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相互依存,只有具有与别人合作共处、互相协作能力的人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有人说:21世纪不仅是竞争的时代,也是交流合作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别人分工协作,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协作精神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灵魂,协作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1-2]。
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需要通过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从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这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团队中生活、在团队中学习、在团队中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统筹能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团队与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则是指团队内这种每一个人以团队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互相协作的心理品质和文化形态。
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因为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
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利用人家的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2”的绩效。
目前,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业务能力表示满意,但也普遍认为大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所形成的共识。
为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式也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在教学实践,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团队式教学方法,不仅对学生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与大家相互信任、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而且还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矛盾。
2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
2.2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3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原则,实践性教学是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提供了比教师讲授更加丰富、直观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时实践性教学环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团队式实践教学过程
图中各环节均以学生为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3.1设立团队目标
组成团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某一项共同目标,团队目标是团队成员今后工作、学习过程中共同努力的方向,设立团队目标在团队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分成四个层次,即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行业及专业特点来制定的,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及德智体三个方面;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在各门课程的体现和具体化,是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单元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是单元教学的核心,是达成课时目标的阶梯;课时目标,是课堂教学结束时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3]。
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涉及较全局的目标,是需要在学生团队组建之间就形成的,也是需要学生认真学习的。
为了加强学生参与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则可以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助设立。
3.2合理组建团队
组建团队有多种方式,有强强组合,也有强弱组合,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团队要有明确的目标;②成员之间要能够彼此尊重、互相沟通;③成员之间的能力要具有互补性;④团队负责人应认真负责,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和威信。
在团队式教学中,既要创造学习上的竞争态势,更应该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组,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尽力做到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完成了团队的组建,还要组织各组成员学习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并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各组自助完成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制定,这样更有利于大家对团队目标的了解,更有利于调动大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
3.3过程指导与监督
教学过程主要目的还是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一方面,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和了解每组、每位同学的工作进展,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要及时解答,对于学生工作中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协助其改正,对于没能按进度完成的也要指出并督促其积极赶上;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少数学生不能按计划或要求进行工作,教师也应做好这方面的监督工作。
3.4团队绩效考评与激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生各组将完成或部分完成预定的工作,教师根据学生组的工作情况作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也是非常必要的,以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功效。
此时,若能让同学参与,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4目标引导下的分级团队实验课教学实践
电子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中采用“目标驱动教学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自立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课题组分别在电子测试与实验,电路分析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了“分级团队组合教学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4.1电子课程设计“分级团队组合教学法”
按照“分级团队组合教学法”的设计思想,实训通过以起点较高的同学担当领队等组织者的角色,根据一定的组成原则(下转第82页)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
胡涛
(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别人分工协作,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环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引入团队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统筹能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团队;团队精神;
教学实践89
.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
界(上接第89页)组合成若干团队,并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协助教师主动去帮助组内其他同学。
同一个组的同学互相帮助,完成某项共同的教学目标。
具体实施分为形成团队组合与团队目标的制定、团队教学实践和实践总结等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教师通过测试、与学生交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基础及接受能力等,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一个教学班级分为若干实训团队,指定或选举团队负责人,并在团队负责人的组织下学习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第二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课时目标和单元目标,在不同的时段团队成员轮流作为主力,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并控制教学进度;第三阶段是收官阶段,在学生的参与下对教学效果作综合评价,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4.2计算机技术基础“分级团队组合教学法”
设计课程的“分级团队组合教学法”实施也是将实验课教学分为团队组建、教学目标的学习与制定、在教师指导下中完成教学任务、评议与完善教学成果等三个阶段。
实践表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及各成员积极参与制定教学任务并最终完成,将教学内容巧妙地分布到一个一个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程所要求得知识,其自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5总结
教学实践表明,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分级团队组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分组要注意均衡搭配,人数适当,一般以3~5人为宜,团队成员要能优势互补,尽可能缩小组间的水平差异;②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并要注意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③在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团队的阶段性目标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制定,更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不易产生抵触情绪;④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注重引导。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也是交流合作的时代,将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融于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团队精神教育的有利补充和实践,
更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1]袁华春.课堂教学与团队精神[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111-112.[2]李钜恒.团队式教学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06(8):12-128.
[3]戴春山,朱东亮.目标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2(9):121-122.
[责任编辑:杨扬]
(上接第90
页)一直都是一大笔开销。
购买云平台的防病毒软件来取代购买防病毒软件权限对大学中成本的节省有着重要意义。
4结论
作为一项新的科技和商务模式,云计算证明了低成本一样可以带来超级计算能力。
云计算代表了社会网络的特征———共享、合作和共
赢,并且为信息化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潜力。
它为大学信息化教育所面
临的软硬件设备不足和高投入问题带来了希望,为高校信息化和大学教育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杨扬]
板孔→边墙周边孔→拱部周边孔,其中辅助孔按先内后外的顺序逐排起爆。
起爆网络的联结采用:火雷管—导爆管—导爆管雷管的起爆网络。
为了保证后起爆的网络不被先起爆的炸断,设计采用孔内微差的起爆网络。
各炮孔内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不但控制同段起爆的最大药量,又能有效地控制每段雷管间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不叠加。
这样既能保证岩石破碎达到理想爆破效果,又能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
表5上台阶②部掘进爆破参数表(循环进尺1.6m)
3.4.8
装药结构
循环进尺0.8m 时周边眼及掏槽眼、辅助眼装药结构均采用柱状装药,药卷装至孔底;循环进尺1.6m 时周边眼及辅助眼装药结构均采用间隔装药。
4爆破减震控制措施
4.1控制最大一段药量和单孔药量以既有隧道至爆源中心的距离R
为安全控制半径
,以质点振速
限值[v]=5cm/s 为控制标准,通过反算各开挖部分允许的最大一段药量。
炮孔按浅、密原则布置,控制单孔药量,使一次爆破的药量均匀地分布在被爆岩体中,同时采用毫秒雷管进行微差爆破,以减小爆破地震动强度。
4.2采用合理的减震掏槽形式
楔形掏槽具有掏槽效果好、能为辅助眼爆破创造较好的临空面等特点,可以减少辅助眼爆破时的震动强度,本项目采用楔形掏槽。
5结论
5.1上跨既有铁路运营线隧道施工的隧道是极高风险施工,确保运营线的安全是新建隧道施工的关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整个隧道爆破设计、施工全过程。
5.2爆破参数需根据初步设计经现场爆破检测后不断调整确定;通过不断分析研究探索,多次调整施工工艺、爆破参数、支护参数等,采用多种综合技术,探索出了适合该类型隧道爆破施工的方法,确保了施工安全。
5.3不论如何好的爆破设计和施工方法,既有线施工必须遵照营业线施工“八不准”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Z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S].中国工程爆破协会,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10121-200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4]陶颂霖.爆破工程[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5]成都铁路局.成铁运[2008]78号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Z].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Z].2008.
[责任编辑:王迎迎]
爆破位置
炮孔类型孔深m 孔数段别单孔药量kg 药量小计kg
上台阶②部
辅助孔1 1.6610.60 3.60辅助孔2 1.6630.60 3.60辅助孔3 1.6650.60 3.60辅助孔4
1.61070.60 6.00辅助孔5 1.6890.60 4.80辅助孔6 1.611110.60 6.60辅助孔7 1.613120.607.80底板孔 1.612130.809.60周边孔1 1.622140.5011.00周边孔2
1.6
23
15
0.50
11.50
8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