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度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教学内容:土壤温度
Ⅱ教学目标:
掌握:概念土壤热容量、土壤的导热率;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理解:地窖贮菜的原理。

Ⅲ教学重点:识记概念,土壤日较差、年较差及垂直分布规律
Ⅳ教学难点:土壤热容量、导热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Ⅴ教学时数:2学时
Ⅵ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Ⅶ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言:(10分钟)
回忆复习:
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发育,属硬件知识;第三章至第七章讲述影响影响植物生产的环境条件:土壤、、水分、温度、光照、肥料,属软件知识。

课程导入: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与植物生产密切:土壤温度、空气温度
Ⅷ新课讲授:(35分钟)
板书设计:
一、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形成。

(一)土壤的热特性(内因)
问:沙土太阳一晒,就变热,到早晨就会变凉,为什么?
答:沙土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即土壤温度的改变是因为土壤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为什么?问:不同类型的土壤升高同等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反之,不同类型的土壤吸收和放出同等热量时,土壤温度相同吗?
导入:这与土壤的本身的性质――热特性有关。

土壤热特性主要指土壤的热容量和土壤的导热率。

1.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可分为质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

质量热容量:指单位质量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J/g.℃
容积热容量:指单位质量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J/cm3.℃
从概念看出,不同类型的土壤升高同等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反之,不同类型的土壤吸收和放出同等热量时,土壤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不同。

热容量大小与土壤温度变化的关系:
当不同的土壤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热容量越大的土壤,其升温或降温的数值越小;反之,热容量越小的土壤,其温度变化就越大。

补充解释:土壤的类型;土壤的三相组成;分析土壤三相的热容量
应用:农业生产上通常以水调温。

早春晴天排水增温,冬季灌水保温,夏季灌水降温。

2.土壤导热率:是指在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单位断面(1cm2) 通过的热量。

(焦耳)
单位:J/cm.s.℃
土壤导热率高的土壤,热量易于在上下层间传导,地表土温的变化较小;
相反,导热率低的土壤,地表土温的变化较大。

补充分析:土壤三相的导热率。

土壤导热率的变化主要受含水量及松紧程度的影响。

应用:中耕,镇压,以改变土壤中的水气比例。

第二学时:(20分钟)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
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概念:温度日较差是指一日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13:00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之前。

土壤表面温度的日较差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温度日较差小,在土壤深度为30~40 cm时,日较差为零。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最高、高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延后,每增深约10cm,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延后2.5~3.5h。

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
概念:温度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

一年中,土壤表面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

土壤表面温度的年较差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温度年较差减小,在一定深度时,年较差消失。

(30~40cm),最高、高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延后,每增深约1cm,推迟20~30天。

应用:利用土壤深层温度变化较小的特点,在当地最大冻土层以下建地窖,利用地窖冬霜贮菜,夏季贮禽、蛋、肉。

3.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
一天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分为日射型、辐射型、上午转变型和傍晚转变型等4
种类型。

一年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可分为放热型(冬季,相当于辐射型),受热型(夏季,相当于日射型)和过渡型(春季和秋季,相当于上午转变型和傍晚转变型)。

日射型:是指白天地面获得大量辐射能量后,地面湿度急剧升高。

特点:随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幅大;越接近地表的土层,温度变幅越大,越深入地下,土层温度变幅越小。

辐射型:是指夜间地面由于辐射能散失而降温。

特点:与日射型相反,即随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幅小;越接近地表的土层,温度变幅越小,越深入地下,土层温度变幅越大。

Ⅹ课后总结:(5分钟)
Ⅻ随堂练习:(10分钟)
填空:
1.土壤的热特性主要指土壤的和。

2.土壤热容量是指土壤温度与
的关系,热容量大的土壤,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时,土壤温度变化。

3.土壤中影响热容量的主在成分是,因此农业生产上通常通过排水晒田,冬灌保温等措施来以调温。

4.土壤导热率与土壤中的有关,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中耕、镇压等来使土壤导热率以生变化而调节温度。

5.土壤温度的日较差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并每增深10cm,最高最低温度延后。

6.一日中土壤表面温度最高出现在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

7. 一年中土壤表面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月,最低值出现在。

作业布置:(10分钟)
一、解释名词:
1.质量热容量:
2.容积热容量:
3.土壤导热率:
4.温度年较差:
二、简答题:
1. 解释冬天地窖贮菜、高温季节地窖贮禽、蛋、肉不会变质的原因?
2.解释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