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审题:高一语文备课组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星宿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
渐渐的,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
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
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宿比较复杂,零乱。
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
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
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
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
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
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
还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
“三垣”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二十八星宿。
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
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称北极星“微帝”等。
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
《论语·为政》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空。
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斗七星被称为七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主管星。
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
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对政治、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
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四象”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星宿体系。
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非比寻常。
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
D.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来越高。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
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
”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
”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
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
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
”后闻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
庆历二年,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①因是荐弼。
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不报。
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
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
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
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
明
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
弼曰:“此守臣职也。
”辞不受。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
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弼
为相,守典故
..,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
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
帝虚位
..五起之,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
英宗立,召为枢密使。
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
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
注:①夷简:吕夷简,时任宰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流民擅取听:听任
B.天下传以为式.式:格式
C.弼为相,守典故
..五起之虚位:空着职位..典故:先例 D.帝虚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富弼“王佐”之才的一组是(3分)()
①少笃学,有大度②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
③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④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⑤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⑥自弼立法简便周尽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自幼好学,才华出众。
范仲淹非常赏识他,认为他是“王佐才”;晏殊在看了他的文章之后把女儿嫁给了他;他在制科考试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B.富弼见识卓越,虑事周详。
康定元年发生日食之后,他建议撤除宴会舞乐,在驿馆中招待使者,执政者未采纳此建议,而契丹却撤除宴乐,令朝廷蒙羞。
C.富弼忠于朝廷,勇于担当。
契丹屯兵边境,派遣使者谋取隔占宋朝国土,富弼不顾朝臣的一致拦阻,挺身而出,为主分忧,接待应对契丹使者,据理力争。
D.富弼变革创新,救民水火。
河朔大水,灾民流离,食宿无着,他一改前人聚民施粥的陈旧方式,调动官、民之资,养生丧死,成效显著。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因是荐弼。
(2)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9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8.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
9.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
(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9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
2.古诗中经常使用倒装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辛弃疾的《永遇乐·口
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四十三年,,。
”
3.古诗词中,“雨”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
切,,。
”李清照《声声慢》中“,到黄昏,。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
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
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
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
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
这是初识风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
”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
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
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
”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
”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
那时称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
施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
”这下教室里的紧张气氛轻松了。
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
”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
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
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
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
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
”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
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
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
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
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
此为劳改一得。
”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
再读禁不住笑了。
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98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
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D.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
(3)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
对此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伴随落日的余晖,辛弃疾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鸿雁南飞,江.河日下
...,诗意油然而生。
B.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上映以来石破天惊
....,近日又被曝出主题曲《时间煮雨》与日本歌曲《风车》结构音质完全一致,涉嫌抄袭。
C.有些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如果对方的想法与自己的南辕北辙
....,就不太愿意接受,而不去认真思考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
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
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
1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困难重重,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
不易。
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C.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 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中,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
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内心里拥有善,,,。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15.根据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弘一法师是个怎样的人。
(20字以内)(5分)
弘一法师艺术成就斐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20世纪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早年的他积极践行儒家慷慨济世的理想,曾作《祖国歌》,发誓“度群生哪惜心肝剖”。
中年之后,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将书
16.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
条,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5分)
①现代汉语,一“典”即通。
②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
③一本字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只填序号)
理由: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非洲谚语)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C(三垣并不在二十八宿之内。
)
2.A(“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表述错误。
)
3.D(强加因果。
原文是“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
)4 B 式:样板,典范。
5 C(①只是说他好学有气度,不是有才能的表现;③表现他忠心勇敢,非才能。
) 6 C(“一致拦阻”错)
7.(1)朝廷选择回访(复)的使臣,大家都认为契丹人的想法不可预测,没有人敢前去,夷简因此推荐富弼。
(2)富弼规劝所管辖地区的百姓拿出粮食,加上政府的粮食,获得公私房舍十余万处,让流民分散居住,以方便他们用柴用水(烧水做饭)。
8.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评分标准:特点2分,心境4分。
)
9.②运用拟人手法,(1分)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2分)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2分)。
10.略
12.(1)(5分)C E (C给3分,答E给2分,B答给1分;答A、D不给分。
B“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是在深挖灵魂,做自我检讨,而《才与德》一文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表述。
故给1分。
A 施蛰存说“没有拜读完”,只是一种调侃,体现的是他幽默风趣的特点,作者认为施教授不应当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而不是不应该不读完作品。
D“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程度过重,客观上有讽刺的效果;不是批判,是一种巧妙的敷衍和自我保护。
)
(2)(6分)①生活中,幽默风趣,慈祥可爱。
②学识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见解独到。
③在动荡中,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
(每点2分,每点中有两个要点。
意思对即可。
)
(3)(6分))①“抄”是模仿,从模仿走向创作是初学者的必由之路,符合创作规律。
“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
”②“抄”是开阔眼界,博采众长。
“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
”(每点3分,要有概括有分析。
)
(4)(8分)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总的来说就是低调、忍耐的处世态度。
(1分)具体表现:①自损形象,自我抹黑,态度坦诚。
他自曝是鲁迅笔下的“洋场恶少”;告诉学生对自己的意见要“批判对待,小心中毒”。
(1分)②自我检讨,主动承认“错误”。
写了《才与德》之后,主动找党委承认错误,深刻反省,得以再登讲台。
(1分)③用幽默机智化解危机。
如:发现工农子弟对讲课观点不满后,及时“提高声调”,化解紧张气氛;用幽默笔调写改造日记,引人发笑又容易得人宽恕。
(1分)
看法:示例一:生活中的逆境总是难免的,面对逆境,有的人宁折不弯,气节可嘉,但往往是悲剧结局;有的人变节夺志,抱憾终生。
而像施蛰存一样的真正的智者,既能坚守大节,又善于调整心态,讲究技巧,最终迎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4分)
示例二:“留得青山在”是身处逆境时低调忍耐的人生态度,是保存实力、自我保护,以待时机另图发展的人生智慧。
同是文革中,施蛰存隐忍低调,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而老舍却不堪折磨而投湖自尽,两者相比,施先生无疑是人生的智者,而老舍让人倍感遗憾。
(4分)
(“留得青山在”的作用2分,联系生活中正面或反面的事例、现象2分,共4分
13.D (D.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A.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B.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合语境C.南辕北辙:本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
后比喻行动和目的截然相反。
)
14.C.(A.语义重复。
“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 B. 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
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D。
“在…中”,缺主语)
15.B 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②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③应接在②后,④与“循环”相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16.(5分)弘一法师是多才多艺、由儒入佛的艺术大师。
(“多才多艺”“由儒入佛”各2分,“艺
术大师”(1分)
17.选序号(1分)(1)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2分)巧妙突出了词典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2分)
(2)以对仗形式,(2分)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2分)(3)运用排比,(2分)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