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丰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惠农
种植技术
ZHONGZHIJISHU
荠菜丰产栽培技术
一、起源与分布
荠菜起源于中国,我国从南至北分布很广。
田间、路边、山坡随处可见。
二、形态识别及品种
荠菜茎直立,高20~40cm,单一或基部分枝,被单毛、分枝毛和星状毛。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
顶端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圆形,侧裂片3~8对;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
形,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
或锯齿。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
花小,白色;短角果扁平,种子两
排,浅棕色,千粒重0.09g,花期
3~5月,果期4~6月。
野生荠菜因地区不同,品种
各异。
目前栽培荠菜主要有板叶
荠菜和花叶荠菜两种类型。
(一)板叶荠莱又叫大叶荠
菜、粗叶头。
上海地方品种。
叶片
大而较厚,叶长10cm,宽2.5cm,
约有18片叶,淡绿色,叶缘羽状
缺刻,叶面稍具绒毛,遇低温后
叶色转深。
耐寒,耐热,生长快,
播后40d可收获,产量高,外观商
品性好,但冬性弱,春栽易抽薹。
(二)花叶荠莱又叫小叶荠
菜、碎叶荠菜、散叶荠菜。
叶窄,
较短小,约有20片叶,绿色,叶缘
羽状深裂,叶面绒毛多,遇低温
后叶色转探,并带紫色。
较耐热、
耐旱,冬性强,抽薹迟,播后40d
收获,适宜春栽。
三、营养成分与食用方法
荠菜的营养成分,见表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张谊模刘吉振
荠菜,别名荠荠菜、地米菜、护生草、只只草、棕子菜、地莱、填菜、鸡心菜、菱角菜、三角菜等。
属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荠菜以嫩叶供食用。
中国自古就有采集野生荠菜食用的习惯。
表1荠菜的营养成分(每100g可食用部分)
成分含量(g)成分含量(mg)蛋白质 5.2胡萝卜素 3.2
碳水化合物 6.0维生素C55.0脂肪0.4维生素B10.14
粗纤维 1.4铁 6.3
钙420.0
磷73.0
荠菜除了表1所含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草酸、苹果酸、丙酮酸以及黄酮、胆碱、乙酰胆碱等多种生物碱,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荠菜的嫩叶鲜绿,气味清香
甘甜,是很受人们青睐的绿色蔬
菜。
它的食法多样,主要有:①洗
净的荠菜可直接单炒或与肉类
炒食;②洗净的荠菜放入开水中
烫熟,捞起控出水分,加盐、味精
等调料拌食;③洗净烫过的荠菜
49
科普惠农
【科普惠农种植技术
ZHONGZHIJISHU
切碎,加入肉馅及调味品拌匀可包包子、饺子,清香味美;④切好的猪肝放入沸水中片刻,再倒入洗好的荠莱,做成荠菜猪肝汤,有助于因经常出血而致贫血患者的恢复;⑤大米淘洗干净煮粥至半熟时,将荠菜切碎放入锅内同煮,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⑥荠菜同豆腐一起炖食。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荠菜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种子发芽适应温度为20~25℃,生长适温为12~20℃。
气温低于10℃,高于22℃,生长缓慢,品质变劣。
荠菜的耐寒力强,-5℃时植株不受冻害,可忍耐短时-8℃低温。
在2~5℃经过10~20d,可在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生长时通过春化。
(二)光照荠菜属喜光植物,在光照好的条件下生长旺盛,也能够耐弱光,但长势较弱;遇上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光合产物少,植株生长弱,易发生病害。
(三)水分荠菜生长迅速,叶片柔嫩,植株较密,茎叶基本铺满地面,消耗水分量较大,需要经常供给充足的水分。
但水分过多,会使荠菜根变黑,失去吸收功能,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四)土壤肥料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都可以种植,尤以肥沃、疏松、湿润的黏质壤土最好,土壤pH值6~6.7。
荠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氮肥,应多次少量追施速效氮肥。
五、栽培技术
荠菜的适应性强,生长期
短,能够耐一定程度的低温,早
春发芽较早,如果排开播种期,
辅以保护地栽培,能够做到周年
生产与供应。
