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2
月22日,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下
发的《少先队改革方案》明确指出,现阶段少先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1]。

少先队是一支积极向上的学生队伍,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东部学校和西部学校在队伍建设及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现象,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也表现出差异。

无论从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度,还是从为学生个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研究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的现状分析本文选取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某小学作为调查地点。

本调研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该县是西部地区的一个贫困县,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具有代表性;第二,该县是笔者的家乡,笔者在这里成为少先队的一员,因而对此县小学少先队建设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选取了白水县县城某小学几名已加入少先队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据了解,这几名小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在班级里深受其余学生和教师的喜欢。

访谈中,主要设置了以下几项问题:①你有没有加入少先队?②你什么时候加入的?③你有什么职位吗?如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或委员;④你为什么要加入?⑤加入以后你有没有什么改变?⑥你有没有参加过少先队的活动?⑦你知道少先队是做什么的吗?受访的几位学生根据上述问题依次给出答案。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几乎都是在一、二年级时由教师统一组织加入了少先队,但大多数都是普通队员,较少有少先队小干部。

这些受访的小学生表示,加入少先队组织并没有特别的变化,且少先队活动较少,只参加过“红领巾广播”这一项活动,并没有参加过其他少先队活动。

通过上述调查可知,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比较薄弱。

学校少先队建设不完善,队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也不强烈,甚至队员认为加入少先队的意义仅在于佩戴红领巾,至于为何要加入少先队,学生自己也搞不清楚。

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认知模糊,对少先队真正的内涵并不了解。

二、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原因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原因主要包
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
在访谈可以发现,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这说明学校对少先队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强,对少先队知识宣传不够。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存在欠缺。

在少先队组织中,辅导员起着培养及促进队员对组织认同的关键作用。

然而,因为县城教师流动性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设立专门管理少先队的工作人员。

少先队辅导员一般由某门课的代课教师兼任,一旦该教师离职,班级少先队的相关工作也会暂停一段时间,流动的辅导员队伍极大地影响了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

不仅如此,如今很多资历好的教师都调往省城学校任职,这又增加了教师队伍的流动程度,西部城镇的教师岗位常有空缺,导致未调走的教师工作更加繁忙,对少先队的管理更加力不从心。

(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由于县城总体师资力量薄弱,很多教师身兼数职,既要管好教学又要做大队辅导员,教师精力分散,学习不全面,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比较浅显,专业能力也不强,举办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流于形式,缺乏创新。

辅导员在少先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辅导员自身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才能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少先队伍。

但是,通过访谈可以发现,由于辅导员对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活动形式不够了解,“手拉手”“雏鹰争章”等重要活动并没有渗透到少先队活动,导致队员对这些活动闻所未闻。

(三)少先队员的成长项目较少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少先队员加入组织以来,仅参加过“红领巾广播站”这一个活动。

在广播站中,少先队员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他们的组织认同感。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正处于自律道德阶段,其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及合作或自律的道德。

这个时期的学生以协作和相互尊重为基础,他们通过具体的行为活动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发展,并且在活动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多接触各种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2]。

西部城镇由于重视语、数、外等学科而并未设置相关的少先队活动课程,
作者简介:王睿姣(1993—),女,满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

摘要:为了提高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促进全国少先队的均衡发展,文章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某小学为
例,探究了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了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8)18-0044-02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探究
王睿姣,魏兆锋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致使少先队活动缺少实践载体,缺少完整的计划,成长项目较少,导致少先队员对组织没有过多的认识,缺乏组织认同感。

从实际情况看,少先队成长项目较少还表现为活动存在成人化、形式化、课堂化等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西部城镇的部分学校并未依托区域化团建,整合用好城乡团内外各类阵地,导致无法组织开展社区、校外少先队活动,难以组织直接服务于学生和家庭的公益项目。

少先队成长项目不足且缺乏特色,会极大影响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

(四)少先队仪式感不够强
学校在建设和发展少先队时,还存在仪式感不强的问题,且没有及时学习新的先进理念,没有注入新的活动形式,学校对该组织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的陈旧模式,学校及辅导员也没有组织专业的人员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学生虽到二年级全部加入了少先队组织,但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该组织的意义,只知道佩戴红领巾这一点不同,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加入组织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少先队员对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建议针对上述导致西部城镇小学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的原因,笔者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一)完善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制度
为加强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同,学校必须完善组织领导班子、辅导员等人员的管理制度。

各学校要加强联系,共同推进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县少工委作为城镇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核心机关,要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学习搭建平台[3]。

学校也要加强师资建设,设立专职的少先队辅导员,注重对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减轻西部城镇小学教师的流动程度,积极为辅导员创建对外学习的机会,对辅导员的选任要严格要求,加大对其综合素质的考核。

(二)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素质,加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性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将身兼数职的教师从繁重的课务和其他工作任务中释放出来,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以及更好地组织开展少先队的各项活动。

辅导员在少先队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联系组织与学生的桥梁和关键,一个辅导员自身的修养对少先队员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要想培养优秀的少先队员,培养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辅导员不仅要有优秀的理论基础,也要为队员树立人格榜样。

由于队员自身发展特点,少先队的教育内容在很多方面未能实现,这就需要辅导员以身作则,用善良、诚信这些良好品质感染少先队员。

同时,上级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力度与广度,多渠道建立少先队工作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一方面,学校要注重辅导员队伍的选聘和培训,要对选用人员进行多方面审核,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学习培训,可通过“手拉手”等活动,达到吸收经验的目的,
不断给辅导员注入新的活动理念,让辅导员在举办活动时不断创新。

(三)开展富有特色的红领巾活动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基层少先队组织开展生动活泼、时代感强的主题日和课内外、校内外少先队实践活动。

所以,积极开展各种红领巾活动是增强队员组织认同感的重中之重。

少先队员通过参加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而且可以在活动中加深对组织的认识,增加自豪感和使命感。

城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开展各项活动,如仓颉造字文化。

除了开展红领巾广播站这一个活动外,也可以开展读书会、汉字书写、帮扶帮助等活动。

为促进少先队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少先队的基本知识,观看先进人物事迹视频等,感受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团结。

学校要充分发挥“雄鹰奖章”的积极作用,鼓励队员积极参与活动;加强对外联系,通过“手拉手”活动,增长少先队员的见识,提高少先队员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体验教育”为核心,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组织认同感。

(四)强化入队仪式,但要注意避免形式化
学校要抓好基础建设工作,特别是抓好队前教育,让少先队员了解队名、队旗、红领巾及队礼的含义、队的领导者、队的作风,学会系红领巾、会行队礼、会呼号、会唱队歌,通过这些形式让少先队员对组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入队仪式。

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少先队组织的相关制度,实施者才能有序地执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

四、结语
少先队是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这是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文通过对西部城镇某小学几名少先队员的调查访谈得知,该小学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薄弱的主要原因包括学校对于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不够完善、辅导员队伍专业性有待提升、队员成长项目较少、少先队仪式感不够强。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的建议是学校要完善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制度;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加强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性及专业能力;开展富有特色的红领巾活动;强化入队仪式,但要注意避免形式化。

本次研究虽然是针对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但鉴于该小学在西部城镇学校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本次研究对西部其他城镇学校如何提升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关于印发《少先队改革方案》的通知[DB/OL].(2017-02-22)[2018-08-10]./61gqt/wjk/pdf/201704/P020170425347625951415.pdf.[2]孙君.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79.
[3]陈凤静.浅析农村学校的少先队工作[J].时代教育,2013(10):283.其他作者简介:魏兆锋(1976—),男,汉族,安徽当涂人,副教授,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