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2012年~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等县2012年~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调查天等县2012年~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对其展开细致分析。
结果综合2012年~2014年的统计结果来看,突发安全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为县(乡镇)小学和县(乡镇)民办托儿所(P<0.05),且传染病事件发生率高于食物中毒事件(P<0.01),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低于乡镇(P<0.05)。
结论2012年~2014年天等县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先上升后下降,且县(乡镇)小学和县(乡镇)民办托儿所的发生率最高,主要发生在乡镇,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为传染病事件。
标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影响因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涵盖的内容较为宽泛,包括突然发生,并对或可能会对社会群体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的严重传染病疫情,也包括病因不详的疾病,甚至包括严重性食物中毒等相关对群体产生重大危害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波及范围大,影响深远,我们通过对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形考量可知,发作突然以及发作地点属于人群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等诸多特点,是其足够引起大众关注,引发深思的关键所在[1]。
学校,一个人群相对集中、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对防控措施的要求也相应要增大很多。
为此,本文特对天等县2012年~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展开调查,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天等县2012年~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标准,特将天等县的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传染病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
根据调查结果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1.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据调查结果显示,天等县2012年共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3例,2013年为59例,2014年为56例;突发安全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为县(乡镇)小学和县(乡镇)民办托儿所(P<0.05);传染病事件发生率高于食物中毒事件(P <0.01)。
見表1、2。
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低于乡镇(P<0.05),见表3。
3 讨论
在本次的调查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为传染病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
主要针对人群为学生。
透过本次调查结果来看,2012年~2014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场所为县(乡镇)小学和县(乡镇)民办托儿所,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县高中(职高)和县初中(P<0.05),其原因在该年龄段学生的免疫力较为薄弱,自我防范意识较低[2]。
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低于乡镇(P<0.05),则说明城区卫生质量较高,安全意识较强。
针对传染性疾病及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预防:①加强疾病防范宣传教育。
学校应在显眼位置张贴与传染病相关的宣传标语,每年要组织疾病防范宣传讲座,讲解疾病防控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另外,加强学校食堂的卫生督查工作,避免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现象[3];
②疫苗接种。
传染病的普发季节为春、秋季节。
容易产生呼吸道感染、流感及水痘等传染性疾病。
学校应安排疫苗接种工作,组织学生逐一进行疫苗接种。
同时对已受感染的学生予以隔离处理,切断感染源[4];③建立防控体系。
县疾控中心要建立防控体系,重点关注低龄学生的健康情况,另外,对学校周边小饭馆、零售商店加强管理,对其卫生质量实施监控,对无营业执照的摊位进行处理,从而规避饮食风险,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5]。
综上所述,2012年~2014年天等县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先上升后下降,且县(乡镇)小学和县(乡镇)民办托儿所的发生率最高,主要发生在乡镇,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为传染病事件。
参考文献:
[1]李未.2004-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12,01(02):99-100.
[2]郭泽芊,袁华芳,车昆屏,等.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05(04):321-322.
[3]吕锐利,马西平,赵国,等.平顶山市2008-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07(04):852-853.
[4]蔡和宋,黄帆,曾伶,等.三明市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08(07):905-906.
[5]邢秀雅,陈叶纪,刘永孝,等.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09(10):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