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题1分)
l. 《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正确答案为: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答案解析:
1.“易衣”指脱下戏装,换上便服。

“遁”指逃走,逃避。

这是行为描写。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一句属于心理描写。

答案为D(P94)。

2.《马伶传》的第一次技艺较量描写中,为了突出马伶的技不如人,作者写道:“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这种表现方法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C.侧写(得分:1)
答案解析: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文中通过坐客的“西顾而叹”、“天呼命酒”、“移坐更进”、“首不复匿东”等情景描写,从侧面来烘托、渲染马伶的惨败局面。

答案为c(P94)。

3.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C.《马伶传》(得分:1)
答案解析:
3.《马伶传》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答案为C(P95)。

4.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大败后,第二次之所以能大胜的原因为()[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A.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得分:1)
答案解析:
4.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答案为A(P95)。

5.《马伶传>中的关键情节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B.马伶与李伶的笫二次技艺较量
正确答案为:D.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答案解析:
5.《马伶传》着重记叙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关键情节是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答案为 D(P95)。

6.下列文章中,赞叹主人公能“自得师”的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C.《马伶传》(得分:1)
答案解析:
6.《马伶传》中的马伶“自得师”,他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答案为C( P97)。

7.《马伶传》中描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所起的作用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D.呼应
正确答案为:B.反衬
答案解析:
7.《马伶传》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形象生动,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文章的主题
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之中凸现出来。

答案为B(P97)。

8.《马伶传》一文具有时政讽刺意味,所讽刺的对象是()[单选题]*分值:1
您的回答为:D.顾秉谦(得分:1)
答案解析:
8.作者侯方域是复社成员,对明末阉党深为痛恨。

他写本文,意图还在于借此讥刺朝中权奸。

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

答案为D(P97)。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题2分)
1.下列文章中,作者于叙事之外直接发表评论以揭示主题的有()[多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垓下之围》┋B.《张中丞传后叙》┋C.《种树郭橐驼传》┋E.《马伶传》
正确答案为:A.《垓下之围》|B.《张中丞传后叙》|E.《马伶传》
答案解析:
1.《垓下之围》最后一段就是司马迁于叙事之外对项羽的评价;《张中丞传后序》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于叙事之外直接
发表评论,赞扬张巡、许远共同“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马伶传》最后一段也是作者于叙事之外对马伶先大败后大胜发表评论。

而《种树郭橐驼传》和《先妣事略》则无作者直接发表的评论。

答案为ABE(P65.69.95)。

2.《马伶传》剪裁得当主要体现在()[多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略写生平,详写与李伶的技艺较量┋B.略写第一次较量,详写第二次较量┋D.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后展开说胜利原因正确答案为:A.略写生平,详写与李伶的技艺较量|C.略写第二次较量.详写第一次较量|D.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后展开说胜利原因
答案解析:
2.《马伶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

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
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

文章详写与李伶的技艺较量,略写生平。

详写第一次较量,略写第二次较量。

答案为ACD(P97)。

3.马伶第二次技艺较量大胜利对我们的主要启示有()[多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现实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B.学艺艰难,要有刻苦精神┋C.艺无止境,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得分:2)答案解析:
3.马伶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答案为ABC(P97)。

4.“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不复东”属于()[多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B.侧面描写┋E.行为动作描写
正确答案为:B.侧面描写|C.细节描写|E.行为动作描写
答案解析:
4.“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一句属于侧面、细节、行为动作描写。

答案为BCE(P97)。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每题5分)
1.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向西边望去,更加
正确答案为:1.西顾:脸朝西看。

更:更加。

(p94)
2.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邀请
正确答案为:2.征:招请。

(P95)
3.天下无以易李伶[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超过
正确答案为:3.易:比得上,超过。

(P5)
4.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正当,以,,,为
正确答案为:4.当:处在。

盛时:国家兴盛的时期。

为乐:找乐,寻欢作乐。

(P95)
5.或大呼命酒[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喝酒
正确答案为:5.命酒:叫人拿酒来。

(P96)
6.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一类
正确答案为:6.俦:同类。

(P96)
6.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一类
正确答案为:6.俦:同类。

(P96)
7.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逃走
正确答案为:7.易衣:换衣裳,指脱下戏装,换上便服。

遁:逃走。

(P96)
8.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有幸
正确答案为:8.幸:希望。

(P96)
9.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1
正确答案为:9.安从授之:从哪里得到了传授。

掩其上:盖过他,超过他。

(P96)
10.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并且
正确答案为:IO.且:接近。

(Pq6)
11.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遂渐
正确答案为:11.是日:这一天。

凌出:超过。

(P96)
12.华林部过马伶日:“子,天下之善技也” [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技艺高超
正确答案为:12.过:拜访。

善技:擅长技艺者。

(P96)
13.耻其技之不若[填空题]*分值:5
您的回答为:比不上
正确答案为:13.耻:以……为耻。

不若:比不上人家。

(P97)
四、简析题(本大题每题10分)
l.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日:“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呜凤》,奉一日欢。

”既奏,己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A.这段话中三年后“马伶归”的原因是什么?[填空题]*分值:3
您的回答为:1
正确答案为:1.A.因为在三年前技艺较量时马伶曾大败。

B.为什么他“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填空题]*分值:3
您的回答为:1
正确答案为:B.因为三年前就是在“皆奏《鸣风》”时大败的。

C.针对全文所处位置而言这段话采用的是怎样的叙述方式?[填空题]*分值:4
您的回答为:1
正确答案为:C.采用的是倒叙方式。

(P“)
2.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A.这里表现了马伶怎样的学艺精神?
[填空题]*分值:3
您的回答为:精益求精
正确答案为:2.A.表现出马伶不甘人下、刻苦磨炼、精益求精的从艺精神。

B.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马伶的这段话有什么借鉴意义?[填空题]*分值:3
您的回答为:1
正确答案为:B.在艺术创造上的启发大致有三:一是要向生活本身学习;二是要有刻苦的磨炼精神;三是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C.这里讽刺了什么人?[填空题]*分值:4
您的回答为:顾秉谦
正确答案为:C.巧妙地讽刺了当朝宰相顾秉谦,他像奸相严嵩一样,有力地揭示了严、顾二人实为一党。

(P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