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推注普罗帕酮与同步电复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院前急救中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29.060
静脉推注普罗帕酮与同步电复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院前急救中的对比研究
袁运
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救援服务科,北京100192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普罗帕酮与同步电复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6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S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急救方法分为A组(药物干预组,n=56)与B组(同步电复律组,n=28),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64%,B组总有效率为96.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

A组一次复律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复律时间稍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SVT患者院前急救中,药物干预、同步电复律两种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后者一次复律成功率更高,前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更低,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同步电复律;院前急救;成功复律
[中图分类号]R54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10(b)-0060-04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ravenous Push Propafenone and Synchronize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YUAN Yun
Rescue Service Section, Beijing Red Cross Rescue Service Center,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ravenous push propafenone and synchronize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84 patients with SVT admitted to the Beijing Red Cross Rescue Service Center from July 2021 to June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n=56) and group B (synchronous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group, n=28) , and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94.64%,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B was 96.4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131, P=0.717).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resuscitation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re⁃suscitation succes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resuscitation time in group A wa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VT patients,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synchronize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can achiev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the latter has a higher success rate of one resuscitation,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of the former is lower, which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作者简介] 袁运(1974-),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急诊医学。

临床医学
[Key words]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ropafenone; Synchronize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Successful cardioversion
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是常见心律失常类型,病因较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如药物治疗)、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器质性心脏病等。

在吸烟、饮酒、心理压力过大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SVT患者可突然感觉心跳加快,典型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眩晕、气促等[1]。

SVT具有骤发易止特点,但患者发病后未及时进行救治,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休克等问题,严重时还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目前,SVT患者适用的院前急救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同步电复律、传统物理疗法等,不同方法的效果存在差异[3-4]。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抗心律失常,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类型,以减缓心室传导速度,能够有效遏制病情进展。

同步电复律是依靠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消除心脏异常节律的急救方法,经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成功率高等特点。

本研究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SV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重点对不同方法对应院前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84例SVT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的院前急救方式,将其分为A组(药物干预)与B组(同步电复律)。

A组56例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31~67岁,平均(51.35±4.86)岁;B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2~65岁,平均(50.29±5.1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SVT的相关诊断标准[5];②首次发作,经心电图检查确认病情;③疾病发作至患者接受规范治疗的时间间隔≤6 h;④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基本稳定;⑤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行院前急救前有使用复律救治方法者;②有其他严重合并症者,如心力衰竭、严重创伤等。

1.3 方法
考虑院前急救团队的业务能力可能对SVT患者的救治效果产生影响,所有患者均由同组团队(1名急救医师,1名急救护士,2名辅助人员)完成。

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安排车辆并合理规划路线,尽快前往现场进行院前急救,具体救治方法由急救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选择,具体方法如下。

A组(药物干预):普罗帕酮(国药准字H50021208;规格:5 mL∶17.5 mg),静脉推注,剂量标准为1~ 2 mg/kg,要求在10 min内完成推注。

完成给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合心率、心电图波形等评估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

对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的患者,根据病情变化予以对症用药。

B组(同步电复律):先予以常规镇静,所选药物为地西泮(国药准字H41020631;规格:2 mL:10 mg),静注,再行同步电复律治疗,选用设备型号为ZOLL M-Series(美国卓尔),功能为同步电除颤,初始能量设定为30 J,经常规同步电复律治疗后未见明显效果者,逐步增加复律能量,期间注意脉冲电流情况,积极预防室颤,原则上最大复律能量标准为100 J。

整个复律过程要求密切关注心率指标的变化。

所有患者院前急救相关数据基本完整,将患者恢复正常窦性心律作为成功复律的判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复律成功率以及总复律成功率。

②比较两组患者复律时间、心律、血压水平。

③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的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心率降至100次/min以下,VST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显效;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仍> 100次/min,VST相关症状有所缓解,有效;经规范院前急救治疗后,心率或VST相关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律情况比较
A组一次复律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复律时间、心律、血压水平比较
A组复律时间稍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VST的院前急救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6]。

临床针对VST的疾病诊断多基于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在患者表现出心悸、无力、胸闷等可疑症状后,需尽快完善心电图检查,并注意与惊恐、窦速发作等进行有效鉴别[7-8]。

根据心电图RR间期情况,临床将VST划分为规则型与
不规则型两种,选择急救治疗方法时,需要充分考
虑患者的病史、病因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药物在
抗心律失常治疗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常用药品包
括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张岩[9]指出,院前急救VST时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患者对的病情能够得
到有效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4.74%(36/38)。

除药物
治疗,同步电复律技术也是患者急救的重要方法,
既往常用于不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或做作
为保守治疗后无效的补救措施[10-11]。

有研究指出,对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ST患者,同步电复律
治疗能够更快取得较好复律效果,治疗用时整体较
短[12]。

而王坤等[13]指出,在中青年VST患者中,胺碘酮与同步电复律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
的安全性与复律成功率,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有明显
改善。

