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严 羽在 《 沧浪 诗话》 中对诗歌思想和 艺术 、 内容和肜式 的关系 以及整体效法古 典还
美 、人格和文 风 的关系 等 问题 。
C,沈 德潜认为不仅要学庸诗的声律美 ,更 要学六朝 的 诗 ,因 为其不仅 票有形式美 、 芦 ∴ 青乐美 ,而 且 在兴寄、诗教上要 比唐诗好 。 “ ” D,现 半代 学者诊述 格调 时,把 人格和文 风统 ˉ起来 ,可 能是遣德 评判 也可能是审 茉评判,可 能涉及精神境界、外在凤范等 3,根 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3分 ) ” A.皎 然 《 诗式》中从 f格 调 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 从 内容上 讨论其诗 歌的精神境界9从 形式上体会诗入的随性。 ” “ B.严 羽把 诗法概括 为五类 , f体 制 、格 、气象 对应 “ 格 ) 兴趣 、音书 ”对应 ヵ ∵ “ ” 调 ,后 世探 讨诗 、 文法 都在 此 范畴 。 C,格 调诊 讨论的 崇古与创新 、重 内容与重形式 、主 情 与主理 的问题 ,涉
,
(趱 臼 《 文史知识劲 貉调:人 帑与境界的天感》,2016年 7期
)
,・
” 办 杜豪放之胳 的 “ 袼 指诗的总体风格 。
语 文褡 第
1茧 ,共 8页
是重视新变等进行 了比较粗疏宽泛 的论述 。 2,下 列理解和分析 9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顼是 (3分 ) A.“ 格调 ”连起来用 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 ,标 志着 格调论的正式出 现 ,自 此论诗就要偏重 于境界方面 。 ″ B.明 代用格调论 评论诗歌时, “ 格 指诗的格局、体制 问题 ,指 代诗的境界和 思想价 “ ” 值 ; 调 是音节声调 ,关 乎情绪和感觉。
合肥 一 中 2016砭 017学 年第 ⊥ 擎期高 三 段 三 考试谮文试题 (试 题分 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 钟)
宁 : 彳 芑 贞 匡 最 一、现代文阅读
(一 )论 述类文本 阅读 (9分 9每 小题
¨
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戚 1~3题 。 匆 “ 格调 作 为诗论术语 ,是 要求诗歌 既具有美的形式 ,文 具有 大格局 、高境界 ,前 者是 “ ” “ ” 调 的审美含 义决定的 ,后 者是 格 的人格 、道德含义决定的。这 两个字起 初是 并举 而 非连用的 ,连 用之詹 ,有 时也还分 而论 之 “ ” “ ” 皎然 《 诗式》中说谢灵运 的诗 其格 高;其 调逸 ,这 里 的 格 是就 内容整体 而言的 “ ” 是谢 灵运 特立独 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 ; 调 不萆指音调 ,是 就形式整体 而言的 ,指 ” 六一诗话》论 “ 格 ”而不论 “ 调 ,如 其音凋和谐 而 自曲,遣 词造 句纵 J心 任 情。欧阳修的 巛 “ ” ” “ 说郑谷诗 ¨¨亦多佳 句,但 其格 不甚 高 。此 格 指的是诗的境界 :文 说晚唐诗 人 “ 无 ” “ ” 此 格 是诗人胸 怀 、 境 界赋予作 品 的`总 体风格 。 复李 、 杜 豪放之格 ,然 亦务 以精意相 高 。 ¤ 羽 、 、 、 《 沧浪诗话 诗 辨》中说 :诗 之法有五 ,体 制 格 力 气象 兴趣 、音节。前三者 大浴 严 “ ” “ ” 对应于 格 ,后 工者则是对应 调 。严羽 系统地探 讨诗法 ,后 世 诗 法及文法 的基本 问题 大多 不出此范围。宽泛意 义上 的格调论 ,包 括思 想要求和艺术要求 、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 整 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 争 问题 ,而 这些问题 在 《 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 9故 而严羽被视 为舞 总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 “ ”⒒ F在 文 “ ” 椿 涠 诗 评 中的连用标 `怎 着格调论 正式 出现 ,但 英含意 不 固定,有 时偏于 格 ” 的含 义,是 就 内容 而言的思想境 界 ;有 时偏 于 “ 调 的含 义:是 就形式而言的 审美性 :困 为 “ ⒚ ” 格 指诗歌体制 ,是 观侔 品整体 ,所 以就有 了格局、 境界的意思。 概括明代 的格调论 ,“ 格 ” “ 是诗歌体寺 i、 簦体格局 ,是 知 觉层面的诗歌 内容 ,指 代作 品 的境界和思想价值 ; 调 则是 听觉层面的音节庐调 ,与 视 觉层两的诗体——LxJ、 五 七言 、长短 句等相应 ,关 乎情绪和感 觉:环 一定涉及 意 义仑二者的结合 ,是 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淀境 界的一体 ,只 是 在具体的诗 文评论 中可能偏于某ˉ方雨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 ,还 展开 了两个具有 般性 的文论 问题 ,一 是崇 古还 一 是创新 ;二 是重 内容还 是重形武 ,主 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 ,当 格调论 涉及古今之争 、情理之 争 、内容与形式之争时 ,道 德乌审美 、 //N格 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也显 出来 。 从孔予 :刘 勰 到韩愈 ,都 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 ,要 求 交章传播 正确思 想 ,培 育健全情忘 ,同 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 艺本品位提 出了高要求 。 明清 学者继承 了这 工思想传统 :将 人格与文章 、 艺术风格统工起 来 :作 为格调论的,总 结者的 沈德潜 在 《 说诗啐语》中说 ,六 朝发 挥 了秦汉 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 ,直 唐诗格律 工整 ,兴 寄和诗教则有所缺 失,他 要求 不仅 学 刁唐诗 的声律美 ,更 要追溯古诗 的思想境界。 现 当代 学 Ⅱ ” ˉ部 书 ,一 件艺术作 品及 者论及 格调 时 ,向 样是蒋 人格和走凤统 一起来。评说 一个人 、 其他审美对 象之格 调有 无、高低 ,可 能是道德评 判 ,也 可能是审美评判 ,可 能是就 内在精神 境 界而言 ,也 可能是就外在凤范而言 ,当 然 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
,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格谰”要求诗既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叉具有美的形式,前 者由 “ 格 的人格、道 “ ” 德含义诀定,后 者由 调 的审美含义蔽定ε ”“ ″ B,论 述涛欹时,刚 开始 “ 格 调 是分开用的,后 来两个宇连用芷式出现了格调沦 ” ” 但其含义不同定 有时偏T“ 格 ,痛 时偏于 “ 调 。 ” “ ” C^欧 阳修论述郑谷诗 “ 格不甚高 的 格 是指诗歌的境界,论 述晚唐诗人 “ 无复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