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降低厂用电率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降低
厂用电率措施
摘要:经过大量实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我国电厂在生产环节中对于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使用情况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该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使用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厂用电率的增加,从而对电厂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作为切入点,从机组负荷率、启动次数、电气设备、辅机运行模式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于电力消耗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有效实现厂用电率的合理管控,从而为电厂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循环机组;厂用电率;影响因素;控制方案
总的来看,在电厂日常生产过程中,作为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且其涉及的设备数量相对较多,从而导致了机组运行工作管理难度的提升,对于机组工作效率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于该机组应用情况的合理分析,研究人员选取了某电厂的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一、对厂用电率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通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研究人员将对厂用电率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以便为后续优化方案针对性的提升奠定基础与保障。

(一)机组负荷率因素
研究人员表示,在运行过程中,机组的负荷率与厂用电量之间往往存在反比例关系,及机组负荷率越低,则厂用电率越高。

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厂用电率的控制,工作人员应对机组负荷进行合理管控。

(二)启动次数因素
相关调查显示,作为调峰机组,在日常生产过程中,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
环机组多数采用二班制的方式进行运行。

基于这一模式下,在停机后,相关辅机
应继续保持一段实践的稳定运行,且在对机组进行启动前,需有效做好余热锅炉
的轻吹。

研究显示,由于机组启停次数往往会对厂用电率造成影响,因此,基于
二班制模式进行运行时,厂用电率往往会随之出现明显的升高。

(三)电气设备因素
总的来看,电气设备在厂用电率影响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其中,
主变冷却器以及变压器在负载与空载状态下可对厂用电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优化措施制定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合理的考量。

(四)辅机运行模式因素
在生产耗电量问题上,辅机对于电力资源的消耗相对较大,其中,380V和
6kV的辅机对于电力能源的消耗相对较为明显。

总的来看,此类辅机的主要内容
如表1所示。

表1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380V和6kV辅机结构
规格辅机内容
380V油泵;轴封电加热器;真空泵
6kV给水泵;闭冷水泵;除氧泵;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五)其他影响因素
此类因素涉及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其包含了大量客观条件影响因素,例如
设备性能弱化、零部件老化、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
温湿度对于设备性能造成的影响等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电厂应有效结合实际问
题进行针对性策略的有效制定与完善,从而为厂用电率的合理管控奠定基础。

二、基于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降低厂用电率的主要措施
(一)推动设备技术合理改造,促进机组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设备技术问题上,考虑到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特殊性,研究你
热源应有效做好对于相关内容的合理改造,以便有效实现完备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这一问题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停机冷却水泵的方式实现循环水系统综合
性能的有效提升,以便有效实现润滑油、氢气、定冷水以及机密封油等冷却水的
合理供应。

在运行过程中,相关冷却水泵应采取“一用一备”的模式进行运行,
以便有效实现对于冷却泵工作效率的保障。

(二)优化机组管理工作模式,保障运行方式的合理优化
在工作模式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厂用电率的有效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应积
极做好对于日常工作模式的合理探索,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于工作模式的有效改良,避免对于相关工作设备的频繁启动,从而将其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在这一问
题上,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对于相关内容的合理调整,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推动
工作效率的提升与优化,对于厂用电率的控制具有积极价值。

(三)改良电气设备运行方式,降低电气设备的电能损耗
在电气设备问题上,结合相关资料,研究人员表示,工作人员可以从改良主
变冷却器运行方式与控制变压器损耗等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推动电气设备电能损
耗问题的合理控制。

其中,在主变冷却器问题上,基于正常运行状态下,3组冷
却器应同时投入运行,在二班制停运后,可停运1组冷却器。

(四)做好辅机运行模式调整,推动节能工作的合理开展
在辅机运行问题上,针对二班制模式下辅机启停所造成的厂用电率提升的问题,研究人员表示,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辅机运行方式的有效调整与优化,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实现对于辅机运行方式的合理控制,从而合理
实现节能目标的有效实现。

与此同时,在余热锅炉进水过程中,应针对实际情况
对进水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便降低6kV辅机在此过程中的启动次数,从而实现
厂用电率的有效控制。

在停机问题上,基于二班制工作模式下,工作人员应积极
做好辅机停机计划的制定,从而避免蒸汽进入凝汽器而对其造成影响。

(五)开展人员技术能力培训,落实电力设备性能的养护
针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与机组设备性能偏低导致的相关问题,研究人员
指出,电厂应积极做好针对性优化策略的制定与落实。

其中,在人员专业能力方面,为了有效实现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电厂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相关内容进
行培训,从而有效实现工作人员机组操作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设备性能问题上,为了进一步保障机组的稳定运行,应有效推动机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以便
为机组管控水平的合理优化奠定基础与保障。

结语: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也随之
增加,从而导致社会生产与能源储量之间矛盾的愈发尖锐。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
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积极做好能源的高效利用已经成为现阶
段我国能源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此过程中,作为电厂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对于电厂厂用电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进
一步实现厂用电率的降低,积极做好对于该机组的分析与讨论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对于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细化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合理推
动厂用电率的有效防控。

参考文献:
[1]俞彩孟,汪忠德,施静波.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降低厂用电率措施[J].华东电力,2014,42(04):783-786.
[2]蔡志杰.基于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济运行的优化设计[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12):50-53.
[3]杨学峰.未设置启动锅炉的9F级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机轴封系统投运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电力设备管理,2019(08):46-48.
[4]杨学峰,王斌,金轶群,吴贵.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锅炉高压汽包上下壁温差大的控制方法[J].电力设备管理,2019(06):69-71.
[5]顾金芳,王舒,童祥.基于F级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自启停控制系统的应用[J].燃气轮机技术,2017,30(03):56-60.
[6]王军.35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抽凝与背压供热工况切换方法与经济性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03):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