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剧场教学设计
课时一:三只小猪盖新房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熟练的复述故事.
2分角色表演故事,注意语气表情等方面的练习.
3激发儿童喜欢表演、喜欢参与的欲望。
活动重点:
能熟练地看图复述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剧--三只小猪盖新房,谁能说一说故事里都有谁?那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看图片边回忆这个故事.(图片说明:图片做成书的样子,可以一边翻看,一边回忆故事情节)二根据故事回答问题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复述故事:一天,猪妈妈对三只小猪说什么?三只小猪是怎么回答妈妈的?三只小猪离开猪妈妈后他们都来到了哪啊?老大是怎么说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请小朋友一起表演一遍.
最后是谁的房子救了三只小猪啊?为什么大灰狼很容易就把老大老二的房子弄倒了,却撞不倒老三的房子?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因为老三做事最认真!
三.小朋友故事表演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表演表演这个故事吧!(四名小朋友为一组,分组表演,戴上头饰随音乐来表演)
四活动结束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精彩.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那只小猪啊?
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以后都像猪老三学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一定做到最好才行!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
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
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
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4.集体表演。
一、活动目标
1.再现文学作品情景,综合感知人物形象、语言。
情节的美,激发幼儿同情善良、僧恨丑恶的道德情感。
2.喜欢观看童话剧,并能说说其中的内容。
二、活动流程
听故事——看童话剧——自由表演
1.听故事。
(1)老师先讲故事,使儿童对作品的情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听后重点理解。
①引导孩子主动发问。
②教师设问:七个小矮人救白雪公主,救了几次?怎么救活的。
七个小矮人为什么要救白雪公主?
2.看童话剧。
(1)创设“大舞台”表演场景
(2)师生同演。
(3)观看表演后由主持人请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与全体小朋友见面,通过插问,对话,激发儿童的情感。
为孩子准备一些头饰、木偶。
道具等供孩子自由表演。
课时四:《花脸虎的喷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按情节线索进行想象。
2、尝试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感受体谅、关心别人的心情。
能够积极参与童话剧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激趣设疑
1、幼儿每人一张薄纸,感受"喷嚏"的威力。
(教室中自由活动)
2、介绍故事名称,讲述第一段。
提问:花脸虎打了这么有威力的喷嚏,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尝试按线索想象。
1、操作教具,讲述第二段。
运用渐进提问方法。
导语:那么是不是发生了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事情呢?边操作提问
C、看见树上的鸟窝,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听讲第二段后:这时候花脸虎会怎么想?小动物们又会怎么想?
2、听讲第三段:
3、尝试思考和想象,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体验角色情感变化。
三、创编结尾,倾听完整故事。
导语:老师也想了一个结尾,现在我把整个故事和我编的结尾讲给大家听吧。
四、概括讨论,表演延伸。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你愿意学学它们吗?(可表演或寻找需要帮助的事,作为延伸结束。
)
3、请孩子们积极参与童话剧的表演。
课时五:卖火柴的小女孩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和故事中人物的对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培养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和发散性。
2.要求幼儿按故事情节发展分角色表演,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和敏锐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看动画,听录音,学习表演人物的表情变化,培养幼儿情感的丰富性。
(三)人格目标
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大胆探索,互相合作,培养其合作性、高自控性、独创性和自主性。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引出故事名称,出示字条“卖火柴的小女孩”。
2.看故事VCD,提出要求。
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回忆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
(二)引导幼儿回忆人物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1.出示各角色对白的汉字条,幼儿点读。
2.讲述和分析各角色特征,并在旁白和对话前贴上表情娃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如:小女孩:有谁来买我的火柴?(哀求的语气)
3.有表情地表现人物对话,再次练习。
(三)学习表演故事
1.准备阶段。
幼儿自由交谈,议论怎样演,教师可适时参加幼儿的交谈,确定角色的分配人选。
2.预演阶段。
(四)观看表演
1.创设情境布置舞台,根据演出需要,穿好服装,拿好道具。
2.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参加表演的人员。
观众可边观看表演,边跟着演员做动作。
课时六:三只熊
一、活动目的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孩子想表演的愿望。
二、活动过程
(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孩子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在门口等,敲门……)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
(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
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课时七:太阳小草雨点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愿望及行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2、发展幼儿大胆想象及表演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各种有趣的方式引出小草、太阳、雨点(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三者对人类的作用。
2、启发幼儿根据太阳、小草、雨点三者的相互作用展开联想创编简单的故事。
3、请幼儿欣赏大班幼儿表演的故事《小草》。
提问:这是关于谁的故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4、请幼儿学习故事《小草》(课件),学说故事对话,体验角色的情感。
提问:
(1)太阳送给小草的是什么?他们怎么说的?
(2)雨点送给小草的是什么?他们怎么说的?
(3)故事的最后,小草说了一句什么?
