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器的研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
Journal of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Comprehensive)
Dec.2020 Voe.41No.6
2020年12月
第41卷第6期
一种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器的研发
邹群海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摘要:此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器通过对座椅的拉动,进而调整到适合的位置,满足不同腿长的运动员进行训练,克服了以往股后肌群训练器的使用局限性,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通过不同重量的重力块调整运动负荷,能有效地防止在锻炼的时候受到损伤。

该设计属于运动训练器材技术领域,能较好地为基层不同年龄田径运动员有针对性地对股后肌群进行力量训练提供帮助。

关键词:田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训练器
中图分类号:G82;TS9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02(2020)06-0068-03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et of a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Equipment for Hamstrings
ZOUQun-hai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3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 track and fielU training equip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athlete]ham-sieings.Theequipmenicomeswiih aseaiwhich can beadsusied ioaposiiion suiiabeeooeiheusee.Theeeooee,iicoued meei iheieainingneedsooaiheeieswiih di o eeenieegeengihs,beeakingiheough iheeimiiaiion ooihepeeeioushamsieingsieaining equipment while improving the training effect.In the meanwhile,an appropriate exercise load by adjusting the weight stacks can aeoid insueiesdueingiheieaining.Theineeniion beeongsioiheiechnicaeoieed oospoeisieainingequipmeni,w hich coued peoeidesieengih ieainingooeihehamsieingsooieack and oieed aiheeiesoodi o eeeniages.
Key Words:track and field;strength training for the hamstrings;training equipment
1大腿前后肌群力量发展不平衡导致股后肌群拉伤
田径运动是完美结合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跑、跳、投等技巧为一身的综合性体育运动,有运动之母之称'长期以来,股后肌群的拉伤是困扰田径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

传统的田径运动下肢力量训练多以加强伸膝肌(股四头肌)力量为主,如杠铃负重蹲起、多级跳、快速跑等。

很少有针对于股后肌群的专项练习,从而导致大腿前侧肌肉力量与股后肌群的力量严重不平衡,在快速的跑跳过程中容易造成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

因此增加股后肌群力量能有效的降低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

2基层训练单位没有适用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器械
我国特别重视田径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有关下肢力量训练器械的研发与应用一直在不断发展,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田径运动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训练器价格昂贵,适用人群大多是国家队、省队或科研所等有强大资金支
收稿日期:2020-09-30
基金项目:2018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GJJ181092;2019年江西省体育局课题项目,编号$2019041;专利号:CN201920490963.2,作者简介:邹群海(1982—),体育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第6期邹群海:一种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器的研发
-69 -
的单位。

而对于基层训练单位(
、中、小学),
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影响,享不到价 的训练
设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
调,发 层训练
位几乎没有适用的股后 力量训练器,致使运动员 前后 的力量 不平衡,出 量基
层运动员股后
伤的 °
本 设计的“一田径运动员股后 训练
器”,融合了 力量训练的优点和现代科学
的力量训练器械原理,设计了适用于运动员不 : 长的、独立的股后 训练器,操简单且价 : 中, 层田径运动员提供了 的股后 力量
训练的器材。

3 “一种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器”技术
设计方案
一 后
力量训练器,包 底板,所 底板的顶部 一端两侧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方滑口,所 方形滑口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长滑块, 所述长滑块的一侧外表
端边缘处均开设有
第一固定孔,所 方形滑口的两侧内表壁沿水平方
向均等
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且位于底板一侧
的第二固定孔的一端延伸至底板的外部。

所第二
固定孔的内表壁嵌设有固定销,且固定销的外表面
与第一固定孔的内表 设,所底板的顶部靠近
中心处一侧焊接有。


的顶端焊接
有 ,所 的两端均套设有手 ,所 长滑
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长滑块的顶部焊接有座椅,
且座椅的顶部 有座垫。

所长滑块的底部等距
滑动嵌设有多个滑珠,且滑珠的底部与方形滑口的
内部底 滑动 设, 所 底板的 部 中 处前
后两侧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底板的顶部
一侧两个拐角处均焊接有空。

所空心块
的内部底
中心处一侧焊接有空心圆柱,所
空 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
顶端延伸至空 的外部。

18 15 17 19 20 21 2 4 3 32 22
2 H Ml 1;
£諸濤諾臆題車UU
1
nn 1nnnnf inn £1mi 2 1111 B Hill
26 25 24 5
一种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器的正、俯视剖视图
1.底板;
2.空心块;
3.转动杆;
4.收线轮;
5.框架;
6.线孔;
7.转轴;
8.挡板;
9.支板;10.滑槽;11.手柄套;12.第二固定孔;13.固定销;14.第一固定孔;15.长滑块;16.方形滑口 ;17.握把;18.座椅;19.支撑杆;20.踏板;21.排齿;22.金属绳;23.拉钩;24.缓冲层;25.重 力块;26.拉环;27.空心圆柱;28.齿轮;29.滑块;30.直杆;31.滑珠;32.固定杆;33.固定槽;34.滑板%
-70-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2020年
4“一种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器”工作原理
通过对座椅18的位置进行移动,使长滑块15在方形滑口16的内部滑动,在调整到适合的位置时,将固定销13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2,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座椅18的位置进行固定。

人们坐在座椅18上,手部握住握把17,脚部推动踏板20,进而使排齿21带动齿轮28进行转动,由于齿轮28的转动,从而使转动杆3带动收线轮4进行转动,使收线轮4对金属绳22进行缠绕,从而使重力块25上移,松动踏板20,通过重力块25的重力,使踏板20复位。

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人们便于对股后肌群进行锻炼。

5“一种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器”的创新之处
首先,此训练器通过对座椅拉动,进而使长滑块在方形滑口的内部滑动,在调整到适合的位置时,将固定依次贯第一固定和第固定,可以更好地对座椅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其便于满足不同腿长的人群,在使用上可以更好地降低股后肌群训练器的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效果'
其次,此训练器采用单独的训练器,从而在使用上,便于运动员对股后肌群进行锻炼,坐上座椅,手住,脚部对踏板进推动,使排动
轮转动,使转动杆带动收线轮转动,由于收线轮的转动, 进对金进,使力进上移,可地对人的后进锻炼,人们松动踏板,通过重力块的重力,从而使踏板进行复位,重复上述动作。

运动负荷可以通过重力块的多种不同重量进行更换,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止在锻炼的时候受到损伤。

6结论
此股后肌群训练器的开发,旨在增加股后肌群力量来降低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风险。

根据不同的训练方式对下肢力量特征、神经肌肉系统的支配模式和基础动作结构的影响,探索满足不同腿长的运动员进行训练,克服了以往股后肌群训练器的使用局限性,提高了使用效果。

较好地为基层不同年龄段田径运动员有针对性地对股后肌群进行力量训练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宁.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力量训练方法优选的研究
[J].运动,2018(08) #17-18.
[2]万祥林.柔韧和力量素质对疾跑中股后肌群生物力学特
征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
[3]张琛浩.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力量训练方法设计及实验
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4.
[4]杨芳.短跑运动员大腿后群肌肉力量训练理论分析及训
练方法设计[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1.
[5]邵延磊.提高股后肌群力量和柔韧的实验性研究[D].青
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6&黄金凤.少年短跑运动员大腿后侧肌群力量训练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0(08)#690,692.
[7]陈怡.田径运动员肢体力量训练器的研发[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9.
[8]杨景贺.短跑运动员各肌群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J].田
径,2009(03)#21-22.
[9]陈为群.短跑运动员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J].福建体育
科技,2001(06)#20-24
责任编校:费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