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管理范文第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保健管理范文第10篇
1我市儿童保健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儿童保健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出生缺陷儿童的致残率,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城市区,通过对儿童的系统化管理,使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城区儿童的健康水平。

但是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相对滞后,对我市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以往我市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为村医负责制,即儿童体检由村医负责。

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不能健康开展,甚至有些行政村这项工作形同虚设,儿童保健工作普而不及的现象普遍存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1村医本身不具备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儿童体检质量,致使体弱儿和小儿四病不能及时筛查出来。

1.2村卫生所受到医疗卫生市场化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卫生所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单纯以经济利益为重,不做或不愿意负责公共卫生工作,94年文件规定的保健保偿提供的服务费,仅仅是现在物价规定的服务费的五分之一,各级政府又不给足够的补贴,造成村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3村级保健服务机构从服务场所到保健设备、辅助检查等都不能满足儿童保健服务需要。

1.4村医普遍存在保健意识和大局意识淡化,对群众的保健知识宣传不够,也造成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差。

经过多年实践看,在村级推行儿童保健工作难度大,成本高。

究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模式的不合理,造成农村的保健服务不到位,保健服务质量低,保健工作失去实际意义。

2建立新的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规范保健管理
鉴于目前农村儿童健康保健服务不到位,工作质量低的现状,2008年我们决定改变原有的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把原来由村医承担的儿童健康检查集中到乡镇卫生院由专业科室承担。

并使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可使农村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充分保证。

具体要求如下:
2.1在农村卫生院设立妇幼保健科,工作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具体为:
(1)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2)负责本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检查(包括集体儿童和散居儿童);
(3)负责辖区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
(4)负责“三网监测”、“三项报告”和妇幼工作数据的统计.整理.上报工作;
(5)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管理工作;
儿童的健康检查集中到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科后,村医生的工作职责:
(1)负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的上报工作;
(2)负责孕产妇的上报工作;
(3)协助妇幼保健科完成儿童健康检查工作;
2.2人员配备
需要2-3人从事这项工作,要求中专以上学历,获得职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热爱妇幼保健工作的人员担任。

2.3配齐必要的保健设备。

2.4对居住偏远的儿童,妇幼大夫定期深入到村进行体检。

3改变模式,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
3.1政府可以由分散投入转变成集中投入,即减少了开销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3.2为儿童保健服务的主体由村医变成了乡镇级医生,保健服务质量会大幅度的提高。

3.3在卫生院设立保健科,可以使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充分体现保健服务的实际意义,使群众受益。

3.4各镇区卫生院领导认识到通过开展保健工作,能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4新的管理模式的试点实践
为使这项工作开展的稳妥、有序并收到预期效果,我们选择通远堡、四门子、宝山、边门做试点单位。

通远堡医院是个综合性医院,年分娩量较大,交通条件较好,代表大的乡镇;四门子医院较小,不是助产单位,交通条件不好,是小乡镇的代表。

宝山和边门为各片区代表,有助产单位,分娩量不大。

试点工作得到了乡镇政府和乡镇卫生院的支持和配合,试点工作开展顺利。

5结果
2008年年底,我们对基层保健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表2。

6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