5、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并请幼儿表演故事。
6、启发幼儿思考并讨论:小草的成长得到了谁的帮助?你的成长又得到过谁的帮助?他们是怎样帮助你的?你有没有想到过帮助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
7、活动延伸
结合日常活动开展帮助别人的活动,并教幼儿进行简单记录。
课时八:小熊请客
第一阶段预设活动目的:
1、通过反复感受,使幼儿知道名称,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场顺序,能集体分大组表演。
4、培养幼儿看表演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第一遍观看表演,并提问
三、第二遍观看表演。
1、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四、第三次观看表演,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及动作。
五、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观看了表演《小熊请客》,也表演了一会儿,下次,我们也来表演好吗?
课时九:小猪变干净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能不争抢角色。
2、能在相应的场地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
3、能与教师一起布置游戏场地。
活动过程:
1、领幼儿来到游戏场地,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
“这就是垃圾场,是谁喜欢在这玩。
”
2、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幼儿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
3、师操作动物头饰集中练习角色对话。
教师与幼儿共同示范表演。
(鼓励幼儿大胆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各角色)。
小猪很胖用什么声音?小鹅会怎么说?小兔会用什么声音说话?
4、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
5、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
课时十:开小船
一、活动目标:
1、引导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及动物形象的特点,感受其中的幽默。
2、启发大胆想象,培养的扩散性思维。
3、教育在遇到困难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4、丰富的词汇:光光滑滑、摇摇晃晃、推、拉、拖。
二、活动过程与方法
1、导入主题,引起兴趣。
小朋友,今天听说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河对岸去玩,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让我们开着小船出发吧!(放音乐,请幼儿进场找座位)
小朋友,刚才你们是怎样过河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又是怎样过河的吗?
2、欣赏“开小船”故事动画
3、帮助孩子理解作品。
4、制造悬念,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拓展思维。
教师:小动物们玩了一会,大家都觉得饿了,这下该怎么办?请小朋友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小动物吧?(让幼儿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5、操作电脑,并根据故事内容继续提问:
6、仿编故事。
这些小动物都很聪明,可是它们把莲藕、茄子、香蕉都吃了,这可怎么回去呢?大伙快帮它们出出主意,看看怎样帮它们过河?(拓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结伴讲述)
7、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帮小动物想到了好多办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东西帮小动物过河吧。
课时十一:小红帽与灰太狼
一.:课堂目标:(1)让孩子们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3)让孩子们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二、游戏小故事
“我不愿演大野狼”
在和孩子们商量分配角色时,可能出现谁也不愿意扮演大野狼这一角色,问其原因,可能会说:“大野狼那么丑,我才不要演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反面角色,纷纷拒绝。
角色没有分配好,谈何表演呢?于是,老师们得和孩子们展开讨论。
首先,老师必须告诉孩子们,角色的美与丑,都是故事中必须有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角色形象。
如果没有大野狼的狡诈,也衬托不出小兔子的机灵与兔妈妈的勇敢。
其次,即使你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也不能说你就是不光彩的。
相反,很多著名的演员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
无论正面反面角色,只要你演好了,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是表演的真谛。
课时十二:春天里的童话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猫钓鱼》,并从中受到深刻地教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通过歌舞剧《春天的童话》的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趣味律动,带入情境
1、跟着《春晓》的音乐律动进教室(播放课件)
2、师生问好
二、引入,播放春天的课件
1、尝试创编
(1)创编角色
师:根据课本插图和歌词内容,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中有哪些角色?生:叙述者,小猫、蜻蜓、蝴蝶、猫妈妈……
师:说说你喜欢表演什么角色?
生:……
(2)创编动作
师:你喜欢的这个角色要怎么表演?(请个别同学上台表演或全班一起尝试不同角色的表演动作)
(3)创编台词
师:大家想一想,小猫放下钓鱼竿去追蜻蜓,他会对蜻蜓说些什么?
生:略
(4)编配头饰和道具
生;老师,表演的时候如果能穿上漂亮的服装再配上道具,那就更精彩了。
师:说得好!但是我们是在上音乐课,没办法准备那么多的服装,不过,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漂亮合适的头饰、效果也不错啊!
大家想一想《小猫钓鱼》这部音乐童话剧需要哪些头饰和道具?(小猫、蜻蜓、蝴蝶、猫妈妈等头饰,钓鱼竿、水桶、小凳子等道具)
2、小组合作讨论编排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分工排练。
(唱歌组、表演组、主要演员组、服装道具组,音响组并推选一名导演负责该剧的组织协调)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演并分工排练。
3、汇报表演
引导学生表演时应面向观众、感情要投入,注意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等等。
4、评价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初步学会了创编音乐童话剧,并尝试了音乐童话剧的表演,通过创编和表演,大家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播放《小猫钓鱼》音乐,学生随意表演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