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味习作”到“百草园”--谈中年级习作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6(下)
Kechengyujiaoxue
课程与教学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困扰许多语文教师的难题。
激发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习作能力,努力让学生在习作中体现儿童味、生活味、文学味,从而让学生爱写、乐写、写好习作。
[关键词]习作教学儿童味生活味文学味
作文难写,学生怕写作文;作文难教,教师怕教作文。
但作文教学又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对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习作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时代命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多角度地观察”“多创意地表达”。
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习作?结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和写作水平,以及本人习作教学的一些举措,就如何激发中年级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努力让学生在习作中体现儿童味、生活味、文学味,谈谈我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儿童味
习作教学的主人是儿童。
他们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他们的生活和语言充满了天真与童趣。
教师少给他们一些束缚的框框,让他们尽情地放飞天性,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展现出最本真的儿童味。
孩子们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可以让孩子写写童年时期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有趣事情,或干的傻事,一定童趣盎然。
如果让标题略带童趣,如《名字的故事》《我的“福尔摩斯”同桌》等,也更能写出孩子的调皮、可爱。
给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用儿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他们大胆写出心中的真情实感。
如:在本学期“我的老师”主题习作中,戎子阳同学在习作
《我们班的“喜剧演员”》中这样写数学老师:“他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圆圆的脑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可以配合灵敏的耳朵迅速发现不听讲、在座位上悄悄说话的同学,鼻子下面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也正因为这张嘴,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几分欢声笑语。
”“他也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喜剧演员’。
在课上,他总喜欢用一些奇奇怪怪的语气和动作来上课:一会儿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一会儿像蛇一样扭扭身体,一会儿捏着嗓子用女声说话,一会儿又突然唱起歌儿来。
”以孩子的视角观察老师,文笔充满孩子气,天真无邪。
孩子习作语言稚嫩是理所当然的,孩子观点片面、看问题不深刻也是情理之中的。
只有剪断大人给孩子束缚的枷锁,孩子才不会把写作当成负担,才能写出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文字,也才能让童言、童真、童趣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
二、生活味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只有走进生活,从平凡又熟悉的生活中捕捉感兴趣的细节,从中汲取“养料”,才会在习作中多一点“生活味”。
在孩子的世界里,任何一切都有可能是五彩斑斓的,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奇妙的想象,继而幻化为美好的文字。
所以习作教学不仅要通过课堂的学习,还要尽可能地挖掘生活中的宝库,引导孩子去眼见耳听这个世界,用心感受这个世界,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
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我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泡豆子实验,带到教室来,让孩子每天观察豆子的发芽、生长过程。
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有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同学写道:“经历了发豆芽的这五天,我懂得了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成功。
”有同学写:“能吃上自己培育的豆芽该是多么的美味啊!看来,只有付出
勤劳的汗水,才会有真诚的回报,才会知道什么是成功的喜悦!”也有同学写:“豆芽从豆子长到这么高,生命力真是顽强,值得我们学习!”
我还布置了学生利用一周时间观察菊花的开花过程;走进市场,观察卖菜大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亲自动手,秀秀自己的厨艺。
孩子们有了亲身实践、近距离观察,写出来的语言自然真实、生动,也会多一点生活味!
三、文学味
学生习作,哪怕是中年级刚起步学生的习作,也要有文学味,因为这是迎合当前考试机制下阅卷老师的审美需要。
就像是花草的味道,淡淡的,不会太浓重,却又可以真实地感受到。
这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与感悟、运用。
开学初,我们班成立了班级文学社,每天坚持五分钟微写话,设立了班级微刊平台,实现习作共赏。
这样,让孩子的习作有了更多的读者,学生的写作责任、写作习惯都得到改善,人人可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教师批改作文的传统办法。
我一直倡导孩子们与书为友,多读课外书,并要求每人都备一本采蜜本,读书时随手记下精彩的句段,定期进行交流欣赏。
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学习运用好句子。
讲评习作时,我会把学生习作中的精彩句段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学生品评,对于一些恰当的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孩子们会大加赞赏。
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像喷泉,汩汩地往外冒,让人心花怒放。
慢慢地,孩子们的习作不再是一片贫瘠的沙漠,有的已长满片片绿草,充满盎然生机;有的则已冒出了几朵小花!
鼓励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写内心,让生活之水流进孩子的习作园地,用文学的甘露滋润孩子心田。
相信,一定会孕育出一片百草芬芳的开阔园地!
从“三味习作”到“百草园”
——
—谈
中年级习作教学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教育集团
吉颖娴。