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娑细腻玲珑处——浅谈“六角莲子壶”的制作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U R P L E C LA Y
摩娑细腻玲珑处
----浅谈"八角连子壶
的制作感悟
韩赛燕
【摘要】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诞生出了很多 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细节,久而久之这些细微处的事物就形成了 各个领域的文化。

紫砂原本就贴近人的生活,与人休戚与共,从紫砂文化中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唯一性,用紫砂壶喝茶在当下 的生活中,象征着一种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生活状态,是具有 古朴和高雅气质的生活习惯,所以塑造紫砂壶也要从这一点入 手,让紫砂艺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

【关键词】紫砂;造型;传统文化;韵味;工艺
在艺术创作领域,创作者往往会追求一种极致,这 种追求很多时候往往是无意识的,只是因为专注,所以
达到了极致,形成了艺术。

然而在紫砂诞生之初,人们
制作紫砂壶却会考虑制作的成本,紫砂壶用紫砂泥烧制
而成,这个成本并非是指单纯的紫砂矿料幵采炼制的成本,而是基于当时的制作工艺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的成本。

当时间成为了成本,那么势必就会在具体的制作工
艺上寻求简化,因此就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陶瓷器的紫砂
手工成型工艺。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紫砂壶的制作并不复杂,其基
础的组成部分都相当简单,但制作紫砂器的工具却随着
紫砂艺术的发展不断衍生进步。

紫砂工艺制作中保留了
相当部分的双手的技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统的泥塑,但任何一种泥塑都没有诞生紫砂这样多的辅助工具,正是这些工具的诞生,才催生了如今千姿万态的紫
砂造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紫砂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原本自身的艺术发展延伸到了制作工具的领域,
所以紫砂壶一贯给人的感觉都是古朴而雅致的,但却从
不会使人感到烦闷和重复,这是因为背后复杂的工艺体
系将全手工制作的个性和品质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让手工制作出来的紫砂壶不至于因为展现制作者的
个性而丧失品质,这一点在紫砂方器的制作中就体现得
尤为明显。

“六角莲子壶”的造型源于传统的莲子壶造型,将
原本的圆形器改变成了方形器,从整体的造型气质上来说,是对传统莲子壶造型的一种继承。

在一般人的意识
当中,方跟圆是对立的两个极端,从形状上来说这两者
是不相融的,但在紫砂壶的制作中,广泛地存在方中带圆,圆中有方的情况。

老一辈艺人经常有一个词叫做“刚柔并济”,很多时候就是指这种情况。

“六角莲子壶”的外形并非是单纯割圆的由圆到方的变化,相反在这把壶上看不到笔直的直线,构成茶壶的所有的线条,
都是以曲线构成的。

壶身六面六角,却并非是锐而有棱,相反其曲线平滑柔美,让人感觉冷硬的线条在内而不在外,平直的框架在壶体内部支撑起来,外面只不过包裹着一层细腻润滑的外衣,这就使得荼壶显得平滑柔美,将“莲子壶”原本的水润细腻表现了出来,同样方的韵味在内而不在外,显得凝实而内敛,成为了整体所蕴含的一种属性,内外形态之间产生协调自然的变化,这从壶流、壶把与壶体之间的镶接可以进一步看出来,
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采用了暗接法,更是由于壶体本身的线条较为柔和,两者之间不存在冷硬的转折过渡,所 以前后非常的顺畅,线条可以从流嘴一路延伸到把梢,这样一来重心的设置就变得容易,只需流把连贯线条之间寻找平衡,而六面六方的平面本身就属于几何图形中最稳固的结构,前后重心不偏移,重心非常稳固,这本身就加深了“方”的韵味,可以放心大胆地减少形体中更多的直线,因为整体都是“方”的,无论构成形体的元素多么的“圆”,仍然可以给予人方的感受。

方和圆这两种属性在“六角莲子壶”中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形成一种凝练的整体感,这 种整体感原本是“莲子壶”这类圆形器所特有的,方圆 的变化中往往会将这种感觉加以切割,变得不完整,而 这把壶在处理这一点的时候,就巧妙地保留了这一特性,尤其是壶底瓜菱一般的波浪处理,上下联系紧密的同时亦充满了变化,在古朴雅致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形体变化的趣味,形成了这把壶所独有的韵律,彰显了创作者的个性。

做壶犹如做人,做人要正,正如做壶要稳,传统紫砂壶造型普遍带有既正旦稳的轮廓特点,当代创作者在对这些造型加以变化,融入自身艺术风格的时候,仍然
需要遵循这一特点,当变化和稳定相冲突的时候,宁可 减少一些变化,因为一旦破坏这种茶壶形体的平衡,就
需要去寻求一个新的平衡,而缺乏长久时光的检验,这 种平衡是很难依靠单独某一次创作来完美实现的,对于传统壶形的改良和变化,需要切合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契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众多经典紫砂壶无不是这样产生的。

结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文化的品味人所不同,各有优劣好恶,但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就在于其能超脱于个人的品味,在一个宏观的大背景下展现出美和艺术的本质。

对于紫砂壶艺的追求,不能苛求一时一刻,而要立足于长远,当踏过了浅尝辄止,就会发现紫砂文化的内里蕴含着无穷的乐趣,创作紫砂壶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38 | CERAMICS
SCIENCE & A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