此类研究结果提示,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
同步电复律方法,均对VST患者的病情控制有重要
价值。

本研究对药物与电复律两种方法的院前急
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差异主要集中在
一次复律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风险等方面。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由同组团队完成院前急
救,有效规避了医疗团队业务能力对急救效果产生
的影响,从疗效评价结果看,A组总有效率为94.64%,B组总有效率为9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果表明,在VST患者急
救期间,不论选择药物干预方式,还是给予电复律
治疗,病情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中,A组
一次复律成功率为30.36%低于B组(P<0.05),提示
电复律治疗一次后复律成功率更高。

姚骞等[14]指出,药物干预、电复律干预两种方式对应的一次复律成功患者占比分别为37.5%、42.86%,与本文结论
表1 两组患者复律情况比较[n(%)]
组别A组B组χ2值P值例数
56
28
一次复律成功
17(30.36)
15(53.57)
4.266
0.039
总复律成功
49(87.50)
26(92.86)
0.560
0.454表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A组B组χ2值P值例数
56
28
显效(n)
27
11
有效(n)
26
16
无效(n)
3
1
总有效率(%)
94.64
96.43
0.131
0.717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组别A组B组χ2值P值例数
56
28
房室传导阻滞(n)
1
头晕(n)
1
低血压(n)
2
恶心呕吐(n)
1
总发生率(%)
1.79
14.29
5.210
0.022
表2 两组患者复律时间、心律、血压水平比较(xˉ±s)
组别
A组(n=56)B组(n=28)t值
P值复律时间(min)
13.27±2.23
14.85±2.69
2.855
0.005
心律(次/min)
81.24±4.67
82.05±5.17
0.723
0.472
收缩压(mmHg)
121.19±6.30
119.31±6.04
1.307
0.195
舒张压(mmHg)
101.55±7.42
99.05±7.47
1.452
0.150
临床医学
一致。

而两组患者总复律成功率分别为87.50%、92.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部分药物干预后未见明显改善的患者,仍然可以通过后续的对症治疗,取得较好的院前急救治疗效果。

陶金喆[12]指出,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对应的复律成功率分别为92.8%、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发现,A组复律时间为(13.27±2.23)min优于B组(P<0.05),即电复律技术能够更快完成急救治疗,而两组患者心率与血压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果表明,SVT患者院前急救的复律方式选择,不会对其血压、心率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均有若干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A组对应总发生率为5.36%,B 组的总发生率高达25.00%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果提示,以药物治疗方式治疗SVT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分析其原因,
可能与复律能量差异、复律次数等有关,在电流刺
激心肌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损伤加重等问
题[15]。

姚骞等[14]指出,药物干预对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而电复律干预的总发生率达到28.56%,与本文结论一致。

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未就不同药物静脉推注的疗效差异进行比
较,未深究复律能量以及放置位置等因素对院前急
救效果的影响等,此类问题仍需在后续研究中予以
完善。

综上所述,通过静脉推注方式给予普罗帕酮治
疗,以及实施同步电复律治疗,SVT患者均能够取
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药物干预方式比较,电复律
治疗起效更加迅速,复律时间更短,而药物治疗的
安全性较好,院前急救时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
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燕莉莉,谢飞,郝丽,等.4种不同消融导管对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结果的研究[J].新医学,2019, 50(10):748-751.
[2] 李贤春,施文雅,孙旭晖.维拉帕米与胺碘酮对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动态心电图差异[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20):2738-2740,2744. [3] 高浩灏,陈旭锋.不同复率方式在老年病人室上性心
动过速中的疗效比较[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4): 400-401.
[4] 宋清泉,王宇,章晓红,等.改良Valsalva动作对急诊阵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8):116-119.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
学分会,等.室上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8):667-671. [6] Nasir M, Sturts A, Sturts A. Common Types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Am Fam Physician. 2023,107(6):631-641.
[7] 苗成龙,孟鑫,王艳微.长RP间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的电生理鉴别方法[J].中国综合临床,2021,37(2): 185-188.
[8] 廖廷姝,廖佩娟,林燕梅,等.心电图在室上性心动过
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5): 975-979.[9] 张岩.院前应用普罗帕酮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 (6):678-680.
[10] 相锐,李小明.同步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
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
(24):3447-3449.
[11] 薛国华,谷云飞,金军,等.不同时机加压同步直流电
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
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12):1452-
1454,1458.
[12] 陶金喆.同步电复律治疗院前突发室性心动过速伴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
(14):65-68.
[13] 王坤,严浩,张玲,等.同步电复律及胺碘酮用于中青
年室上性心动过速院外急救的价值[J].中国急救复
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11):1426-1429. [14] 姚骞,刘扬.不同救治措施在室上性心动过速院前急
救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6):
95-98.
[15] 苏文坚,梁启辉,李昌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
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J].海南医
学,2017,27(8):1330-1331.
(收稿日期:2023-0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