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精神与肉体的抗衡阅读答案(2021年台州中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精神与肉体的抗衡阅读答案(2021年台州中考语
文试题)
精神与肉体的抗衡
林进
本篇小说有两种读法,请按照导读提供的结构顺序阅读。
导言一:1,6,2,7,3,8,4,9,5,10+11。
导读二:1、2、3、4、5、6、7、8、9、10+11。
(1). 老陈走进房间,取下摇篮,用尼龙绳围成一个圈,放在天花板上的钢钩上。
他
用双手拉尼龙绳,双脚收缩,身体跳了起来。
就这样,我上下试了好几次,证明钢钩足够
牢固,然后满意地把摇篮挂了回去。
(2).陈老走进厨房,在煤气炉前站住。
他开了煤气炉的开关,火便着了。
他关了,再开,开了,再关。
一阵风从敞开着的玻璃窗吹进来,火熄了。
他缩一缩鼻子,嗅到煤气的
臭味。
他打开煤气炉的门,把煤气瓶的开关掣扣紧。
(3). 老陈走进客厅,把头探出窗外,看到停车场里有几辆车,像几盒不同颜色的纸箱。
他忍不住深深地闭上眼睛。
十八层楼,只因一次坠落,坠入十八层地狱。
他把头缩回去,睁开眼睛,寻找椅子、凳子和其他能让他的脚靠在窗户上的东西。
他关上窗户锁上了。
(4).陈老走进房间,拉开抽屉,拿出一瓶药丸,端详着。
标签上说明,勿放置在小孩
儿能触及的地方。
药名是安眠药。
他用力把瓶盖转紧,拉一把椅子,把药瓶放在衣橱的最
高处。
(5). 老陈走进厨房,从橱柜边拿了一瓶洗涤剂。
当这个年轻人住在乡下时,他喝了
杀虫剂,在冷战的痛苦中呕吐。
(6).小宝睡的摇篮一定要稳固。
万一摇篮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陈老就只有这么一
个孙子。
(7). 小宝整天跑到厨房,喜欢用小手触摸东西。
如果你打开煤气炉的开关,火会再
次熄灭,煤气会不断排出,后果不堪设想。
老陈只有一个孙子。
(8).小宝最好奇,如果爬上椅子、凳子,小脑袋往窗口一探,一失足倒栽下去,后果
不堪设想。
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9). 小宝是最贪婪的。
如果你把抽屉里的安眠药当成糖,一口气吞下几片,后果将
难以想象。
老陈只有一个孙子。
(10).小宝最好玩,喜欢含一根吸管吹泡泡,万一把清洁剂当泡泡液,一口一口地吸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1)老陈试了试摇篮,关上气瓶,锁上窗户,把安眠药和洗涤剂放在高处。
所有这些都无法说服儿子让小宝留下。
儿子的理由不是担心小宝的身体伤害,而是担心小宝的精神折磨。
儿子决定把小宝带走,带他去遥远的西部。
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
查案人员发现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陈老的房里有煤气瓶一个、安眠药一瓶、清洁剂一瓶、尼龙绳一环,窗开着,窗口下靠墙的地方有椅子、凳子各一张。
陈老的死是身体伤害还是精神折磨?
没有结论,判为悬案。
匿名翻译(选自最佳短篇小说(全集),中国海外华人出版社,第一版,2022年11月)
1.看了这篇小说后,有个细心的读者给陈老画了一幅行踪图:
(1)请指出圆圈所指的位置。
(3分)
圆圈1:,圆圈2:,圆圈3:。
⑵ 从上图可以看出,陈老的活动空间不大,但他做了很多事情。
作者安排的目的是什么?(3分)
2.第2部分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3.第11部分陈的尸体被发现躺在公寓楼下。
为什么陈这么做?请根据情况和主题写一个推测,并说明原因。
(注:指南1的主题与指南2相同)(5分)
4.你喜欢导读一还是导读二?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5分)
答复:
1.(1)房间、厨房、客厅评分标准:每处1分。
共3分。
(2)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陈老为孙子的安全考虑得很仔细,做了很多消除隐患的事情。
或陈老为争取孙子留下做了很多事情,表现陈老对孙子细致入微的爱。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
共3分。
2.这是角色的动作描述和反复切换,显示了老陈的不安,担心在这个环节留下安全隐患。
评分标准:对。
总的回答显示,陈老对孙子一丝不苟的爱只有1分。
总共3分。
3.示例一:陈老可能在楼下摔了一跤心脏病突发而死。
理由:陈老做了这么多事就是想把孙子留在身边,自从知道儿子要把小宝带到远远的西方去,精神打击过大,心脏病突发,再也没有起来。
例二:老陈可能会跳楼自杀。
原因:知道儿子要带小宝去遥远的西部,老陈觉得自己孤独的晚年没有理由继续下去。
这本小说说,窗户是老陈小心锁上的。
最后,窗户是开着的,墙上有椅子。
那是跳楼自杀。
评分标准:想象要合乎文章的情境,基于陈老承受不了孙子被带走、肉体与精神受到伤害的基本事实。
至于是怎么死的,是跳楼,还是走路突然栽倒等都合理。
陈老之前有没有自杀倾向与行为,涉及与否,均可。
共5分。
我喜欢读一些例子,因为我比较容易理解它们。
阅读陈老的行为以及他为什么一起这么做。
几个行为是几个平行的结构,因此结构整齐,节奏流畅。
(重复渲染会使其听起来更像声音。
)
示例二:我喜欢导读二,导读二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人物的行为与原因分开叙述,这样的好处是在前半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半部分集中交代了原因,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同时反复强调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让人很震撼。
)
评分标准: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① 文章形式带来的阅读体验(2分),② 指南的形式特征(1点),以及③ 表格的好处(2分)。
在实际答案中,学生往往将三者混合在一起,总体上具有成熟的阅读经验,并能结合形式说出原因,得到满分。
没有必要比较这两种形式的阅读指导,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详细解释一下。
这两种阅读指南都具有布局和创造动力的艺术效果,这一点更为复杂。
学生们可以与此无关,也不做评分依据。
总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