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成岩相及微观孔隙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成岩相及微观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区域,延长组是其中重要的沉积岩层之一。
在石油开发工作中,对储层进行详细的成岩相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的成岩相和微观孔隙结构。
成岩相分析表明,延长组长6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再沉积等成岩过程。
压实作用使沉积物颗粒间紧密堆积,胶结作用使颗粒间胶结物充填孔隙,溶解再沉积作用则使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溶解后重新沉积形成新的胶结物,填充孔隙。
其中,以方解石、白云石和膜脂石为主要的胶结物。
而在成岩相发育的过程中,其微观孔隙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延长组长6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溶孔、胶结孔和裂缝等。
其中,晶间孔主要指矿物颗粒之间的孔隙;溶孔则是在成岩过程中,由矿物溶解而形成的孔隙;胶结孔是由胶结物挤压出的孔隙;裂缝是由岩石内部应力引起的裂缝。
延长组长6储层的孔隙度很低,平均孔隙度不到5%。
而且,孔隙大小和分布也非常不均匀。
其中,溶孔和胶结孔主要分布在岩石的中上部分,而裂缝则主要分布在岩石的下部分。
由于胶结物的形成和孔隙度的低下,使得延长组长6储层的渗透性很差,这增加了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
总之,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的成岩相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表明,该储层经历了多次成岩过程,并且孔隙度很低、渗透性很差,这对于该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
战。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措施,提高勘探和开发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