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要素、内在机制及主要特征——一种符号学的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要素、内在机制及主要特征——一种符号
学的视角
杨丽茹
【期刊名称】《外国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3(30)12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观已经渗透到与教育有关的各个领域,其观点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哲学根源。

从符号学的视角看,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取向,既是知识文化本性的反映,也是适应学习心理机制的内在需要。

文章对比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从二者的契合点出发,以文化符号学的观点进一步阐释教师、学生等教育要素的关系,由此探究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教育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实质。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心理;文化符号学;卡西尔;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作者】杨丽茹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机制与可行路径①--一种要素分析的范式 [J], 卢伟;褚宏启
2.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读刘儒德先生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J], 冷隆森;付小海
3.意义建构: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的一种可能范式——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视角 [J], 王吉春;王金霞;曾玉君
4.波德里亚的艺术终结观——一种社会符号学的视角 [J], 周计武
5.从“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看“探究社群”的建立——一种符号学视角分析 [J], 张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