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导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导向研究作者:金灿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1期
摘要:站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这个角度解读:“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这句话:新媒体是时代技术发展的产物,技术的进步催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笔者运用公众对艺术的需求,对其价值导向进行研究,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公共艺术;价值导向
0 前言
早期的公共艺术为宗教所用,20世纪以前多为雕塑,随后公共艺术被大家称为公有空间的艺术,表示在公共空间创作的艺术品,之后公共艺术继续延展,以创造视觉化空间来丰富人行道、街道、城市广场等公共场所。

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更多的是展现其文化价值及时代思想,更加强调其与环境及人的互动性。

1 新媒体介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1.1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指的是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之中传达出的精神作用于人本身,大众的参与又使公共艺术更具有沟通意义,这之间的相互作用致使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景观环境。

1.2 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兼备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承载着人们从私密空间走向开放空间的心理需求。

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简单建设,也不是物质形态的简单制作,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城市人群的各方面需求,以此带给人们社会所要求的城市文化意象。

1.3 新媒体的介入
互联网+业态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兴起使新媒体顺势介入其中,新媒体应用于艺术领域使城市公共艺术有越来越多的创作手段。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的态势,大众文化普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主要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础语言的新媒体,可以为城市公共艺术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可能性。

新媒体的加入对
强化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参与性有重要意义,公共性和互动性是公共艺术最本质的属性,新媒体实时交互的参与方式与之相契合,因此新媒体艺术与城市环境公共艺术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新媒体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使其传播方式更加开放和互动;艺术家不再是传统的创作者,他们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受众也不再是单纯的观众,他们也成为作品的参与者和完善者。

2 价值导向与城市公共艺术
2.1 价值导向的概念
价值导向是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某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

2.2 城市公共艺术与价值导向的关系
(1)城市公共艺术以价值导向为创作理念。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艺术家们就把注意力从公共环境的物理属性转移到文化认同和社会历史的主题,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被称为“制造环境”或“社会参与实践”,这表现了城市公共艺术中价值导向创作理念的初步形成。

价值不是客体的自然属性,而是指它是否能够满足主体愿望或要求的特性,因此公共艺术的价值传达需要设计人员通过感性与理性地思考进行创作,而价值导向是依赖于社会发展所现有的城市精神以及时代审美,在城市环境的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呈现给受众带来各种感官的刺激,作为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传播城市精神的媒介,以价值导向为理念的表达方式可以作为其创作方式之一。

(2)价值导向以城市公共艺术为载体。

价值导向源于传统的道德和人生观教育,价值是多元的,例如真理、正义、审美、健康、艺术等。

价值导向具有引导功能、激励功能、示范功能。

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而言,价值导向是设立社会价值观的基础,通过展示和互动来明确当代城市精神或批判社会的不合理性,以此传递城市所倡导的追求方向,由此,承载着时代文化和精神的公共艺术得以在公共空间中为城市中的人提供价值导向。

(3)相互影响。

城市环境从某一方面来说,它是人创造的产物,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考虑其特定地点、环境条件、策划内容、资金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其在城市环境中又常常与历史、政治等话题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它特殊的社会角色,并赋予其价值导向的特性。

由于价值导向对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依赖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导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其服务的主体和对象是大众,只有通过大众的评判和使用,才能实现公共艺术最终的社会价值,公共艺术一旦完成必须放置在公共空间里接受大众的审阅、评价和鉴赏。

因此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关联着当地居民的日常城市生活。

价值导向与城市公共艺术会在大众的关联性之下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导向研究
3.1 新媒体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要求
新媒体城市公共艺术以科技为动力,运用交互媒体扩展艺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在艺术引领城市发展的同时,强调技术的革新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城市公共艺术经历传统的艺术载体、新艺术载体和超艺术载体是基于科学进步的前提下出现的,材料本身的意义作为公共艺术载体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创作出符合环境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3.2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导向表现
地方单个作品可以表现出单一的或多样的价值导向,也可以因受众的不同而改变。

(1)社会责任。

遵纪守法、积极进取、环保、维护人权、安全、反腐、慈善等及其他。

例如,美国凤凰城《光影》这一大型公共建筑装置,从顶部的枝干到底部的座椅,看上去就像一片完整的树荫,“树冠”上的光伏电池可以收集太阳能用于夜间照明。

其灵感来源于大树,由不同尺度的金属结构建造而成,自给自足的运作方式充分表现了创作者的环保概念。

(2)精神文化传播。

求知、归属、交际、道德、娱乐、审美、发展、理想、信念等。

例如,伊夫·內兹哈默的《云的陵园》,其用一个五屏幕投影通过镜面关系完成立体万花筒,形成一个三角形空间,如果空间折叠,平面上的三角形切分成更小的一块。

他的作品内容涉及人性、动物、荒诞的剧场和某些微妙的内心活动。

(3)物质文化解读、传承。

例如,法国布鲁诺·佩纳多的《城市密码》,他为1973年建造的梅布雷埃酒店设计作品,不添加或创造新结构,而用灯光来描画、强调原有的结构,尤其是天线和控制台。

这个作品时而如空间飞船,时而如电脑LED灯,它闪烁的光线像是不断发射着摩斯密码一样,从黄昏到黎明。

4 结语
在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的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结合城市本身寻找恰当的价值导向,其作品能对城市中的人产生引导和制约的作用,使社会在多元价值的情况下形成对城市主导的价值体系的认同,有效地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唐晔.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功能与设计[J].设计视界,2006.
[3] 王秋石.空间新语——在城市中生长的新媒体公共艺术[D]. 2016.
[4] 王磊.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9.
[5] 戴冰.当代青年工作的价值导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6] 陈立博.互联网视域下交互媒体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
[7]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
[8] 刘锋.现阶段我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