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
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8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应运而生的技术成果是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2.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
——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
4.《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

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1865年美国“全国劳工同盟”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
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
6.“开棉、清棉、摊棉……这一切工艺都是放在厂房里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

60年前要200—300人来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和机器就能完成。

”为此最应感谢A.瓦特B.斯蒂芬森C.富尔顿D.爱因斯坦
7.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8.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该著作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9.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B.第一国际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10.下图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
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的推动
11.英国近代铁路运输始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项的铁路条例支持修建铁路,到七十年代,英国建成了全国的近代铁路运输体系。

以下列哪一项重大发明为英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A.改良蒸汽机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改进
D.电动机的出现
12.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她们的劳动更便宜。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
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
13.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14.“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
A.生产方式B.家庭结构C.生活方式D.经济结构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新航路的开辟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16.如图所示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是
A.改良蒸汽机B.水力C.畜力D.电力
17.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日不落帝国”的形成D.工业革命的完成
18.下面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

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A.恩格斯B.丘吉尔C.马克思D.列宁
19.《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
A.直接选举制 B.资本主义制度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政权
20.《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1.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
A.海内外市场广阔
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
C.劳动力资源充足
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22.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

这部著作是()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3.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24.“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A.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马克思
25.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为大机器生产解决了最关键的动力问题。

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从1801年到1841年间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人口大幅上升,农村人口逐年下降,故D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商业革命、议会改革与题干无关,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反抗法国资产阶级,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埃及华夫脱运动均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故A是反抗资产阶级,BCD均是反抗殖民主义,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A。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

①拜占廷帝国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拜占廷帝国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廷文化灿烂;④拜占廷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陷落。

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组织等”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加,故D符合题意;题干图表信息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组织等”是解题的关键,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加。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捕捉题干中的关键句“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由此可知,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重要机器是蒸汽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良蒸汽机的是瓦特。

因此A正确;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B错误;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C错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D错误。

综上故选A。

【点睛】
到十九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的重大飞跃。

蒸汽机提供了持续稳定、有效便捷的动力,用热力代替了人力,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此内容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在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C正确;ABD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C。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②处的时间为1871年,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巴黎公社。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表现,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836年,排除;B项成立于1864年,排除;D项发生在1917年,排除。

故选C。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工商业城市或城镇,故D正确;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故A错误;外来人口的增加不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16世纪之交,故C错误。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到19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建成了全国的近代铁路运输体系,故A符合题意;发电机的发明、内燃机的改进、电动机的出现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4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前后,女性突破家族的束缚,参加工业生产,说明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说法太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宪章运动爆发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A符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B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纺工和织工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体现了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体现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5.C
解析:C
【解析】
依据图表反映的信息是,从1750年至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即工人的增多,而农村人口不断下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C项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出现在15——16世纪,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B项;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没有直接影响国家人口的变化。

排除D项;故选择C。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图中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蒸汽机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使用的动力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因此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在1825年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A项符合题意;BC项都在蒸汽机改良之前,动力不稳定,排除;D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排除。

故选A。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在交通运输领域,以蒸汽机为动力,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的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故D.是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

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的德国,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7年出版《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1883年,在英国伦敦去世, C项正确;ABD三项人物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D符合题意;直接选取体现不了“新”,古希腊就有了直接选取,资本主义制度、共和制与巴黎公社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说明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知,卡莱尔认识到工业革命期间,人们大多坚持利益至上的原则,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的追求,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故D符合题意;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2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本书”指的是《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乂的历史趋势。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古代世界的高峰。

当时,公民的权利被扩大,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而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则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分析图片数据,可以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是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故答案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