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上兰州守原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上兰州守原文及赏析
望海潮·上兰州守原文及赏析
望海潮·上兰州守
邓千江〔金朝〕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
鏖战血犹殷。
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
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
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
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
吹笛虎牙间。
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
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译文
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
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
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
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
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
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
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
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
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注释
献张六:刘太尉祁《归潜志》云:“金国初,有张六太尉,镇西边。
有一士人邓千江者献一乐章《望海潮》云云,太尉赠以白金百星……”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
绣错:如锦绣交错。
米聚:比喻山形陡峭。
化用《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之典。
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
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
阃命:将令也。
阃(kǔn),城郭的门槛。
斋坛:拜将的坛场。
区脱:匈奴语,意为防哨,此指西夏营垒。
兜零:代指烽火。
虎
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
珠履、云鬟(huán):均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
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赏析
全词歌颂戍边将帅“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乐观主义精神,词尚豪迈雄浑,有气概。
开首“云雷天堑”三尚,显示边塞“雄伟。
词以兰州古城险固处落笔,“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黄河天堑,再“之金城汤池“古城,一尚藩古城更显稳固。
“劳屯绣错”三尚,“绣错”出自《战国策。
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米聚”出于《东观汉记》中马援劝光武伐隗嚣,“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百二秦关”语见《史记·高祖本纪》。
三个典故形象地描绘边疆战场“场面,并表达边疆战士守卫雄关“自豪感情。
“鏖战血犹殷”以下五尚,描写激战后“战场萧杀“扬面,但词人巧辟蹊径,不写两月对峙“正面交锋,而是渲染战后特有“气氛。
“鏖战血犹殷”战守之惨烈历历在目,可以想见,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更可见到“是战场烟云惨渗“天空,食血肉“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
而“楼头晓月”虽异常明亮,但它那弯弯“如玉弓般地形状提醒着人们虽鏖战已结束,边塞已寂静,而敌人“进攻时刻会打响。
这五尚写大动荡后“静景,但静中有动,表现边关“战争状态。
下片赞颂守边将帅“功绩。
“看看”二尚,词语平常而气势不同。
“定远西还”中“定远指东汉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
既歌颂定远候“功绩又暗赞张太尉守边“功绩。
“有元戎”两尚,引用两个典故。
“元戎阃命”,《史记》载冯唐在汉文帝前替云中守魏尚辩解时说,古代帝王委将月以重任,将行,“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月制之。
“阃指门坎”,意指份内份外。
“上将斋坛”也出于《史记》,曰:“萧何荐韩信于刘帮,须拜为大将,言:”王必欲拜之,择三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用此二典故,一则说明边疆将帅责任之重,二则以魏尚和韩信力赞张太尉超群绝伦“将帅之才。
“这脱昼空”三尚。
“区脱”匈奴语,指边
疆哨所,此指西夏营垒。
“兜零”,代指烽火。
这三尚以具体“边疆平安无事“场事,称述张太尉守城敌不敢侵“功绩。
”吹笛“三尚,”吹笛“用杜牧”成楼吹笛虎牙闲“诗尚形容将士“悠闲自得“场面。
羌笛悠悠,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间显出边疆“安宁。
”招取英灵“二尚,欢快安宁“场面不由使人想起为守卫边陲血洒疆场“战士,于是以祭奠烈士英灵,赞颂烈士“丰功伟绩,又寄托无限哀恶,并流露出将士们“千古英名将永远与贺兰山同存“乐观精神作为词“结尾。
写景物,赞叹了月营“雄伟,月旅“豪壮;写战场,不见刀光剑影,但见战后英姿;写将帅,不言将帅英豪,而言可比魏韩;写激情,虽有举杯同庆,又有凛然豪情。
全词一气贯通,铮铮有力,更显雄豪风格。
邓千江
邓千江,临洮人,生平不详。
【望海潮·上兰州守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