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的WCDMA室分规划与优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枢纽的WCDMA室分规划与优化论文
交通枢纽的WCDMA室分规划与优化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几年湖北GDP 增速高于全国均值,近年湖北加快了“中国光谷”、“数字湖北”和“智慧武汉”等信息基础建设步伐,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为移动通信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湖北作为“九省通衢”,枢纽地位凸显,现已基本形成全国路网中心。
日新月异的交通与现代移动通信紧密依存,在交通枢纽中采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使交通中枢更灵便,可让用户体验更完美。
通信业界经验表明,数据时代的业务70%以上主要发生在室内。
交通枢纽相关的建筑场所人员集中、业务需求量大,室内覆盖及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因此通过完善交通枢纽的 WCDMA 网室分覆盖及其性能,可为吸引更多的用户、促进市场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2 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WCDMA 网室内分布系统(为方便描述,下文将 WCDMA 网简称为“W网”,将室内分布系统简称为“室分” )在规划、建设、维护及优化全过程管理中,除选址建设困难、物业问题较难的问题外,还面临以下主要难点:根据场景特性进行系统规划的程度不足。
早期的W 网室分存在部分弱覆盖、泄露、底噪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室分规划关系密切,后期整改时需进行结构改造、器件增补,通过优化方式的解决空间有限。
由于室分站点分布广,设备种类多、器件杂,涉及场景类型多,且室分资源常受外因影响,设备资源变更较为频繁,这些因素导致室分数据维护量大且更新较难。
前期的室分基础数据管理中,由于室分名称统一性不够,各专业关注的侧重点不一致,导致室分数据维护准确性、一致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室分数据维护管理思路及方法需要改进。
如何根据交通枢纽用途、结构及建筑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W 网室分规划思路、策略与方法?由于室分站点分布广,设备种类多,器件杂等问题增加了室分基础数据维护复杂性,如
何更好地提升室分基础数据维护的效率与效果?针对W 网室分优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室分优化工作?
第二章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中国联通 WCDMA 网承载了话音业务和中高速数据业务,可向用户提供语音、短信、邮件、浏览、下载、游戏等业务。
但随着用户数增加,建筑物内话务密度不断上升,仅靠室外宏蜂窝覆盖已无法满足覆盖及容量需求。
近年湖北高速、高铁建设速度加快,需要通过 W 网室分建设不断提升重点区域的品牌形象及客户感知,而室分覆盖方式种类较多,如何根据厂家特点选择更好的 W 网室分覆盖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2.1 WCDMA 无线接入网简介
无线接入网络包含一个或几个无线网络子系统 RNS,一个 RNS 由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若干个 Node B 组成。
目前联通的无线接入网选择 R99/R5/R6/R7 版本,同步建设HSDPA 和 HSUPA,部分热点区域引入“HSPA+”技术,并根据业务需求扩大覆盖范围。
2.2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位于图 2.1 无线接入网中的 NodbB 以下位置。
室分覆盖主要用于单层面积比较大、无线信号不易穿透的楼宇。
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无源分布、有源分布、光纤分布及混合分布系统。
无源分布系统直接用基站做信源,采用 RRU 拉远方式覆盖,不使用直放站、干放等有源设备。
无源分布系统主要由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等组成。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是将信号通过泄漏电缆传输,并将信号泄漏到所需覆盖的区域。
泄漏电缆其外导体的开口就是一系列的缝隙天线,起到发射和接收信号作用。
泄露电缆适用于公路、铁路隧道,过江、过湖、过山隧道及地下长廊等。
在有源室分系统中,由于引入了直放站或干放设备,在监控和设备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劣势,最大的问题是抬升信源基站底噪,影响系统容量和接入性能。
测试表明,采用无源室分系统时,信源基站的上行底噪基本不随话务变化而变化;采用有源室分系统时,信源基站的上行底噪基本随话务增加而增加。
第三章交通枢纽场景分类研究 (10)
3.1交通枢纽细分场景特点 (10)
3.2交通枢纽室分规划需考虑的问题 (12)
3.3交通枢纽室分建设总体原则 (12)
3.4交通枢纽室分覆盖标准 (13)
3.5本章小结 (13)
第四章交通枢纽 WCDMA 网室分规划 (14)
4.1机场 W 网室分规划 (14)
4.2火车站 W 网室分规划 (2)
4.3汽车站 W 网室分规划 (23)
4.4地铁 W 网室分规划 (23)
4.5隧道 W 网室分规划 (28)
4.6室分天线选型与布放原则 (32)
4.7室分异频组网技术介绍 (34)
4.8本章小结 (37)
第五章交通枢纽 WCDMA 网室分优化 (38)
5.1室分基础数据维护方法 (38)
5.2室分 W 网评估测试方法 (43)
5.3 W 网室分优化关键点 (46)
5.4 W 网室分优化问题的界定标准 (46)
5.5 W 网室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7)
第五章交通枢纽WCDMA网室分优化
5.1 室分基础数据维护方法
做好室分数据常态化收集、整理与更新,便于维护、优化人员全面掌握各室分站点现状,遇到问题时可快速响应,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可对室分精细维护及优化产生较大作用。
但是,当前室分基础数据维护,包括交通枢纽 W 网室分站点的基础数据维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将进行初步探讨并给出解决方案。
1、由于室分站点分布广、设备种类多、器件杂、涉及场景类型多;室分设计方案较宏站复杂,有些室分常采用几种组合方案;2、室分资源常受外因影响,导致设备资源经常
变更(如增加、拆除和改造室分设备)。
这些因素导致室分数据维护工作量大且需长期进行数据维护管理;3、由于室分系统的复杂性,可作为统计单元的节点也较多,如楼宇建筑、室分系统、BBU、RRU、直放站和干放等,这些节点间的关联方式较为复杂,存在着一栋建筑物被几套室分系统覆盖或一套室分系统同时覆盖几栋建筑物的'情况。
在每栋楼宇和每套室分系统中,也都存在着BBU、RRU、直放站、干放等设备的各种组合。
因此,要建成一个易于使用的基础数据库,必须选择合适的统计单元。
总结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交通枢纽分场景特点,阐述了交通枢纽WCDMA 网室分系统的规划、优化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优化的思路、策略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室分基础数据维护上提出了“树”形维护理念,建立了数据管理模型,开展了数据结构搭建工作的具体实践。
在 W 网室分优化章节中,就覆盖、速率、切换及泄露等常见问题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思路、步骤,制定了操作流程,并结合湖北联通的 W 网室分专项优化实践,给出了常见问题的典型案例。
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与效果。
通过该课题,制定了一套交通枢纽 W 网室分分场景规划策略、思路与具体方法,达到了从规划角度提升室分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的基础;研究了一套理念相对先进,模型符合实践需要,数据结构逻辑性较强,数据关联性相对较大的室分基础数据维护方法,为提升室分数据维护效率奠定了基础;探索一套交通枢纽 W 网室分常见问题的分析流程、解决步骤与具体措施,可供处理相关室分问题时参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