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练习题历史唯物主义局部(画框者为答案)
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单项选择题
1.劳动是
A.社会存在和地理环境的统一
B.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D.理论和实线的统一
2.地理环境对社会开展的作用表现在
A.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决定社会的性质的构造
D.对社会开展不起作用
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4. 人口因素对社会开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B.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5.生产方式是指
A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D.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D.制造工具
7.我国实行有方案地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目的在于
A.全面提高人口素质B.要大力减少人口
C.限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
8.决定人口生产的开展方向和根本趋势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力 B.精神生产 C.国家的人口政策 D.政治制度
9.整个社会面貌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精神文明 C
10.理解全部社会开展史的钥匙是
B、阶级斗争史 C.政治思想史 D、生产关系
11.全部社会关系的根底是
B.血缘关系
C.民族关系
D.政治思想关系
多项选择题
1.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包括
2.以下哪些属于天然的劳动对象
D.汽油
E.焦炭
3.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表现在
A.动物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活动是无规律的
4.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向题,主要有
5.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向题使我们认识到
D.回到原始状态
6.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包括
D.社会形态
E.上层建筑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D.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E.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
8.地理环境对社会开展的作用表现在
*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开展的特点
*些方面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开展的潜力和前景
9.地理环境对社会开展不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E.它对社会不起作用
10.人口生产的特点包括
C E.只服从于自然规律
11.人口因素对社会开展的作用是
B.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C.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
12.人口因素之所以不是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E.它对社会开展不起作用
13.社会之所以必须有方案地对人口衽调节和控制,是因为
D.适量的人口是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
E.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社会革命能否胜利的根本原因
14.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
15.生产方式是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表现在
社会根本构造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单项选择题
1.生产力所表达的关系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 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
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A. 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C. 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4.整个生产关系的根底是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5.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人们为解决纠纷而制定契约的产物
B. 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D.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6..国家的实质是
A. 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B. 全体居民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
D. 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独立力量
7.国家政权的最主要成分是
B.警察
C.法庭
D.监狱
8.从上下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
B.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C.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9.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B 社会意识具有客观性
C. 社会意识具有抽象性
D. 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
10.人类社会的开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社会的开展史和自然界的开展史是完全一样的
B.社会的开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D.社会开展史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11.无数个人愿望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历史开展的"合力〞,这是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意志论 D.宿命论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是
C.包括人口因素在内的物质生活条件 E.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在生产关系构成中,所有制形式之所以起决定作用,是因为它决定着
C. 生产关系的多样的形式 E. 生产力开展水平
3.社会意识
,*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E. 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改变
4.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差异在于
A. 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低水平的
B. 社会心理是复杂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简单的
, 社会意识具有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特征
D. 社会心理无阶级性,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
,习惯等,社会意识形式表现为理论体系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6.以下精神产品哪些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形式
D.社会契约论
E.国有化铁路
7.以下哪些说法是指人们的社会心理
D.共产主义道德
E.管理心理学
8.社会形态的开展
社会开展的动力系统
单项选择题
1.社会根本矛盾是
A.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2.在社会生产中,工具的精细程度、机器的精细程度,生产社会化的规模、范围、程度等说明
B.社会开展的过程
C.生产关系的性质
D.生产率的上下
3.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根底建立后才能产生
C. 上层建筑与经济根底的变化是同步的
D. 一切经济成分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4. 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根底,只能是
A.
C. 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6.上层建筑由两局部构成,即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
B. 国家政权及其设施
D.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7.在上层建筑各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B.法律
C.道德
D.
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C.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D. 社会主义的法律观点
9.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 D.德国古典哲学家
10.阶级的实质是
A.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B.由于社会地位和分工不同而产生的集团
C.
11.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
A.政治范畴
B. D.伦理范畴
1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是
A.
C.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13.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改革是量变 B.改革是质变,革命是量变
C.它们都是质变
D.它们都是量变
14.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
A. C.是不相适合的 D.绝对适合的
15.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A.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
16.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条件是
A.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头脑中的传统
17. 出色人物对历史开展的作用表现在
B.他们是历史规律的创造者
C.他们是历史开展的决定者
D.他们是历史条件的超越者
18. 成认个人在历史开展中的作用,这是
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论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
19. 出色人物的产生是由于
B.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的统一
C.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
D.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统一
20. 任何英雄人物都有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是
A.机械决定论
B.历史循环论
D.历史唯心主义
21.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这是坚信
B.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群众意见总是正确的
22.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根本原则是
B.为实践效劳
C.为现实效劳
D.为政治和经济效劳
23. 科学在本质上是
A.各种知识的总汇
B.具有阶级性的
C.属于意识形态
24、科学开展的最重要社会制约条件是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政治制度的性质
D.军事和战争因素
多项选择题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根本矛盾,是因为
2.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开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表现在
B. 它会使生产力陷入完全停顿状态
C. 它会消灭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
D. 它能把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3.以下哪些现象属于我国的经济根底
A.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森林法>>
D.
4.政治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思想
C.社会法律思想
5.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的开展特点是
C. 在它们的推动下社会主义经济不断高速开展
D.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E. 社会主义的矛盾会开展为对抗性的
6.在上层建筑中
,并通过政治来反作用于经济
7.以下属于上层建筑的制度、设施和意识形式有
列宁选集>> C.婚姻法>>
8.阶级斗争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在于
B. 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和一切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
C.
9.既成认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又成认英雄人物对历史的重大影响作用的观点是
A.坚持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B.说明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是等同的
D.把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调和起来
说明对群众作用的肯定内在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10.党的群众路线是
B.满足群众的一切利益和要求
.一切依靠群众 D.根据群众利益所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
,到群众中去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指
D.它是生产力构成的独立要素
E.它是生产力构成实体性要素
12.推动社会开展的动力包括
13.旧的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看不到
B.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出色人物的历史作用
D.人们的社会活动背后的思想动机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开展
单项选择题
1. 社会进步是指
A. 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改善
C. 阶级的消灭
D. 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B. 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C. 社会财富积累的多少
D. 社会成员能否团结一致
3. 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
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
B.物质文明的进步
D.先进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4.人的本质
A. 是自私自利的
B. 在于人有思想会劳动
C. 在于人有同情心
5.人的自我价值是指
A.不断奉献
B.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A.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可以制造和消灭规律
7.人类解放就是指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C.
8.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由是
A.超阶级性的
B.绝对的无条件的
C.
9.制约人的解放程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道德进步程度
D. 国家政权的性质
多项选择题
1. 社会进步
2.社会进步
C总是曲折的或一帆风顺的
D
3.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包括
D.信息化水准
E.人的理性和正义感
4..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
A.主张具体的人性
D.联系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考察人
E.重视人权问题
5.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
"天赋人权论" B.
E.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人的本质
A.在于人有理性思维
B.在于人能创造会劳动
C.在于人有道德和理想
7.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说明了
D.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
E.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人的本质
8.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在于
C. 自我价值总是服从社会价值
D. 二者总是一致的,不会有矛盾
,也有矛盾的一面
9.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是指
B. 它是先进思想家所提出的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关于遥远未来的设想
D. 它是被压迫者符合理性和正义的热情追求
E. 它是人们向往已久的大同世界
10.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为
C. 人的解放不受社会进步程度的约束
D. 人的解放不影响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
E. 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进步状况
11.人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