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飞翔日本人补习中心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上海飞翔日本人补习中心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谁能让我害羞
铁凝
女人拐进厨房,发现饮水机上那只淡蓝色的水桶空了。
她开始拨水站的号码,却怎么也打不通。
她想起上次听从那个送水的小男孩的建议,买了10张共100块钱的水票。
女人决定按水票上的地址去找这家水站。
女人有理由认为自己已被戏弄。
这感觉她并不陌生,火爆而没有信誉的商业,富裕却并不安稳的生活,经常被她交叉体味。
女人怀着一腔的不快把自己穿戴整齐,开车去寻找那个可能已经失踪的水站。
原来这是一条拥挤、嘈杂的肮脏小街。
水站的他不超过17岁吧,有点鼠相,有点孱弱,面目和表情介乎于城乡之间,皮色发暗,一个营养不良的少年而已。
他又鸣里鸣哝向女人道了些个“真不好意思”之类。
女人不耐烦听他的道歉,只说:“你不是给家送过水吗,下午3点以后请你给我送一桶水。
”少年殷勤地答应说他知道女人的住址。
少年目送女人开车远去,特别注意着她的白色汽车。
她穿得真高级。
少年只是低头看了看自己,原来自己是如此破旧,脚上那双县级制鞋厂出产的绒面运动鞋已经出现了几个小洞。
他觉得他必须要换一身衣裳了。
女人在下午3点听见门铃响,她开了门。
此时此刻的少年换了装,穿一身于他来说显然过大的西服,簇新的,面料低劣的,支支棱棱的,把他的脑袋比照得更小。
她让他进来,房间里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咯噔”声,那脚上是一双偏大的硬底皮鞋——他的崭新行头的另一部分。
少年安好水桶。
她撕给他一张水票,少年却还站着不走。
因为有点懊丧。
这身“行头”是他中午专门回姑姑家偷出的表哥的礼服,他以为这礼服应该能配得上他下午的送水,出入女人那样的人家,应该有他身上现在这样的衣服。
少年解释说如果再要水可以呼他,他有呼机。
“那我为什么要呼你呢?”女人说。
五天之后,少年又来了,仍然穿着西服和皮鞋,脖子上又添了一条花格围巾,使他看上去格外臃肿。
女人为他开了门,接着,一切如同上次。
仅在付水票的时候,女人多问了他几句话。
她问他送一桶水挣多少钱,他说8毛;她问他一天能送多少桶,他昂起头说,最多的时候,他一天送过60桶水。
“哦,60桶!”
女人的顺嘴搭腔仿佛伤害了少年,他的谎话就连引她嗤之以鼻都不可能。
他觉得口渴,他对女人说他想喝点水。
女人用下巴朝洗碗池那儿轻轻一点,少年有点恍惚地歪过自己那满是尘土和头皮屑的小脑袋,把嘴伸向那个冷冰冰的龙头。
又是五天过去了。
少年骑车驮着一桶新水去给女人送水,但电梯停开了。
他得扛着50斤重的水桶爬8层楼梯。
少年觉得自己是没有退路的,他这一身狂热加冒险的来之不易的装束,他这一副虽已摔坏却显示着时尚的耳机,他这一路的颠簸和磕绊,都鼓舞着他不能回头。
他进了门,有点气喘,直到往饮水机上安好水桶,他一直猫着腰,并且一手捂住肚子。
他就是想用这种姿势引起女人的注意女人的好奇甚至女人的怜悯。
女人彻底地嫌恶他了。
他有什么权利在顾客家有病?她递给他水票,告诉他可以走了。
他说他渴了,他要喝点水。
女人像上次一样,指给他洗碗池。
少年没往洗碗池那儿走,相反他朝贴墙而立的饮水机跨近了一步。
我要喝点儿矿泉水。
他说。
她直盯着少年细小的、目光游移的眼睛说,你不能。
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是女人的孩子。
少年曾经见过的那个5岁的宝宝,他曾经拿着手机当玩具玩儿,当女人要他放下手机时,他就很悲哀地对女人说:“为什么我总是不能痛痛快快地玩呢?我要打‘110’了”。
“痛痛快快”和“110”给少年留下了印象。
在这时他捧着小小的口杯到厨房来了。
“妈妈我要喝水。
”他说,“你躲开!”他又对少年说。
女人神情严肃地要求她的宝宝回到自己房间去。
宝宝就捧着空杯子走了,他不哭也不闹,他一定也觉出了这里气氛的不同寻常。
女人更加严肃地对少年说:“请你出去!”
少年彻底绝望了,他的手碰到了腰间那串穿着折刀、剪子和假手机的钥匙串。
他一把将刀子攥在手中并打开了它。
女人望着逼近的少年,她判断她遇见了一个入室抢劫者。
她把右手背到身后,够过灶台上的手枪,双手握住,然后出其不意对准少年。
那是一枝手枪式的点火器。
她压低着嗓音拿枪指着少年说:“出去!不出去我就开枪!”
