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综合测试2(无答案) 新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
1.没有火灾,没有地震,仅仅是教室外的一场大雨,竟然使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

重庆市彭水县某学校同样在楼梯口发生拥堵、踩踏,造成5名学生严重受伤,数十人轻伤。

这些事实说明( )
①生活离不开秩序②秩序离不开规则③不守规则就会造成危害④规则需要强制人们遵守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原甘肃省宕昌县县委书记王先民因受贿千万余元被判处死缓。

经过法院审理,王先民因涉嫌受贿1 000余万元,并对其300多万元家庭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一审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主要对违法犯罪的人具有约束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和朋友开玩笑编发一条假地震信息,结果引起恐慌,导致大量市民露宿街头。

巩义男子曹权伟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地震信息罪,被送上了刑事审判庭。

这一案例反映了我国法律( )
①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②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③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权利④打击违法犯罪⑤其实施要靠国家强制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5.漫画《法盲的胆量》提示我们( )
法盲的胆量
A.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B.爱法,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C.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D.法可有可无
6.李某站在长城上,一番左顾右盼后,俯下身子,用大毛笔蘸了油漆在城墙上写字:“秦朝始皇创伟绩,修筑长城延万里……”结果,李某因损坏名胜古迹被拘留10天并处200元罚款。

李某的行为是( )
A.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B.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C.违反刑法的行为
D.违反宪法的行为
7.片段一:张三开车闯红灯。

片段二: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乙丧失了劳动能力。

片段三: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片段四: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以上行为分别是( )
A.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8.以下图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9.一市民准备结婚装修新房时,发现有人私自进入该房将屋顶管道拆改,遂起诉维权索赔。

法院一审判决,楼上住户负责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掌管钥匙的物业公司对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楼上住户的行为( )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是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
10.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那么,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行政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违宪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在严打整治春季攻势中,1~4月,重庆市共破获刑事案件3.76万件,打击处理1.41万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0.7%,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38.5%,“两抢一盗”、扒窃等侵财案件数同比下降15.3%,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刑法就是( )
A.打击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法律
B.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
C.制裁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行为的法律
D.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法律
12.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二审在陕西省高院开庭审理。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原判。

药家鑫故意杀人犯罪的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

这说明犯罪的必然结果是( )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危害性
C.民事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
13.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合肥“割喉案”作出二审宣判:鲍飞终审维持一审判决,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两位受害者经济损失15万余元。

案例中死刑属于,剥夺政治权利属于( )
A.主刑附加刑
B.附加刑主刑
C.民事责任行政制裁
D.行政制裁民事责任
14.在大学是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因出色的专业素质曾任深圳某设计所所长;作为人才引进考入江津区……如果没有受贿的污点,原江津区规划局副局长陈渔的履历看起来很“光辉”。

然而,6.3万的受贿金额就让这个34岁的年轻“人才”官路走到终点。

荣昌县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
年。

这充分说明违法犯罪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要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要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 )
①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②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③只要不造成重大伤害,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行为④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某校七年级学生小刘经常拿同学的东西,喜欢“顺手牵羊”,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①不偷不抢,拿点同学的东西,没啥②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因此要不因恶小而为之③未成年人应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④我们不能歧视小刘,应主动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改正错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16.多次犯罪获刑的许某,刑满释放后仍不知悔改,纠集狱友赖某等制造了闽东史上勒索最高赎金达300万元人民币的特大绑架勒索案。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主犯许某系累犯,故予以重判,判处其无期徒刑,没收个人财产;赖某等4人因绑架罪被判5~14年不等有期徒刑;16周岁的洪某被以抢劫罪判有期徒刑4年……16周岁的洪某获刑警示我们( )
①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认为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②未成年人受国家司法特殊保护,犯了罪不用承担法律责任③犯罪对自己有利,对他人、社会有害④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7.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

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有( )
①旷课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④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中学生王某平时无心学习,迷恋网吧,曾因小偷小摸受到学校的处分,但他不思悔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了刑法处罚。

这则案例警示我们( )
①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②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③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④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下列说法中,与“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蕴涵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不得允许、迫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也就是说,家长不能动不动就拿打、骂来“教育”孩子。

《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中的这些要求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 )
A.社会环境
B.家庭环境
C.学校环境
D.自然环境
21.严某夫妇认为读书无用,赚钱才是实惠的事情,故迟迟不让10岁的女儿读书,而让其外出当小保姆。

该夫妇的行为( )
①属于违法行为②没有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④侵犯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某营业性网吧因常允许初中生上网被有关部门查处。

这是因为其违反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义务教育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刑法
23.下列对“打官司”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要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必须通过“打官司”来解决②“打官司”也就是诉讼,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类型③“打官司”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④“打官司”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浙江宁波鄞州区人民法院成立全省第一家诉讼服务中心,为老百姓打官司提供一站式服务。

有位吴老伯来到法院起诉,马上有工作人员为他服务。

当工作人员得知吴老伯是为一起债务纠纷而来并不会写
起诉状时,就领他到法律援助窗口,有专人教吴老伯填写。

十几分钟后,吴老伯办妥了全部立案手续,满意地离开了鄞州区法院。

据此完成第5~7题。

24.对吴老伯采取打官司的方式解决纠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和最有效的手段②是保护其权益的最后屏障③这种方式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④是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吴老伯在法院得到了帮助,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有( )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