大学——日本最古老、最知名的艺术大学,有12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硕士、三年制博士,教员6名;
(2)金泽市立金泽美术工艺大学——培养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硕士,教员3名;(3)京都市立京都艺术大学——培养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硕士,教员4名;(4)广岛市立大学——培养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硕士,教员2名;
(5)东北艺术工科大学——培养四年制本科,教员2名;
(6)国立富山大学——培养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硕士,教员6名;
(7)秋田县立秋田短期大学——培养两年制大专,教员1名;
(8)会津县立会津短期大学——培养两年制大专,教员1名。
日本的漆艺研修所教育机构——重视培养掌握传统技术的人才。
(1)石川县立轮岛漆艺研修所——石川县,三年制,每周五天;
(2)高松市立漆艺研究所——香川县,三年制,每周五天;
(3)安代漆器研究中心——岩手县,两年制,每周五天;
(4)会津漆器技术传习所——福岛县,两年制,每周五天;
(5)京都漆器技术中心——京都府,两年制,每周两天;
(6)木曾漆器学院——长野县,两年制,每周三天,夜校。
日本漆艺基础课的安排分为三类:(1)成型方法:多以木(榫卯、斫制、旋床、卷木等)、石膏、苯版、铁网、皮革和纤维(麻布、和纸)等材料来训练。
(2)底胎和髹涂技术:通过手板的制作过程进行实践。
(3)装饰:用莳绘(金、银粉等)、镶嵌(螺钿、银片等)、刻漆(沈金)变涂等技法来辅导。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现代日本漆器的发展远比福州脱胎漆器乃至中国漆器兴盛,促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
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飞速发展,日本漆器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融入各种时代要素,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州漆器(乃至中国漆器)的许多方面远远没有完成“时代性”的变革,其中包括产品自身的因素,如产品的技术创新、实用程度、市场定位等没有及时变革,也包括福州漆器的外部发展环境,如缺乏文化土壤、人才断层等。
日本漆器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福州漆器只有从外部环境和产品自身方面迅速实现“时代性”,才可能实现复兴发展。
3.漆艺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多元化方向拓展,作品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
韩国当代漆艺家积极探索韩国漆艺的现代性,追求多样化的表现与运用,从漆器的类型到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韩国当代漆器种类丰富繁多,在保留了传统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器具形式,同时又开发出与环境结合较好的漆艺装饰。
独立欣赏型漆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表现技法的角度来看,韩国当代漆艺既保留了传统的螺钿镶嵌的特点,又发展了多种技法,如脱胎、变涂等工艺。
当代韩国漆艺创作日益呈现出个性化趋势,风格迥异,流派纷呈。
从作品的造型风格、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分析,韩国当代漆艺创作可大致分为两种创作风格,即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风格,以金圣洙教授为代表人物;另一种风格是追求漆器的现代感,自主创新,以白泰元教授为代表。
这两种风格既有着风格迥异的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追求现代感的漆器作品中蕴含着传统的精华,而坚持传统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具有一定的现代感。
所以金教授主张传统漆艺必须与现代形式相融合,
才可有市场,从而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许多传统漆器产品,在历史上曾因满足了当时的生产生活需要而盛极一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漆器产品已经失去了实际用途,如果继续沿用而不对其加以改造,只会被社会抛弃。
如韩国历史上一度十分盛行的漆艺药箱,随着目前韩医从韩国家庭的淡出,已经失去了原有作用,沦为纯粹的摆设。
金圣洙教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后,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融传统漆艺药箱的造型与现代功能于一体的漆艺CD箱,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成功结合的范例。
4.良好的社会文化土壤,政府的有力政策,较完善的专业教育
韩国政府和广大民间组织都把漆艺看作本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对于漆艺的认识深刻,超越了直接经济价值层面,关注其无形的文化价值和间接的产业价值,大力扶持包括漆艺产业在内的传统文化产业,为漆文化的继承发扬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土壤。
而在我国,具体到福州脱胎漆器来说,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已几乎消失,因为其实用功能的减弱,与人们的生活起居几乎完全脱节,所以造成不断萎缩的现状。
建立高等院校的漆艺教育体系,大力发挥高等院校的研究和交流等功能,才能使漆艺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这也是韩国在漆艺高等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如今,韩国东亚大学、淑明大学等16所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漆艺专业和漆艺课程,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研究水平上都超过我国。
高等院校有较科学完备的教学研究体系、优良的师资队伍和生源、充足的资金保证等优势,因此能在漆艺的继承、研究及开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并使漆艺的各环节更加规范化。
目前,韩国很多国内和国际漆艺方面的交流和展览也多以院校为依托。
在韩国,艺术院校漆艺教育体系已逐步建立,促进了韩国漆艺由传统向现代的成功转型。
在日韩漆器产业成功的经验中,我们看到,日韩漆器在发展中及时融入各种时代要
素,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产品的“时代性”,漆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漆器业的发展已经超过我国。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日韩漆器业受经济不景气、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原料价格上涨以及进口迅速增长等多重影响,日韩漆器业逐年衰落。
据越前漆器协同组合副理事长森下桂树介绍,“1995年越前漆器的销售额达到1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开
始走下坡路,最近几年一直在谷底徘徊,去年销售额仅为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5亿元)。
”而在日本其他主要漆器产区,如福岛、会津、山中等地区的销售额均明显下降。
为摆脱漆器制造业困境,当地业者正积极研发新产品,已开发出耐热且可进洗碗机的漆器碗,还推广将漆器技艺用在其它产业,例如,制造高尔夫球头、化妆品盒装饰等以强调本土风味,从卖产品转为卖技术,让漆器产业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880.
[2]王琥.与时代对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3,(2):35-37.
[3]周剑石.日本当代漆艺发展基础的研究[J].现代艺术与设计,2007,(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