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高考地理艺考生文化课专题一区域地理课时1世界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 降水多
西岸 (500~1000 mm)
南 北 纬 30 ° ~ 40 ° 的 大 陆 西 岸
降水量较多 (300~1000 mm)
特征
成因
全年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
多雨 气流
全年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
少雨 气流
夏季 多雨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全年 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 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 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 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南半 球
等温线较平直
海陆分布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 海 洋 面 积
广阔)
同纬 度
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地 形 ( 地 势
线向低纬凸出
平原的气温较高
高低)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
大 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要地形剖面图
三大地形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
,纵列分 ,大陆性气候显著;
北
布;西部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
美
山地,中 洋气流深入,使西
洲
部平原, 岸气候呈狭长分布
东部高原 ,降水自东南向西
和山地 北逐渐减少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
洋气流深入,使西
三大地形 岸气候呈狭长分布
南 美 洲
()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地形剖面图西部地势高,经度为60°W 两侧,应是南美洲。所以F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G 地形区在南回归线附近,应是巴西高原,大部分位于巴西 境内。故选C。第(2)题,E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上沿岸寒流影响, 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选B。
区:西部 ;高原地势较低,平 山地,东 原向东开口,利于 部平原、 大西洋水汽深入; 高原相间 山脉东侧为迎风坡
分布 ,降水多。巴塔哥
尼亚高原,为背风
坡,降水少
大 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要地形剖面图
大 洋 洲
三大地形 区:西部 高原,中 部平原, 东部山地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 洋湿润气流深入内 陆,内陆东侧降水 较多,气候狭长分 布;西侧背风坡,降 水少
要点二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 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 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 太阳辐射 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纬度因素)
北半 球
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 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 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 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大 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要地形剖面图
非 洲
“高原大 陆”,以 高原、盆 地为主, 地势起伏 较小
纬度的对称分布与 起伏和缓的地形, 使非洲气候南北对 称分布;东非高原 地势较高,虽在赤 道附近,却为热带 草原气候
欧 洲
海以山冰广拔 平 地 川 布最 原 为 地低 、 主 形,,南 原 的 洲 并 不气北 东 海 由 断候高 西 岸 西 增海中 贯 线 向 强洋间 通 等 东性,低 和 大使显、 曲 陆欧著平 折 性,
线
40°E
东欧平原、黑海、红海、 东非高原东部边缘
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穿; 黑海和红海,东非高原边
60°E
乌拉尔山、咸海、伊朗高 原、阿拉伯海
北沿乌拉尔山,南过阿拉伯 海,中穿伊朗和咸海
120°E
大兴安岭、渤海、台湾海 峡、澳大利亚西部
兴安、渤海、台湾海(峡), 澳大利亚西部
180°E
白令海、新西兰南北两岛 以东
南 极 洲
冰海雪 拔大 最陆 高,平 面 是对酷均阳寒海光原拔反因高射,之冰强一雪烈,
【方法技巧】 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 法。以赤道和本初子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
2.全球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十条重要经纬线
经纬线
北回 归线
纬 线
赤道
南回 归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红海、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 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 湾岛、墨西哥湾
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里 曼丹岛、 亚马孙平原
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 大利亚、 南美洲的拉普拉塔 河和巴拉那河、潘帕斯草原
记忆方法
一 湾两海三半岛, 还要经过台湾岛
刚果苏门前,亚马 家(加)里面 南非、澳 洲、南美 洲;拉普、巴拉向 南流
专题一 区域地理
★合理编排,有效备考。
1. 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2. 知识网络 3. 应试指导 4. 要点精讲 5. 能力摸底 6. 课堂评价
艺考生朋友,我的特点就介绍到这了。 来吧,及时拥抱我,大胆地走进我的空间, 让我们携手走进大学校园。
课时1 世界地理
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考试说明
教学要求
世界自然 地理和人 文地理概 况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 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 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 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 化。
【课堂导学】
四、要点精讲
要点一 世界重要区域的区域定位 1. 各大洲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
大 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要地形剖面图
地形复杂,地形复杂,气候多
起伏很大;样;面积广大,海陆
亚
中间高四 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洲
周低;高 季风环流典型;青
原、山地 藏高原隆起使大陆
面积广大 性气候增强
线向高纬凸出
流经过气温升高
洋流
2. 降水的分布
位置
年降水量
赤道附近
两极附近 大陆
降水多 (2000mm以上) 降水少 (200mm以下) 降水多
南 北 回 东岸 (500mm以上)
归线附 近
大陆 西岸
降水少 (500 mm以下)
内陆
降水少 (500mm以下)
中纬度
大陆 降水多 东岸 (500~1000 mm)
全年 少雨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夏季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多雨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
湿润 洋吹向陆地
