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讲义: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 课时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一、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1.x-t图象: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位移x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常见的x-t图象:
(1)静止: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一条倾斜的直线.
3.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
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
1.v-t图象: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速度v为纵坐标,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1.如图1所示为某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质点在第1 s内做________运动,1~3 s 内________.第 1 s内速度为__________,1~3 s内速度为__________,3~5 s内速度为________,0~5 内的位移为________.
图1
答案匀速静止10 m/s0-5 m/s0
2.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它在0~12 s内的位移x=________m,路程s=________m.
图2
答案-60180
解析v-t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0~6 s内的位移x1=v1t1=10 m/s×6 s =60 m,6~12 s内的位移x2=v2t2=-20 m/s×6 s=-120 m,0~12 s内的位移x=x1+x2=-60 m,路程s=|x1|+|x2|=180 m.
一、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1.x-t图象: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位移x为纵坐标,描述位移x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
2.对x-t图象的理解
(1)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截距:纵截距表示物体的起始位置.
(3)交点: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
3.几种常见的位移-时间图象
(1)静止物体的x-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3中的直线A.
图3
(2)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中直线B 和C ,其斜率表示速度.其中B 沿正方向运动,C 沿负方向运动.
图4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由位移x =v 0t +1
2at 2可以看出,x 是t 的二次函数.当v 0=0
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是顶点在坐标原点的一部分曲线,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那一时刻的速度,图4中切线斜率逐渐增大,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
例1 一遥控玩具小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前15 s 内汽车的位移为30 m
B.20 s 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C.前1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 2
D.前25 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答案 A
解析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前15 s 内汽车的位移为30 m ,选项A 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
故15~25 s内汽车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0-30
25-15
m/s=-1 m/s,选项B错误;
前1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10~15 s内汽车静止,15~25 s内汽车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D错误.
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
1.位移-时间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位移-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例2如图6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图6
A.t=0时,A在B后面
B.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
D.A质点在0~t1时间内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
答案 B
解析由题图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错误;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正确;在0~t1时间内B的斜率小于A的斜率,故B的运动速度比A小,C错误;A质点在0~t1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之后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1.x -t 图象上两点坐标之差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Δx ,即Δx =x 2-x 1;
2.x -t 图象的斜率k =Δx
Δt
表示质点的速度;
3.交点坐标表示两质点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二、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
例3 (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7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 )
图7
A.在0到2 s 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 m/s 2
B.4 s 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
C.在0到6 s 末的时间内,位移为7.5 m
D.在0到6 s 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 m 答案 AD
解析 在0到2 s 末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Δv Δt =2
2 m /s 2=1 m/s 2,故A
正确;5 s 末质点速度方向改变,B 错误;0~5 s 内物体的位移等于t 轴上面梯形面积x 1=(
1
2×2×2+2×2+12×1×2) m =7 m.在 5~6 s 内物体的位移等于t 轴下面三角形面积x 2=-(
1
2×1×1) m =-0.5 m ,故0~6 s 内物体的位移x =x 1+x 2=6.5 m ,D 正确,C 错误.
例4 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运动,0~6 s 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8甲所示.
图8
(1)在图乙中画出物体在0~6 s 内的v -t 图线; (2)求在这6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答案 (1)见解析图 (2)18 m
解析 (1)第1 s 内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v 1=at =4 m /s ,v -t 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1~4 s 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4~6 s 初速度为第1 s 的末速度v 1=4 m/s ,加速度a ′=-2 m/s 2,末速度v 6=v 1+a ′t ′=0,v -t 图象如图所示:
(2)速度—时间图线与t 轴所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即x =(3+6)×4
2
m =18 m.
用v -t 图象求位移
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通过的路程为时间轴上、下方“面积”绝对值之和. 三、x -t 图象与v -t 图象的比较
注意:(1)无论是v -t 图象还是x -t 图象都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v -t 图象和x -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例5 (2018·浙江9+1高中联盟联考)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9甲所示,乙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在0~4 s 内,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图9
A.甲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路程为12 m
B.甲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6 m
C.乙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路程为12 m
D.乙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6 m 答案 D
解析 甲的运动情况:0~2 s 内向负方向做减速运动,2~4 s 内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4 s 末回到出发点,位移为0,路程为s =1
2×3×2×2 m =6 m ,选项A 、B 错误.乙的运动情况:0~
2 s 内向正方向做匀速运动,起点在原点左侧
3 m 处,2 s 末运动到原点,2~
4 s 内向正方向做匀速运动,4 s 末运动到原点右侧3 m 处,整个过程运动方向不变,路程为6 m ,位移大小为6 m ,C 错误,D 正确.
运动图象的应用技巧
1.确认是哪种图象,v -t 图象还是x -t 图象.
2.理解并熟记四个对应关系.
(1)斜率与加速度或速度对应.
(2)纵截距与初速度或初始位置对应.
