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处于疾病救治需要,对一些重病患者需要对气管进行切开手术,手术过后预防肺部感染十分关键。

本文对某医院入院治疗的1118例患者进行恢复观察和研究,分析和了解肺部出现感染的原因,过应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研究数据进行记录,最终得出调查结果。

对通过合理的感染护理方法,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以及发生几率都有所缓解,因此,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肺部感染预防护理,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进一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保障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气管切开;预防;肺部感染;原因;对策
前言:一般呼吸道梗阻的患者需要对患者的气管进行切开手术,进一步治疗疾病。

气管切开属于创伤性手术,应该对预防肺部感染工作提高重视,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避免造成患者的更大损害[2]。

导致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应该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本文以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和分析了病情资料,总结一些导致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

1资料与分析方法介绍
1.1资料
将某一医院两年间就诊的118例呼吸道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年龄区间在32-58岁之间.主要的疾病种类有脑外伤、颅内血肿39例,脑干损伤29例,高血压至闹出血患者25例,脑梗死16例,同时有3例颅内静脉破裂和6例炉内动脉瘤破裂患者[1]。

这些患者均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

同时匜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

对患者进行病理病原检测,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

最终确定导致肺部感染的原因。

感染的病原菌为肺炎球菌、厌氧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

1.2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病理信息,研究病历,对患者的肺部感染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
肺部感染的诱因有: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无菌技术操作不够严格,未及时进行消毒,患者气道干涩。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和抗生素使用不当也是重要诱因。

2护理方法
2.1加强患者所在室内环境的管理
术后患者所在的生活环境应该加强管理,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空气清新、流
通顺畅,同时定期消毒。

早晨,应该对床位附近进行消毒和清扫,及时更换被褥,整个工作应该保持轻盈,不要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在清扫地面时要注意
先洒水,避免灰尘飞扬。

另外,要提醒和制止过于频繁的家属探视,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防止病毒交叉感染,也可以利用紫外线灯对患者室内进行照射消毒,每
天照射1至2次,每次不低于2个小时。

2.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
这对患者进行救治和护理环节,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在每项操作的执行过程中
注重无菌操作,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原则开展救治工作,特别是在进行患者吸痰
工作时,工作开展前后应该进行双手的消毒和清洗,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流程。

同,时合理使用雾化器,雾化器使用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

另外,工作
人员应该及时更换患者的呼吸设备管道,应用无菌蒸馏水对管道进行湿化处理,
每天需要更换一次,能够有效的阻止细菌污染和感染问题的发生。

当护理治疗工
作中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以及其他分泌物,或者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该进
行及时的转移和消毒,做好隔离处理。

所有工作都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执行标准开展,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

2.3湿化患者呼吸道
基于救治工作的需要,对部分患者进行细谈处理。

吸痰工作开始之前,应该
对其进行湿化处理,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良好的状态。

对于一些痰液稀薄的患者,
用适量的应用雾化剂进行吸入治疗,并进行反复性操作,进行短暂的反复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药物对气管的损伤,同时也可以避免患者发生频繁的咳嗽。

应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气道的湿化,应用庆大霉毒40万u与生理盐水混合,并搅
拌均匀,进行吸痰前的冲洗,并将5ml的湿化液注入患者器气管,然后开始常规
的吸痰。

当吸痰量适宜,可以将湿化液滴入气道,并用无菌纱布对患者的伤口进
行覆盖,无菌纱布需要经过生理盐水浸泡,可以保持患者切口处的湿润。

2.4科学合理进行吸痰
医护人员开展吸痰工作时,首先应该从痰液较多的部分开始入手,运用听诊
技术,明确较多痰液存在的位置,确定吸引顺序,首先将浅部位的痰液进行及时
清理和吸出,然后对痰液较深的部位进行处理,此时应该关闭负压吸引装置,保
持动作轻柔,顺利进入吸痰部位,避免过深插入和用力过猛,导致气管黏膜组织
受到损伤,会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

2.5合理应用抗生素
结合具体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十分关键,避免抗生素的胡乱使用而引发患者菌群失调,大大增加了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

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可以采用广谱抗生素,同时也可以联合其他抗生素进行
协同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流程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护理人员在核对审批流程无
误后才能进行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

3结果分析
对118名患者进行科学护理,有100名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并很快恢复出院,有12例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原因导致未愈死亡,另外有6例患
者由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导致治疗无效而死亡,最后算出118例患者治愈率为
84.7%。

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肺部感染的发
生几率很高,引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有很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总结了一些主
要的诱因,包括患者居住环境空气流通不畅,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
行操作,同时,对于一些重要污染源没有进行及时隔离和消毒,除此之外,患者
自身气道干涩,不够湿润,抗生素的选择不够科学合理,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患者
出现术后的肺部感染问题,基于此,医护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具体的肺部感染诱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芸. 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49).
[2]罗宇华,郑静静,周梓琴.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7(36):4591-45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