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指导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策略研究
摘要:在新课标提出之后原有数学作业布置中的问题逐渐的显露,教师需要
具备较强的反思意识,认真地剖析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再和学生
理解能力相互的协调,为学生布置针对性较强的作业形式,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
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而自然的状态下更加积极的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把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
关键词:新课标指导;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新课标理念下,对减负增效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小学作业设计部分。
要求小学作业设计既要秉持“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创新小学作业设计方法和
内容;又要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因此教师
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创建
生活化作业,保证新课标的目标达成。
一、新课标指导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首先,老师在对每个学生所完成作业的内容多元化设计时,必须注意部分题
型设置比例,部分试题由于内容相对枯燥,一旦老师过长时间布置这些作业并且
占比很大,将会使学生形成厌烦心态,从而没有学习的兴致。
所以,老师通过多
样的作业设计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作业的多样性,还能够让学生作业的趣味
多元化地存在。
比如作业应该是口头作业、书上作业、实践作业、思考作业、单
科作业以及多学科作业等,轻易地就能够保障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其次,老师在进行题目多元化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引导,使兴趣爱好变成
其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最后,老
师们在实施学生作业的多样化设计过程中,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以掌握好
学科教育中的数学重难点问题,为学生作业多样化安排作出了相应的侧重。
二、新课标指导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为了使作业布置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需要认
真地分析在以往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之后,根据问题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
应对方案,使作业布置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真正的享受作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缺
乏创新性的问题,这主要由于一部分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仍然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
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完全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进行作业的布置。
虽然学生能
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对对应知识点,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随着时间推
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会出现遗忘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另外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完全局限于文本知识,并没有开展多样化的
作业形式来进行有效的练习,学生会对作业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对学生的
学习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功能定位不准确
目前,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一些数学教师更注重作业内容的设计,目的是重复和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相应的问题解决技能。
然而,在小学数学作
业中,这一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学生数学基本技能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更谈不上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标指导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遵从学生个性成长
作业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完成作业有重要促进作用,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在真实情景中提出引发学生思
考的数学问题,能促使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
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就要结合学生产生兴趣的点进行作业设计。
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或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有趣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强化学生进行数学
知识学习的自主意识。
实践证明,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玩游戏,教师将
故事或游戏与作业相结合,学生作业效果较为显著。
(二)设计分层型作业,实现高效教学
“世界上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物种不同,人也各式各样。
小学生
因受家庭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在基于“双减”背景,为学生设计数学作业时,为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认知能力,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作业,以此确保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吃得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能“吃得着”,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三)重视思维拓展,发挥作业优势
在小学数学中,除了运算、几何、统计之外,还包括了逻辑扩展类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同时也为他们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学知
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在减负提质背景下进行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不
能忽视这一部分,而要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并制订出一套合理的作业方案,
充分利用单元作业的作用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单元作业设计更
加严谨。
以《可能性》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生活中的概率,主要采用摸、掷等方式来探究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了解概率事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单元作业,让他们在家里找出纸牌或骰子
来深入了解概率事件的特征。
且由于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因
此教师要重视各单元对学生的影响,并合理设计单元作业,进而以丰富的单元作
业内容来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逐渐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为学生后续学
习过程中解决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四)妙用批改评语,增强数学学习自信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学生完成的作业,通过分析学情,进行面批讲解、答疑辅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批改评语帮助学生规范书写格式、纠错反思,可以让学生直面学习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发展性、启发性、激励性评价语言,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辩证分析出错原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自主进行纠错反思,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结束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育,并且转变以往题海战术的作业布置思路,使每个学生能够有充足的动力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加深层次的探究相关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做作业质量能够有所保证,推动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田芳.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20.
[2]孙涛.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探析[J].名师在线,2019,(22):44-45.
[3]吕黄云.探究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J].中华辞
赋,2019,(07):174-175.
[4]陈定国.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J].考试周
刊,2018,(A2):81.
[5]刘汉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66-167.
注:本论文系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课题题目《“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1-HJYY-31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