(3)交点对应速度或位置相同.
(4)拐点对应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0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0
A.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运动8 s时离出发点最远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0 m/s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读出运动时间是8 s,此图象是位移-时间图象,不是运动轨迹,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物体先减速后反向加速,A错误;8 s时回到出发点,B错误;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C正确;t=4 s时刻速度为零,D错误.
2.(x-t图象)(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11所示,则()
图11
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出发时乙在甲前x0处
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
答案CD
解析由于题图是x-t图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甲从原点出发,乙从x0处出发,故B错,C对;由题图看出,甲、乙有两个交点,故两物体有两次相遇,D对.
3.(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12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2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 000 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 000 m
C.火箭经过120 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 m/s2
答案 B
解析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即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由题图可知t=120 s时,位移最大,
x =1
2×120×800 m =48 000 m ,故A 错误,B 正确;要落回地面,位移等于0,而120 s 时速度为0,位移最大,到达最高点,故C 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前40 s 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80 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变化的,故D 错误.
4.(v -t 图象的理解和应用)(2018·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联考)如图13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3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2 s 时,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 B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1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x ,横坐标表示时间t ,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
图1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匀速曲线运动
D.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 B
解析x-t图象所能表示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与负方向,所以x-t图象所能表示的运动也只能是直线运动.x-t图线切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题图可知,速度在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
2.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前方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应是()
答案 C
3.如图2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OA 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 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运动4 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OA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OA =15 km
1 h =15 km/h ,AB
段表示汽车静止;BC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BC =(30-15) km
1 h =15 km/h ;
CD 段表示汽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CD =(0-30) km
1 h =-30 km/h ,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
初始运动方向相反.运动4 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
4.(2018·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中期中)物体A 、B 的x -t 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 )
图3
A.从第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 s 才开始运动
C.在5 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 末A 、B 相遇
D.5 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A
5.如图4所示,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x -t 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在2~6 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
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 m
D.在t =8 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B
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乙=60-100
8 m /s =
-5 m/s ,负号表示朝着负方向运动,甲在0~2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6 s 内处于静止状态,A 错误,B 正确;在t =8 s 时,甲、乙相遇,此时甲的斜率即速度为v 甲=60-402 m /s =10 m/s ,
乙的速度为-5 m/s ,故两物体速度大小不相等,相遇时乙的位移大小为40 m ,C 、D 错误. 6.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A 、B 两质点在4 s 末速度相等
B.前4 s 内A 、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 末两质点相遇
C.前4 s 内A 质点的位移小于B 质点的位移,后4 s 内A 质点的位移大于B 质点的位移
D.B 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 s 末回到出发点 答案 B
解析 x -t 图象中,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4 s 末二者的斜率不同,所以速度不同,A 错误;前4 s 内A 、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 末两质点相遇,B 正确;前4 s 内A 质点的位移等于B 质点的位移,后4 s 内A 质点的位移等于B 质点的位移,C 错误;由图线切线的斜率知,B 质点先减速后加速,8 s 末回到出发点,D 错误.
7.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的v -t 图象如图6所示,由此可判断两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 )
图6
A.甲车大于乙车
B.甲车小于乙车
C.甲车等于乙车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 相同时间内,甲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位移x 大,因v =x
t ,所以A 对.
8.(多选)如图7所示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时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图7
A.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0 s
B.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
C.汽车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 m
D.汽车启动过程中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答案 BC
解析 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6 s ,A 项错误.汽车减速过程a =Δv
Δt =-2.5 m/s 2,B 项正确.
减速过程的位移等于0~4 s 时间内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x =20 m ,C 项正确.启动过程中,汽车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D 项错误.
9.(2018·东阳中学期中)某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其v -t 图象如图8所示,则( )
图8
A.在0~1 s 内做曲线运动
B.在1~2 s 内速度方向向左
C.在2 s 末离出发点最远
D.在1~2 s 和2~3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C
10.如图9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9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
C.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 B
解析 图线1是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是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x -t 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选项B 正确;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位移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C 错误;t 2时刻2开始反向运动,t 4时刻4的加速度方向变化但运动方向不变,选项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 s 速度达到4 m/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 s ,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 s 停止在井口. (1)画出升降机运动的v -t 图象. (2)求矿井的深度.
答案 (1)见解析图 (2)98 m 解析 (1)如图所示
(2)升降机的位移等于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 x =1
2×(20+29)×4 m =98 m. 即矿井的深度为98 m.
12.如图10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请回答:
图10
(1)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 (2)12 s 内的路程. 答案 (1)70 m (2)80 m
解析 (1)v -t 图象与t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由题图可知,质点在10 s 后将反向运动,故10 s 末位移最大,最大位移为x =1
2×(10+4)×10 m
=70 m ,所以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70 m ;
(2)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没有方向,所以12 s 内运动的路程为图象与t 轴围成的面积的绝对值之和,即s =(70+10) m =8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