冬季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 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方法技巧】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因素 (一)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原因: (1)纬度位置: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地区(不能理解为赤道)向两极逐 渐降低。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一样。低纬 度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 低。 (2)海陆位置:陆地上的等温线多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则较平直; 夏季陆温高于海温,冬季陆温低于海温。原因是陆地受热快,放 热也快,陆地冬夏温差比海洋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3)地形地势:同纬度地区,地势高处气温低。譬如,同在夏季,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而与其纬度相当的长江中下游 平原则是全国的炎热中心之一。原因是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 (4)洋流: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海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 寒流流经的海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 2. 人为原因: (1)人类大量排放人为热产生“热岛”效应。 (2)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典题展示2】 (2019·新课标卷Ⅰ13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 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 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 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 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 理环境。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 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 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 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水文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地理环境整体性原 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第(1)题,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 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 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 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 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 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 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第(2)题,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 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 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 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第(3)题,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 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 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 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 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 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第(4)题,黑海、地中海未 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 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 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
白令海中,新西兰东
【典题展示1】 (2018·铜陵模拟)下图为某地区沿南回 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该地中部地区为刚果盆地 C.F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 D.G地形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
(2)E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二)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降水不同,如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 多等。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 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注意:在影响气温的因素中,纬度位置是最重要的,它决 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其他因素则在此基础上将气温 分布复杂化。在影响降水的因素中,大气环流是最重要的, 它决定了降水的基本格局,而其他因素会使降水的地区分 布更加复杂化。
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 分布;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了 解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及其原因;了解世界主要人种、 宗教的分布状况
不同尺度 区域自然 地理和人 文地理的 主要特征
理解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如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 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 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 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 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知识网络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2019年
新课标卷Ⅰ13题,里海附近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变 化带来的影响
2018年
新课标卷Ⅰ36题,俄罗斯港口建设对周边地区经 济的影响
2017年 新课标卷Ⅱ7~8题,世界的气候
备考策略
强化区域定位。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理事物 之间的相对位置。结合地图册,熟练掌握区域的位置特征,做到 心中有地图,能够掌握手绘略图的方法。特别是准确辨析重要经 纬线经过的地理事物更是复习的重点。本专题重在考查地图的空 间定位能力,历年来的高考都有涉及,在复习中应重点突破以下 几个方面: 1.把握区域特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自然及 人文因素区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该地区的典型特征。在掌握 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加强与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的联系,学会从成 因、区位条件等角度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2.阅读地图、勾画地图。要善于读图,利用地图去表现地理事物 的特征,充分利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不能孤立地死记硬背每个 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 3.对比区域、列表比较。世界各国虽然各具特色,但在自然条件、 经济特点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先列出两国自然条件、 经济地理等有关表格,再根据地图、教材内容填表,相互比较, 加强理解。
20°W
格陵兰岛、冰岛西侧、 大西洋东部
冰岛以西格陵兰;大西洋中 东部
本初子 大不列颠岛、伊利比亚半 零度经线、大不列颠、伊比
午 线 岛、几内亚湾
利亚、几内亚湾
经
20°E
斯 的 半 南岛堪 海 非、的 、 高地纳 波 原维德、中亚平好海山原望、脉、角刚、巴果波尔盆罗干地、斯巴刚堪尔果的干、纳;南非维波、亚 德好山 平望, 原角波 、罗 地的 中海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