他望着乌洞洞的枪口,开了眼似的半张着嘴,那枝手枪仿佛才是他自卑的真正根源,它使他无地自容。
有一刹那他几乎想把自己手中那低档的委琐的小刀抛到身后,它因为低档而更显委琐,因为委琐而格外低档。
一辆“110”警车在这时已经停在楼下,警察很快就破门而入了。
是女人的宝宝藏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女人的手机报了警。
警察问少年:“知道什么叫羞耻吗?”少年不说话。
警察说:“唉,还有什么能让你害羞呢。
”少年想了想说:“枪。
”
女人有时候会怀着凛然的高傲回想起那个少年,她也会想起那天“110”的警察还告诉她,当时如果不是电梯坏了,他们会到达得更加迅速。
那么,那天的少年是扛着水桶爬上8楼的了。
女人猜着,少年猫腰捂肚子的形状就会在眼前闪一闪。
那又如何?女人紧接着便强硬地自问。
我要为他的劳累感到羞愧吗?不。
女人反复在心里说。
不!女人在心里大声说。
(有删减)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从农村来的少年多次送水到女人家,却被女人一再漠视乃至厌恶,最终引发尖锐的对峙。
B. 小说细腻地描写少年走近女人家、跨向饮水机、想喝矿泉水等行为和心理,从本质上讲,这些都是他对地位平等的诉求。
C. 少年被审讯时说让他感到羞愧的是枪,枪让少年意识到法律的威慑力,发觉自己的罪恶,体现了少年的反省和良知。
D. 小说折射了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人际交往境况,引发了读者对不同阶层的生存困厄、个人突围和普遍人性的思考。
2. 女人的形象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试简要分析。
3. 少年最终彻底绝望,拿出刀子与女人对峙,这一情节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
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
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
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
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
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
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牵着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疯狂地蔓延。
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
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
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
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义了。
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
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
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
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
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
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
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
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
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
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神气,笑着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晚饭,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
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
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
你一个人不寂寞吗?她说。
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
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沙漠的风像狼一样嚎。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
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
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
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
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
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路最好。
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
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莱地。
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
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
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
这地方风
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
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
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
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
她的眼泪夺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
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
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
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四段详细叙述“她”的行程与“他”的住地,是为了表现“他”所处之地遥远、在大漠戈壁生活艰苦。
B. “他”引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话,说明了身处戈壁的“他”的吃苦耐劳、乐观、不怕艰辛。
C. “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居然”说明青菜在戈壁出现是奇迹,这也为后面写“菜地”作铺垫。
D. 作者通过对“夏花”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塑造了她向往爱情、无比坚贞、压力巨大的形象。
5.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 小说多次提到泰戈尔的诗,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①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
②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
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
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
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
③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
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
④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
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
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
⑤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
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
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⑥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⑦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
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⑧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讯。
⑨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
⑩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
⑪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
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
⑫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⑬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⑭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
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⑮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⑯“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着我呀!”她热情地说。
⑰晚餐丰盛又美味。
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⑱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⑲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
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
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
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⑳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30日,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选用的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典型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贫穷与落后的集体记忆。
B. 第④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店员。
C. 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见到小冯,“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暗示小冯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
D. 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
8. “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邢峦,字洪宾,河间郑人也。
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
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
州郡表贡,拜中书博士,迁员外散骑侍郎,为高祖所知赏。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
然粟帛安国育民之方,金玉是虚华损德之物。
故先皇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
逮景明之初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
”世宗从之。
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峦至汉中,白马以西犹未归顺,峦遣将领卒六千讨之。
军锋所临,贼皆款附。
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
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
征授度支尚书。
先是,萧衍将角念等率众一万,扰乱龟蒙,土民从逆,十室而五。
峦身率诸军,自水南而进,遣平南将军杨大眼从北逼之,统军刘思祖等夹水造筏,烧其船舫。
众军齐进,拔栅填堑,登其城。
火起中流,四面俱击,乃陷贼城,俘斩数万。
初,侍中卢昶与峦不平。
昶与元晖俱世宗所宠。
昶、晖令亮纠峦,亮于是奏劾峦在汉中掠良人为奴婢。
峦惧为昶等所陷,乃以汉中所得巴西太守庞景民女化生等二十余口与晖,晖大悦,乃背昶为峦言于世宗云:“峦新有大功,已经赦宥,不宜方为此狱也。
”世宗纳之。
高肇以峦有克敌之效,而为昶等所排,助峦申释,故得不坐。
峦自宿豫大捷,志
行修正,不复以财贿为怀。
戎资军实,丝毫无犯。
迁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
峦才兼文武,朝野瞻望,上下悼惜之。
诏赙帛四百匹,朝服一袭,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
谥曰文定。
(《魏书·卷六十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逮景明之初/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
B. 逮景明之初/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
C. 逮景明之初/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
D. 逮景明之初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古代学官名,秦以前掌管议论政事及礼仪,汉以后专门掌管经学的传授。
B. 德治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要求统治者要修身勤政,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
C. 筏是指以竹、木或木桶竹桶等材料并排编成,用来渡河或航行的简易交通工具。
D. 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有地位有影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奖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邢峦文才俊美,富有才干。
他小时带着书卷四处拜师学习,虽然贫困却砥砺志学,于是博览群书,文才突出,很有才干,加上相貌堂堂,受到州里的推荐。
B. 邢峦倡导德治,主张节俭。
魏世宗初期,他上表建议朝廷要以德治天下,体恤百姓民生,同时针对当时进献的奢侈之风,提出节约之策;魏世宗予以采纳。
C. 邢峦有勇有谋,屡立战功。
他在汉中时,派遣将领,率兵六千讨伐,很快就使敌人诚心归附;平定龟蒙时,他亲自率兵,分派将领水陆齐进,一举攻陷敌城。
D. 邢峦掠良为奴,险遭构陷。
他在汉中时,因百姓去留问题,诛杀平民,掠良为奴;后因此而遭到朝中宠臣弹劾,幸亏他急中生智,及时补救,才逃过此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萧衍将角念等率众一万,扰乱龟蒙,土民从逆,十室而五。
(2)高肇以峦有克敌之效,而为昶等所排,助峦申释,故得不坐。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寓驿舍①
[宋]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 ①驿舍:此处指成都的一家作者经常入住的旅馆。
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
皆馆于是。
” 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
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的情感。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15.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他是个旷达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格调也是豪壮的,但政治上的失意,复杂的心情,还是在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体现出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据民政部统计,2019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一倍。
②平均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就有几百个左右。
③根据这些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自然村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