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区别高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区别高矮》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简单地说出高和矮的区别。

2. 能够辨认出一些高和矮的物品。

3. 了解到高和矮对不同事物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高和矮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纸和铅笔。

2. 高和矮的图片。

3. 高矮的物品(如杯子、书、椅子等)。

三、教学步骤:
1. 打开课程:向学生简单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高吗?什么是矮吗?”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萌发对高和矮的兴趣。

2. 基本概念的讲解: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学生展示高和矮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

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将高的物品和矮的物品分类放置。

3. 制定规则:告诉学生要模拟一个比赛,我们要依据高矮来进行比赛。

提前准备一些高和矮的物品作为比赛用品,比如高的篮球、矮的足球等。

4. 进行比赛: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高和一个矮的人。

让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将准备好的高和矮的物品放在圆圈中央,然后按照老师的指示拿起一个物品进行跑动,比赛
规则是不允许两个高的或两个矮的同时拿起物品,只能是一个高的和一个矮的同时拿起物品。

比赛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交流感受,分享比赛中的困难和乐趣。

5. 总结:回到教室,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简单回答“高和矮有什么区别?”并给出一些简单例子,引导学生将教室里的物品分为高和矮两类。

四、教学提示:
1. 打开课程的阶段要简洁明了,引发学生兴趣。

可以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2. 在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实物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3. 比赛环节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高矮对比赛的影响。

4. 在总结环节中,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延伸:
1. 通过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中不同物品的高矮差异,并将观察结果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2. 利用角落时间或者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些高和矮的物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带领学生去学校图书馆或者户外体验一些高和矮的活动,比如观察大树和小草的高度差异,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