(一)整地、施肥荠莱的适
应性很强,除了利用整地成片种
植外,也可利用田埂、地头地边
种植。
如成片种植,秋播最好选
用番茄、黄瓜为前茬的地块,春
播以大蒜苗作前茬为宜,应避免
连作。
选好地块后,深耕15cm,
每667m2施1000kg有机肥作底
肥,整细耙平,作成宽约200cm
的高畦。
(二)分期播种,分批上市秋
播从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进
行,9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收获
的产量高。
过早播种,天气炎热,
干旱,暴雨多出苗不易,田间管理
困难;过迟播种,幼苗只有2~3片
叶子就遇寒冷,易受冻害。
春播一
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4月
上旬至6月中旬收获。
把作好的高畦畦面整细、整
平,土粒切勿过粗,以防种子漏
入深处,不易出苗。
秋播荠菜每
667m2用种量1.0~1.5kg,播期
越早,播种量越大。
春播荠菜每
667m2用种量0.6~0.75kg。
荠菜
种子很细,播种时要均匀拌和3
倍细土,播后用脚踏平畦面,有
利于出苗。
早秋播的荠莱如用新
籽,要打破休眠,通常以低温处
理,在2~7℃的冰箱中催芽,经
7~9d,种子萌动时播种。
早秋播
的荠菜,为了保湿,降低温度,播
后覆盖遮阳网。
(三)适时浇水在出苗前要
浇水保湿,浇水要掌握“轻浇、勤
浇”的原则。
(四)合理追肥秋播后3~4d
出苗,春播后6~15d出苗。
当苗有
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
667m2施0.3%的尿素1000kg,收
获前20d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收
获一次追肥一次,浓度逐渐提高。
(五)除草荠菜植株小,又
是撒播的,杂草与荠菜一起生
长,除草较困难,应结合收获,除
去杂草。
(六)病虫害防治荠菜的主
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花叶病毒病,
害虫是蚜虫。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梗
和种荚。
在秋天阴雨天气时易大
面积发生。
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黄
绿色至黄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形
成多角形,湿度大时病斑叶背面
长有白色霉层,干旱时叶变枯黄。
防治方法:避免与十字花科
蔬菜连作;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
度;合理施肥,注意排水;发病初
期可用72%烯酰吗啉可湿性粉
剂600 ̄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
隔5~7d喷一次,连喷2~3次。
花叶病毒病:全株性病变,病
株叶色变浅,出现轻型花叶,有的
外叶出现黄色花斑,植株矮化。
防治方法:重点防治传毒蚜
虫;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水剂
400倍液,或用5%植病灵水剂
300倍液,或用20%病毒A可湿性
50
科普惠农
科普惠农【科普惠农
种植技术
ZHONGZHIJISHU
粉剂400倍液倍液喷施防治,隔10d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蚜虫主要以成蚜或若蚜在叶背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发黄,叶片卷缩变形,使之商品价值降低。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减少虫源,周围地块也需防治。
可用10%吡虫啉10g/667m2,或用3%辟蚜雾3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适时采收荠菜是分次
采收的,每次要采收大的留小的,注意采留植株要均匀。
早秋播种的荠菜,在具有10~13片叶时就可采收,即9月上旬开始供应市场。
从播种到采收30~35d,以后陆续收获5~6次,第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
每667m2每次采收500kg左右,每667m2产量总计达2500~3000kg。
迟播的秋荠菜,随着气温降低,生长变得缓慢,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更长些。
10
月上旬播种的荠莱,45~60d后才能采收,以后可陆续采收2~3次,每667m2产量总计达1500~2000kg。
2月下旬播种的早春荠菜,由于气温较低,要到4月上旬才能采收上市。
4月下旬播种的荠莱,5月下旬可采收上市。
春荠菜一般采收1~2次,每667m2总计1000kg左右。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