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区域地质简图(据文献[4]修改)
1—河漫滩堆积 2—腰桑南组变质砂岩 3—腰桑南组凝灰砂岩 4—腰桑南组砂质板岩 5—花岗斑岩 6—石英脉 7—地质界线 8—矿体 9—强黄铁绢英岩化带 10—弱硅化碳酸盐化带 11—青磐岩化带
图 2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据文献[4]修改)
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位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在矿体中见有大量石英脉及少量
闪长岩脉侵入,表明成矿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以矿体为中心,蚀变可划分为 3个条带:强
黄铁绢英岩化带→弱硅化碳酸盐化带→青盘岩化带。腰桑南组地层、北北东向断裂、强硅化等是重
要的地质找矿标志;正磁异常、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Ag、Pb、Zn元素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 层 矿区 内 出 露 地 层 主 要 为 中 泥 盆 统 腰 桑 南 组
(D2y)灰紫 色 长 石 岩 屑 砂 岩、岩 屑 石 英 细 砂 岩、粉 砂 岩、凝灰砂岩(D2yhtss)、砂质板岩(D2ytss)、泥质板岩 夹凝灰质板岩、变质砂岩(D2ymss)(见图 2)。矿体 主要赋存在腰桑南组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 岩的裂隙中[4]。 2.2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主要为脉岩。其岩性主要 为花岗斑岩(γπ)、石 英 (q)、闪 长 玢 岩 (δμ)、闪 长 岩 (δ)等,大致顺层侵入腰桑南组地层。脉岩受构造控 制明显,呈北东向展布,部分石英脉具有较强的蚀变 现象,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绢云母化。其中,闪长玢 岩与闪长岩地表未出露,仅见于钻孔中。 2.3 构 造
八分 场 银 多 金 属 矿 床 位 于 黑 龙 江 省 黑 河 市 金 水农 场 八 分 场 西 南 2km 处,伴 生 铅、锌 等 元 素。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通过在 该地区开展矿产预查工作,首次在地表发现 1条银 矿体。在此基础 上,2017—2020年,在 黑 龙 江 省 省 级矿产资源 专 项 基 金 支 持 下,进 行 普 查 评 价,发 现 了 八 分 场 银 多 金 属 矿 床 ,在 该 地 区 取 得 了 找 矿 的 突 破 性 进 展 。 本 文 在 充 分 分 析 矿 区 地 质 特 征、地 球 物 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取与成矿有关的 信息,分析找矿标志,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参 考。
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从中奥陶世、石炭世、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均有不同规模侵入。侵入岩以 花岗岩类为主,多以岩株和小岩体产出。区域内构造
十分发育,构造系统极其复杂,具有多期活动、互相切 割的特 点[3]。 古 生 代 构 造 以 脆 性—韧 性 剪 切 带、韧 性剪切带为主,表现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及弧 形剪切带等,其主要变形机制表现出由韧性向脆性过 渡的趋势;中生代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构造,主要构造 线方向为北东向,表现为北东向断裂及受其控制的多 个火山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断裂、火山构造、夷平面和 河流阶地等为主要特征。
土壤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关 键 词 : 蚀 变 带 ;地 质 特 征 ; 腰 桑 南 组 ;找 矿 标 志 ;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
中图分类号:TD11 P618.52
文献标志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1-1277(2021)08-0027-05
doi:10.11792/hj20210806
2021年第 8期 /第 42卷
黄 金 GOLD
黄 金 地 质 27
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乌日)
摘要: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腰桑南组地层中,赋矿围岩主要为变质砂岩、砂质
板岩及构造角砾岩。矿区内共圈定工业银矿体 30条,其中深部隐伏矿体 20条,均呈脉状赋存于北
1 区域地质背景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之扎 兰屯—多宝山岛弧罕达气裂谷中,依克特火山弧东北 部附近[1-4](见图 1)。区域内前中生代地层区划属 于大兴安岭地层区扎兰屯—多宝山地层分区和海拉 尔—呼玛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属于大兴安岭地层 区黑河地层分区[2]。区域地层主要有顶志留统中 泥盆 统 泥 鳅 河 组 (S4 -D2n)、中 泥 盆 统 腰 桑 南 组 (D2y)、下 白 垩 统 龙 江 组 (K1l)、下 白 垩 统 光 华 组 (K1gn)、下更新统大熊山玄武岩(Qp1dβ)及第四系河 漫滩堆积(Qh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 8期 /第 42卷
黄 金 地 质 29
断裂主要呈北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展布[5],主 矿体位于北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其中, 北北东向张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矿区内脉岩明显 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展布;北西向构造为后期构造, 对北北东向构造进行了改造[6]。矿区内矿体赋存于 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位于 79勘探 线—95勘 探 线,走向约 15°,倾向南东,倾角 50°~70°。
调查院,150036;Email:264950191@qq.com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8 黄 金 地 质
黄 金
1—河漫滩堆积 2—大熊山玄武岩 3—光华组 4—龙江组 5—腰桑南组 6—泥鳅河组 7—晚三叠—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 8—晚石炭世碱长花岗岩 9—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 10—晚石炭世正长花岗岩 11—中奥陶世闪长岩 12—花岗斑岩 13—石英脉 14—矿体 15—地质界线 16—不整合地质界线 17—推测断裂
矿区位于中生代火山构造断陷盆地南缘,发育的
收稿日期:2021-02-08;修回日期:2021-05-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级矿产资源专项基金(SDKC〔2017〕035,SDK〔2019〕002) 作者简介:乌日根(1984—),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哈尔滨市香坊区新乡里街 9号,黑龙江省自然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